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夺嫡成功的四大功臣,老十三允祥果然不是第一位!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精彩绝伦。《雍正王朝》用艺术手段让普通老百姓看到并感受到封建王朝争位夺嫡的残酷、无情,官场的黑暗和勾心斗角。

九子夺嫡做后以“不争是争”的皇四子允禛胜出,是为雍正帝。

雍正能成功即位,除了老子康熙的保驾护航外,还有四位功臣,如果没有这四位功臣鼎力相助,也许历史会改写,其中第一功臣,竟然不是老十三允祥!

第一功臣是衡臣张廷玉,其余分别是隆科多,张五哥,允祥。

九子夺嫡时期,满朝文武及

谋士中,只有张廷玉至始至终和康熙步调一致,一开始就明确知道康熙会传位与皇太子,并且和康熙一道,导演了雍正成功上位的大戏,其余人等,都是猜测,分析。

其中有两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其一:康熙病危,自知时日无多,怕隆科多这个最要紧的“九门提督”不老实,靠不住,召隆科多至龙塌前,把隆科多的生死直接交于张廷玉,掌握隆科多生死的“诏书”所言,把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十四皇子喻做乱党性质,说隆科多和他们一起谋篡,要处死他。这一点已经说明康熙已经定好了谁来继承大统,康熙、张廷玉、李德全,包括张五哥,正按部就班辅雍正接位。

而此时的雍正和邬思道,还处在比划猜测的阶段。

第二处证据,雍正被张五哥接入宫中见老子最后一面,康熙凭最后一口气传下口谕,传位给雍正。等康熙殡天,眼见局势生变,张廷玉即刻吩咐隆科多去取正大光明匾后面的“传位诏书”。

可见,张廷玉是很早就明确知道雍正是即位人,诏书九成九是张廷玉起草的,而且是很早就拟定了的,根据《雍正王朝》的意境,还是秘密拟定的,除了张廷玉是当事人,应该还有贴身太监李德全,贴身侍卫张五哥,后来康熙病危召隆科多,隆科多就成了明确知道“雍正即位”的第四人了。

你看,雍正接大位的大戏,康熙是制片人,张廷玉是导演兼编剧,当之无愧是第一功臣。

隆科多掌管者九门,他有命门在张廷玉手里,所以顺应康熙,按部就班配合让雍正即位,是第二功臣。

九门稳当,则京城就稳固,八爷等人就没有机会翻船,何况再康熙殡天当晚,雍正即可接位,八爷等人不愿承认,不下跪,隆科多一声呵斥,八爷自知大势已去,连忙跪下。

只可惜隆科多属于机会主义,左右摇摆,且缺乏对事物发展正确的判断,他的大局观和能力不足以胜任高位,他的高位是他六叔牺牲自己换来的,到了雍正朝“八王议政”风波,他以为八王会成功,弘时得势,错误的投靠了八爷和弘时,自己的荣华富贵一下就回到解放前了。

为什么张五哥在雍正即位中,功劳还排在老十三之前呢?

九子夺嫡,各皇子恐怕把康熙身边的太监、侍卫收买个遍,因为他们需要知道康熙的心里动向。

八爷那些蠢货们,如果收买不了贴身李德全和张五哥,早就该知道自己没戏

——但凡康熙传位,考虑过八爷,十四爷的话,恐怕他们早就做顺手人情了,何况张五哥是老四和老十三救下的人,康熙留在身边贴身,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了。

张五哥知道雍正会即位,不泄密,最后时刻保雍正周全,交出金牌令箭,成全老十三丰台调兵勤王,功劳也大吧?

老十三在雍正即位这件事上,属于锦上添花的功劳,所以排名最后,他的功劳,时候来作副皇帝,勤勤恳恳,一心一意,绝无二心的功劳,尤其是“八王议政”风波中力挽狂澜的功劳!

“八王议政”风波,不管张廷玉如何能辨,口才再好,说破天最后得用“拳头”说话。

一个拳头九门提督已经归八爷了,还有两个拳头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似乎被八爷等人掌握,是老十三把两个拳头又拿了回来,粉碎了八爷篡权夺位的阴谋。

当然,太监李德全也不得不提。康熙朝贴身太监,雍正朝当红太监,在雍正即位这件事上也是有功劳的,不然雍正即位后即刻处死了另一太监赵昌,因为赵昌被其他皇子收买了,而李德全是顺康熙而向雍正的,所以得到了重用。

欢迎各位条友发表不同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雍正   功臣   丰台   诏书   皇子   功劳   太监   贴身   拳头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