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投降曹操,并不是因为他母亲被挟持,而是发现刘备一个秘密

前言

东汉末年,统一的中央政权覆灭,天下局势大乱,各地割据势力丛生,群雄并起争霸,后来逐渐奠定了曹魏、刘蜀、孙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乱世出枭雄,天下英主自身实力再强悍,都不能以一己之力谋得天下,必然会招贤纳士齐心协力成大业,而往往这真正有才能的谋士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往往都讲究一个机缘。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刘备阵营中最强智囊团,多次令蜀汉政权转危为安,而这神机妙算的诸葛军师能为刘备所用,一是因刘备礼贤下士,投以三顾茅庐之诚,二来离不开一人引荐之力,此人正是早在诸葛亮之前就投奔刘备的名士——徐庶。

穿针引线,力荐英才

徐庶早年是江湖上一位颇有名气的武林少侠,与江湖儿女一贯义字当头的处事风格无异,徐庶也很是重情重义,他曾为久遭地方恶霸残害的友人报仇,亲手除去了这个为害一方的恶徒。

这本是除暴安良值得称颂的好事,但徐庶却因人命官司受尽刑罚,最终被搭救出来的徐庶幡然醒悟:在这腐朽乱世,空凭一身武力远不能匡扶正义造福天下苍生,只有明主统治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因而他毅然弃武学文。

本身的天资聪颖加上后天的勤学苦读,徐庶进步飞快,这为其后来成为才学斐然的谋士奠定了文化基础。

在求学期间及后来南下避乱移居时,徐庶先后结识了石韬、诸葛亮等志趣相投的好友,彼此之间都很赏识对方才华。

再后来徐庶经细致考察,在同为皇室宗胄的刘表与刘备间选了更有才略的后者,主动投奔驻扎新野抵御曹操的刘备,因展现出众的军事谋略,使曹军伤亡惨重,汉军反败为胜,得刘备器重。

刘备曾盛赞徐庶有王佐之才,素来谦逊的徐庶很有自知之明,不仅没有在空前的盛誉中膨胀迷失,而且还自谦道自己的才学远比不上诸葛友人,并正式向刘备力荐英才,成为了使蜀汉再增一大智慧力量的主要助力。

刘备本就是个尊贤爱才之人,在司马徽和徐庶等人极力推荐下,越发对诸葛亮志在必得,他原本的想法是既然徐庶与诸葛亮是旧识好友,那正好委托麾下爱将代自己礼聘先生出山。

徐庶则婉拒这一任务,并告知刘备亲自前往则更能表示对盖世奇才卧龙先生的诚意,很是听劝的刘备就放低身段接连三次顾茅庐,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蜀汉赢来了一位鞠躬尽瘁的忠智良臣。

一山更比一山高,受到冷落心理落差大

虽然在徐庶心中,早已认为卧龙先生诸葛孔明是才高于自己的天下奇才,且诸葛亮更是徐庶本人亲自向主公引荐的人才,再加上徐庶本就与诸葛亮是旧友关系,为人忠正的徐庶更非善妒小人,但现实终究比想象更残酷。

在诸葛亮到来之前,徐庶是为蜀汉阵营中第一谋士,毋庸置疑是刘备最为宠信之人,而当才能格外出众的诸葛军师加入之后,情形则完全变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成为了刘备身边的当红新贵。

渐渐地,徐庶发现主公不宣于口的秘密:无论大事小情,刘备都更愿意参考智谋出众的诸葛亮意见。

徐庶清楚地意识到,在与诸葛亮共事短短一年间,自己这个曾备受宠信的第一谋士显然已成昨日黄花。

主公的荣宠和独属自己的建言献策之高光时刻均已不在,这些都转移到诸葛亮身上,而这人正恰是自己看好并向主公引荐的。

种种变化下,纵使徐庶非心胸狭隘之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开怀接受此间巨大落差感。

而刘备也尽力平衡对臣下的器重程度,可奈何任何蛛丝马迹都瞒不过徐庶的七窍玲珑心。

生母被俘,难求忠孝两全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徐庶都处于一种无法大刀阔斧展露身手的大志难酬之感当中,直到一件大事发生,才彻底打破他内心的这种状态,也同时却也令其陷入更为两难的境地之中,此事正是徐母遭曹魏所俘。

当时,曹操率大军南征,刘备方不敌曹军只能率众南撤,途中被曹军追上,刘备等人落败溃逃,为保存主要力量,随军携带的物资全部丢失,部分军士及家眷未及时迅速撤退而被曹方所生擒,其中正有徐庶之母。

曹操派人伪造徐母书信召唤徐庶前去许都相见,意在以此威胁徐庶弃蜀投魏为自己所用。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亲情伦理上,徐庶为人子,不可能置身事外放任母亲被俘不管,但若照曹操要求前往曹营,那也会有背叛不忠之嫌,这于徐庶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无解课题。

最终,再三权衡下,徐庶只能悲痛告别刘备,即便被冠以一臣事二主的不忠不义之名,他也始终无法不顾母亲的生命安危。

并且,因为这件事也让他发现了刘备的秘密,他虽然素来宽厚,但这种宽厚是以不影响自身大业为前提的。

其实也能理解,毕竟能割据一方的人又怎么可能是心慈手软之人呢,若刘备果真过于“心软”,那他或许也不会选择跟随他了。

不过,即便如此,徐庶也向刘备表示道,自己与主公谋大业之心天地可鉴,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留下也无济于事,虽辞别北上入敌营侍养老母,但不会为曹操投一谋、设一计,以此深表忠心。

刘备见状虽不舍,但也无法阻拦孝子拳拳爱母之心,更担不起横加阻拦致人骨肉分离的重责,只能无奈放徐庶自由。

他相信徐庶对自己的忠心,也对自己麾下有技高一筹的诸葛军师有信心,无论如何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庶归曹数十年间,虽表面在魏担任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等职位,但实质上不愿帮新主谋划对付旧主。

在曹操派徐庶前去劝降刘备时,徐庶却只告知昔日旧主大军将至早作准备。

面对刘备的挽留,徐庶认为自己已入曹营无回头的余地,未免天下人耻笑,便以主公身边已有诸葛军师辅佐无需自己为由拒绝,并再次表明自己“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忠心,这句也后世广泛流传,用以表达身虽处对立方、心则在原处之意。

可想而知,秉承这样人生理念的徐庶在曹魏也一直都没什么大作为,直到留魏三十多年最终病逝,官职也一直不太高,如此境况也深为赏识徐庶才干的友人诸葛亮所遗憾慨叹。

徐庶此人虽文武双全,但因母亲为曹魏所挟,且刘备身边已有才高于自己的诸葛亮,最终被迫离开刘备入了曹营,难忘旧时情谊的徐庶不为曹魏谋划,因而不曾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就。

纵观徐庶的一生,也许最为人所称道的多为促成三顾茅庐的人才引荐,及“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中展现的忠孝正直人品,这句歇后语与徐庶在乱世中仍留存的可贵品格一同流芳万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蜀汉   卧龙   茅庐   主公   谋士   军师   忠心   诸葛   乱世   母亲   秘密   发现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