比北海更北的西海,20240411

你知道北京的北海和西海哪一个更北吗?

也许你听过大名鼎鼎的北海公园,或者酒吧喧嚣的后海,但想不到还有一处幽谧静雅的西海就在它们身旁吧~~~

西海

西海位置

西海,是北京西城什刹海中以德胜门内大街为分界线西边的水潭,也叫积水潭。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的什刹海,为了与故宫旁的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被称作“后三海”。

从地铁2号线C口出来,就是西海湿地公园的大门了。一进公园左手边就是一个小山丘,山顶有汇通祠,是纪念郭守敬的。

西海全景

汇通祠

今天,在北京的三环上走一圈,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城南与城北差异。城北繁华依旧,甚至更盛于二环之内;而城南的发展脚步,基本停在了明朝嘉靖帝修的外墙边缘,甚至说,出了八大胡同,过了虎坊桥,就已经有点繁华阑珊了。为何同一座北京城,南北之间差异如此之大。这就不得不提郭守敬了。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的一代大牛人,在历法和水利方面作出了巨大成就。郭守敬十五六岁时,曾根据书上的一幅插图,用竹篾扎制出一架测天用的浑仪,而且还堆土做了一个土台阶,把竹制浑仪放在上面,进行天文观测。郭守敬在元朝广袤的版图上设立27个测影所。这些测影所分布在不同纬度,北至北极圈边缘、南至西沙群岛、东至高丽、西至武威、和林,北京西海旁的测影所是中心站。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郭守敬的领导下开始了一项叫“四海测验”的大规模天文观测活动。通过观测当地的日影长短,就能计算出地球的半径。至元十七年(1280年),《授时历》告成,此书为中国历史上一部精良的历法。《授时历》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天,即365天5小时49分12秒,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比西方早了301年。

郭守敬像

但郭守敬更大的成就是水利,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北京城。尽管北京从战国时期的燕国,便开启了首都史。但真正奠定了今天的北京城建规划,是忽必烈定都北京,开启今天北京城建基础。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他们建立的帝国横跨欧亚大陆,所以需要选择一个位于中间的城市作为首都。北京,则几乎是万中首选。它城建基础较为雄厚,是金朝“五京之—”的中都大兴府。而且北京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农耕和游牧的边界线上,出了山海关又能直抵东北。所以,忽必烈思考再三,将北京定为元大都。北京确实优势明显,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缺水。

北京的水源当时主要来自于很是靠北的玉泉山,引玉泉山的水入城,并在此基础上兴建元大都。既然是引北水入城,那城肯定是靠北,才能节约成本。而且,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城南很容易被大水淹。郭守敬打造出龙形水系。今天的西海(今积水潭)、后海、北海都在城北的位置,正好在长安街的北沿。今天的人们爱逛有水的后海酒吧街,元明清的王爷们也爱在水边兴建自己的府邸。城北大兴土建,开始把城南甩在身后。而且,郭守敬配合师傅刘秉忠真正利用山形水系作出了元大都的规划,然后才开始了建设。而不是像唐洛阳城拷贝了长安城,明北京城复刻了南京城。

元大都水系

我们常说隋炀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实际上隋唐时期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淮河以北的通济渠向西通到洛阳,与黄河以北的永济渠共同构成一个大弯角。当时的大运河这样布局,显然有利于向洛阳、长安运输物资,并且方便隋唐王朝控制全国。

隋唐京杭大运河(图片来自网络)

南宋初年,宋军为了阻挡金兵南下,决开黄河,导致黄河夺淮入海。黄河泥沙淤塞了运河,再加上宋金长期对峙,淮河以北的运河无法通航。到了元朝定都大都,政治中心北移,再去疏浚原来的运河意义便不大了。于是,郭守敬经过缜密勘查后,采取裁弯取直的方式,使运河不再经过洛阳,而是走山东进入海河流域。

元京杭大运河(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郭守敬的努力,运河终于通到通州。从通州到北京,全靠陆路运输。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畜的疾病死亡和粮食霉烂浪费非常严重,运输效率极低。因此,自金朝起,人们就力图开凿一条从通州直达京城的运河,以解决运粮问题。但由于大都地势比通州高得多,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让船爬坡,二是怎样保证大都方面的水量。

为了保障水量,郭守敬主持修建了白浮泉引水工程。这一工程的水源,是位于昌平山区的白浮泉,为了保证泉水能到达大都城内,水渠沿着山麓走了一个C字型。如果走直线的话,中间有一段海拔很低的区域,水就到不了大都城。白浮泉沿着水渠到达瓮山泊(今昆明湖),再从瓮山泊引到大都城内。郭守敬领导并开辟了大都(今北京市市区)的白浮堰,开凿了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今北京什刹海)大运河最北的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他不仅根据大都的地形地貌解决了通惠河的水源问题,而且按地形地貌变化及水位落差,郭守敬改进了升船闸,在通州通往大都的运河上设立了24道船闸,改用石闸门,分段控制水位,利用连通器原理让船舶实现“爬坡”。通过在运河中设闸坝、斗门,解决了河水的水量和水位。

至元三十年(1293年)七月,通惠河成。忽必烈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回到大都,路过积水潭,见其上“舳舻敝 (蔽)水”,大悦,亲赐名为通惠河。由此,北京才有了通惠河、西坝河等等地名。

如今,西海的堤岸上仍然有一些古建的遗存,如三官庙、河坝构件等等。

正是春来好时节,姹紫嫣红争相闹春~

徜徉于美景间,或户外,或室内,两相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西海   北海   至元   积水潭   北京城   通州   黄河   洛阳   运河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