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夺权,为什么曹魏的宗室、老臣、老臣后人大多都无动于衷?

当年曹操创业期间,宗族兄弟诸夏侯曹,外族的谋臣武将,云集一时。

老曹家创业成功后,这些宗亲、功臣、功臣子弟,皆得荣华富贵,成为曹魏政权的“既得利益”者。

然而,司马家夺权期间,这些“既得利益者”,却大多都无动于衷。

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曹家的“骨干力量”

自曹操创业开始,老曹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骨干班底。

1、诸夏侯曹。

诸夏侯曹,老曹的宗族兄弟,构成了老曹家第一个核心班底。

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曹纯等人,都是老曹掌控军权的主要助手。

而在他们之后,曹休、曹真,又接过前辈的班,成为宗亲将领的主要代表。

很长时间内,曹操及曹魏政权的军权,都牢牢掌握在这些本家兄弟手中。

而自魏明帝时期起,曹真、曹休、曹爽等人为代表的宗亲将领,也长期出现在最高领导层。

2、以“颍川派”为基点,逐步扩大的世家大族集团。

荀彧、郭嘉、荀攸等颍川士人,则构成了老曹家的文臣班底。

他们既为老曹出谋划策,又为老曹处理政务,甚至坐镇中枢。

后来,随着老曹的势力扩大,以“颍川派”为中心,又吸收了司马懿、陈群、王朗等各地世家大族的代表。

在曹操代汉之前,世家大族多反对曹操代汉,甚至“颖川派”核心人物荀彧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到曹丕上位之后,曹丕以“九品中正制”等方式,确保世家大族的特权,由此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支持。

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曹魏的最高层,是以宗亲将领和世家大族“各自出代表”来联合辅政的。

比如:魏明帝即位时,以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为四大辅政大臣;魏明帝去世前,指定以曹爽、司马懿联合辅幼主···

3、寒族人才。

同时,在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政策下,许多门第不高的寒族人才,也加入了曹操的骨干班底。

最出名的就是“五子良将”。

乐进、于禁拔于“行阵之间”;徐晃、张辽取自“亡虏之内”,皆出身不高。

他们皆靠自己的才能,脱颖而出,建功立业,自己及后人也往往得以封侯授爵,实现了“阶层跨越”。

那么,到了司马家夺权的时候,这些人为何都不出来维护曹魏呢?

寒门势力,逐渐成为司马家的支持者

咱们先说说“寒门”。

其实,即便是在曹操时期,他们的地位也被诸夏侯曹牢牢压制,无法进入核心层,甚至徐晃、张郃等人,还要受到资历更浅的曹真等人节制。

到曹丕时代往后,他们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曹丕上位后,为了拉拢世家大族,放弃了其父长期遵奉的“唯才是举”,推行“九品中正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拱手让给了世家大族。

如此,造成了两个结果。

1、寒门之后整体影响力严重不足。

张辽、乐进等人,自己尚不能进入核心决策层,在新的形势下,他们的后人自然更难以进入核心层了!

何况,张辽等人的后人,虽然也有一些有其父之风者,但功绩毕竟无法与其父辈相比。

因此,他们虽然有爵位,但实际职务多不高。

所以,他们的实力,尚不具备能够参与权力斗争的资格。

2、新的寒门将领,多归附司马家。

当然,曹魏后期,仍然有不少寒门子弟涌现出来。

不过,一来,人才的选拔之权已经为司马懿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所掌握;二来,司马懿父子也确实是曹魏中后期比较能够识别人才的领袖人物。

所以,中后期的寒门名将,多是司马家的支持者。

这其中有两类代表。

一类以乐进之子乐綝为代表。

作为乐进之子,乐綝袭了乐进的爵位,但是,尽管他果断坚毅,有乃父之风,但是,在曹休、曹爽时期长期得不到提拔。

而正是司马师提拔、重用他,使他官至扬州刺史。

因此,在后来淮南三叛中,乐綝站队司马家,并最终被诸葛诞所杀。

另一类是以邓艾、石苞为代表的新起之秀。

他们出身小吏,是因为司马懿、司马师的赏识而成为重要将领的。

如此,实际上,到曹魏后期,“寒门”中的重要人物,实际上多成为司马家的支持者!

世家大族,成为司马家的支持者

与寒门人才相比,掌握了主要社会资源的世家大族则对形势有着更强大的影响力。

不幸的是:世家大族们,此时大多已经站队司马家了。

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司马懿本就是世家大族的主要代表人物。

自曹丕时代起,司马懿、陈群,就是代表世家大族的实权人物。

陈群死后,司马懿自然也就成为了世家大族的领袖。

2、曹氏宗亲的态度,使司马家成为世家大族利益的维护者。

自曹魏建国以来,权力一直由曹氏宗亲代表与世家大族联合掌握。

两者之间,既是合作,也是竞争。

因此,曹魏统治者者及宗亲代表,对世家大族既联合又压制。

而随着世家大族实力的扩张,曹氏开始了更多的压制!

