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照片:1989 年,张群与张学良的罕见合影,两位均享年 101 岁

1989年秋,阳光温柔地洒在张群住所的外墙上,张群、张学良和赵一荻三位长者在此地,这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共同留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合影。

镜头下的张群,虽然已是百岁老人,但精神依旧矍铄。坐在轮椅上的他,戴着墨镜,尽管岁月的痕迹已在他的脸上留下印记,但他的精神状态依然旺盛。此时的张群已退休多年,只担任着“资政”和“国大代表”等荣誉职务。


张群的长寿堪称传奇,他活到了101岁,甚至超过了蒋氏父子。在他的时代,众多政坛名人如顾祝同、何应钦等已离世,而他依旧健在。


张群,这位来自四川成都的杰出人物,曾先后在保定军校和日本士官学校深造。这两段学习经历不仅为他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更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尽管他在军校中学习了丰富的军事理论,但在行军打仗方面,张群的才能并不突出。相反,他在政务处理上表现出色,善于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寻找机遇和突破。


虽然张群的行政能力平平,但凭借着资格老、年龄大、人际交往能力强和口才出众等特质,他多次被委以重任。作为蒋中正的结拜兄弟,张群深得蒋家信任,为蒋家效力长达60余年,成为政坛上的常青树,蒋经国对他也极为尊敬。


然而,在1949年卢汉将军决定云南和平起义的前夕,张群意外地被扣留在了昆明。这一消息让我军大为欣喜,上级领导甚至开始策划用张群作为“人质”以换回张学良的方案。然而,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卢汉将军出于个人感情考虑,最终释放了张群。这个方案因此落空,张学良将军未能获救,后来被幽禁了半个世纪。


值得一提的是,张群与张学良的私人关系颇为融洽。两位历史巨人的交往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忆。更令人惊叹的是,张群和张学良都在101岁时离世。

1961年,陈赓罕见留影,照片中面露愁容,被疾病折磨得十分痛苦。

1961年初的上海,丁香花园内,一张罕见的陈赓大将留影静静诉说着他的故事。镜头中的他,虽已失去往日的硬朗,但那份固有的温文尔雅仍显露无遗。疲惫和憔悴不禁让人感慨岁月如刀,他的左手紧握着拐杖,无声地诉说着身体的虚弱。疾病无情地夺走了他乌黑的头发,仅存的几缕也变得灰白而稀疏。然而,那双熟悉的眼镜依旧闪耀着智慧与坚毅的光芒。


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陈赓大将的气质却未曾改变。他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定,仿佛任何困境都无法动摇他内心的坚定。然而,深入他的眼神,我们却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沉重。那曾经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眼神,如今已变得黯淡无光,承载着无数的心事和忧虑。


陈赓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乐观的性格,赢得了“军中开心果”的美誉。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的建设中,他都能用智慧和幽默为身边的人带来欢乐。然而,此刻的他,却再也无法展现那熟悉的笑容。因为,生命对于他来说,已经接近了终点。疾病无情地侵蚀着他的身体,让他的步履变得愈发沉重。


众所周知,陈赓与肖劲光、郑洞国将军同龄,然而,肖劲光和郑洞国将军都迈入了长寿的行列,活过了八十岁。而陈赓的生命却未能超过六十岁,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遗憾。


鲜为人知的是,陈赓的身体并非天生羸弱。年轻时,他充满活力与朝气。然而,在白色恐怖时期,他不幸被反动派军警抓捕入狱。敌人为了迫使他投降,竟对他施以残酷的电刑。这种非人的折磨使他的身体遭受了极大的损害,尤其是心脏,承受了无法言喻的重创。


早年间,陈赓可能尚未察觉到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明显感到自己的体能逐渐下降。1957年的一天,他在工作中差点晕倒,这一事件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陈赓被确诊为心肌梗塞。


面对这样的诊断,陈赓并未选择退缩。当时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静养的机会,继续投入到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中。然而,这样的坚持并未让他的身体状况好转,反而逐渐恶化。


1961年,经过组织上的劝说,陈赓终于来到上海养病。然而,当时国家正面临着粮食困难的严峻挑战。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主动降低了自己的伙食标准。每一顿饭,他都吃得很少,身体逐渐消瘦,最后只剩下80多斤。


1961年3月的一个清晨,春天的脚步已经近在咫尺。然而,陈赓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的生命定格在了58岁这个令人痛心的年龄,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怀念。

70 年代傅莹青春时,罕见留影见证从知青到外交“铁娘子

在七十年代,当傅莹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春少女时,她的一张罕见留影展现了她的独特魅力。虽然脸上还略带青涩,但她的眼神却透露出坚定与智慧。照片中的她,简洁的深色衬衫与整齐梳起的发髻相得益彰,展现出她独特的干练气质。那灿烂的笑容,是她内心深处幸福与满足的真实写照。


鲜为人知的是,傅莹的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曾是一名知青,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偏远的农场辛勤劳作。作为广播播音员,她不仅要完成播音任务,还要负责线路的检修和广播设备的维护。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然而,傅莹并未因此放弃,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的同时,她始终坚持自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经过不懈的努力,傅莹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文化课考试,顺利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涯。在学院里,她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她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成为了学院里的佼佼者。


傅莹的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可能是她那温暖的微笑和知性的气质。这些特质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她深厚的家庭教育和个人不懈的努力。她的父亲,一位军队文职干部,严谨的家教和对子女的深沉的爱,为傅莹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傅莹自小就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和天赋。在大学期间,她几乎每一科都取得了满分,这既是对她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她天赋的见证。


除了主修英语外,傅莹还广泛涉猎法学和较为冷门的罗马尼亚语。作为蒙古族人,她本就擅长蒙文和蒙古语。因此,在大学毕业时,她已经精通了五种语言,为她日后的外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傅莹并未满足于现状。她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仍有不足,因此在工作几年后决定申请到英国留学。通过不懈的努力,她成功获得了硕士学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更为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傅莹在外交部的工作表现一直备受赞誉。她曾担任邓公的翻译并因其卓越的表现获得邓公的口头表扬。这既是对她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她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肯定。在外交部工作多年后45岁的傅莹被委以重任开始担任驻外大使。


在外交场合傅莹总是展现出温文尔雅的风度。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还是各种突发事件她都能保持冷静、不卑不亢展现出中国外交官的风采。她的智慧和策略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也赢得了国内民众的交口称赞。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外交女神”这是对她外交才能和人格魅力的最高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罕见   外交部   长寿   享年   大将   外交   将军   身体   智慧   努力   历史   工作   张群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