魏明帝去世前,原本拟定的辅政班底,悉数由诸夏侯曹宗亲组成,排挤了司马懿等人。

而当时,曹肇(曹休之子)、秦朗(曹操养子)还未上位,就表示要除掉一直维护世家大族的孙资、刘放等人···

而曹爽专政期间,与夏侯玄一起进行改革,其中心思想就是限制世家大族的权力!

如此,世家大族与曹氏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

如此,司马懿,也就成为世家大族维护自己利益的希望所在!

3、司马家的政策,深得世家大族支持。

东吴丞相张悌就表示:司马家:除其烦苛布其平惠。

而司马家的治国理念,一直是”优容士族“。

自司马懿执政以来,司马家在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皆强化世家大族的特权,使之成为了司马家的拥护者!

因此,陈群、贾逵、贾诩、荀彧等世家大族后人,皆成为司马家的拥护者。

人才渐凋零的诸夏侯曹

那么,诸夏侯曹呢?

作为曹魏的”本家“人,他们总不至于要支持司马家吧。

确实,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皇族的身份拱手让出。

但是,此时,诸夏侯曹已经人才凋零,没有什么人能与司马家抗衡了!

当年随曹操一起创业的诸夏侯曹,多是曹操的兄弟,所以,他们大多也在曹操去世前后相继凋零。

而他们的“二代”、“三代”,则···凋零得特别厉害!

其“凋零”方式有三。

1、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老曹家不是后继无人。

就以曹操自己而言,除曹丕外,曹植、曹彰,皆是一时俊杰。

但是,曹丕上位后,立刻解决掉了曹彰,并将曹植严格限制起来!

而诸夏侯曹的内部斗争,远不只于此。

我们前面提到,在魏明帝去世前,曾经指定曹宇、曹肇、夏侯献、曹爽、秦朗一起辅政。

曹宇是曹操的儿子,有贤良之名。

曹肇是曹休之子,被认为”有当世才度“,并担任过屯骑校尉;夏侯献当时也历任中领军、领军将军,有实力、人脉;秦朗则已是在与鲜卑、蜀军作战中多立军功之人···

这些人,皆是诸夏侯曹中相对有实力、能力的人物。

但是,在曹爽专政后,这些人皆失去了权柄,被调离了军事、政治上的实权职务。

如此,除了扶不上墙的曹爽,以及站队他的夏侯玄等人,诸夏侯曹再无什么实权人物了!

没有实权,又拿什么来跟司马家叫板呢?

2、被严格限制,失去锻炼机会,也失去实力基础。

如果只是不在主要领导岗位,那也不是完全没有搞事的机会。

但是,你得又实力、能力!

而曹丕即位以来,一直推行的”苛禁宗室“政策,则使诸夏侯曹多被严格限制,既没有锻炼机会,也没有了实力基础!

在曹魏,诸王虽得封国,但实际上”魏之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也就是”寄地空名,而无其实“。

他们既没有领地的领民、征赋权,更没有领兵权。

就这样,为了防止他们和地方关系密切,曹魏还频繁迁徙他们的封地···

而且,曹魏还严禁诸王与外界结交!

虽有王侯之名,而乃即为匹夫。——《袁子》

要兵没有兵,要权没有权,要人脉没有人脉,虽有其名,实际上与”匹夫“无二。

这个环境下,就是真有能人,那也练废了呀!

就这样,他们拿什么和司马家斗?

所以,他们赞成司马家夺了曹魏江山吗?
当然不赞成!

但是,他们没有实力,又有什么办法呢?

诸夏侯曹融入司马家权力体系

当然,诸夏侯曹没有进行激烈反抗,还在于:司马家虽然拿走了他们家的皇位,但维护了他们的权力。

司马家夺权,乃至代魏建晋以后,包括诸夏侯曹在内的曹魏故旧大臣,他们的特权皆得到了保障。

他们与世家大族一起,继续成为西晋统治集团的一员。

他们不但保留了爵位,而且,出仕为官的机会反而增加了。

夏侯渊的后人在晋多次与皇室联姻,盛极一时(考虑到蜀汉后主、张飞也喜欢夏侯渊的家人,夏侯渊家族看来颜值很高);夏侯惇的曾孙由乡侯进为关内侯;曹洪的孙子官至尚书右仆射;曹休的孙子后来官至襄阳太守···

可以说,比起当初曹爽这样“本家人”来,司马家对他们要好得多。

对诸夏侯曹来说,虽然皇帝不姓曹了,但他们得到的特权丝毫没有减少。


司马懿父子,自握权柄,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非智勇兼任,孰能如之?——《三国志.孙皓传》引《襄阳记》.

司马家以阴谋夺权,手段阴险毒辣。

因此,司马家可说是“得位不正”,因此倍手后人诟病。

不过,客观来说,司马家能够夺权上位,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他们当时得到了统治集团的广泛支持!

所以,作为统治集团的一部分,曹魏的宗族、功臣、功臣之后,皆对司马家夺权篡位“无动于衷”,也就是自然之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司马   之子   寒门   大族   宗室   宗亲   老臣   班底   无动于衷   后人   世家   夏侯   实力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