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涨价六倍,被王思聪嗤之以鼻的生意,成了共享经济唯一胜利者

2017年5月,彼时正春风得意的万达少东家王思聪,曾在个人朋友圈对这桩生意嗤之以鼻: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就吃翔,立帖为证!”

没成想,共享充电宝的寿命远比他想象的要长,而且人家不仅做成了,还成了当年那波“共享经济热潮”的产物中至今唯一能实现盈利的项目,一路笑到了最后。

从2017年的1元/小时,到现在的6元/小时,在过去的7年之间,共享充电宝的租金价格已然涨了6倍。

直到今天,互联网上关于共享充电宝的吐槽也是铺天盖地甚至只增不减。

但即便如此,共享充电宝照样活到了今天,且在商场、酒店等各种公共场所随处可见。

这桩一直都在被各界唱衰的生意,到底是如何在各种谩骂中存活下来的?它又为何能够屹立不倒呢?

去年有位网友吐槽,在看电影之前潇洒地租借了一个充电宝,看完电影后去归还,却惊愕的发现,给手机充个电而已,居然花了十几块钱!

他无奈惊呼:“简直是遇到价格刺客了。”

很显然,现实生活中被共享充电宝背刺过的人不在少数。

按道理来说,如果共享充电宝明码标价,消费者嫌价格贵,不借就是了。

偏偏很多充电宝商家紧盯着你的零钱余额,随时准备“刺你一刀”。

这不,他们在标价上玩起了花样,不写每小时的价格,而是写0.5小时。

乍一看以为是3元/小时,有点小贵,但勉强可以接受,谁叫咱离不开手机呢!

等到付费时才恍然大悟,是半小时3元,一小时要6元。

更尴尬的是,归还的时候没卡好点,刚好多了一分钟,被收了双倍的钱。

事已至此,也只能懊恼地说一句:“下次绝不再吃亏!”

可惜啊,共享充电宝的坑可不止一个,如果你依然需要用到它,那么充电慢的亏你不吃也得吃。

人家是“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而共享充电宝正好相反:“充电2小时,通话5分钟”。

这也就算了,如果你边看视频边充电,你会发现电充着充着不增反减了。

眼看着充了半天,手机电池依然显示着红色,觉得再继续充下去实在是太亏了。

可是,钱已经花了,不继续充下去,好像也亏。

总而言之,整个过程就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截止目前,如果你觉得共享充电宝的“坑”已经够多了,那你就太天真了。

“租借易,归还难”是共享充电宝背刺消费者的另一个利器,有时它甚至会在你已归还充电宝一两天后,突然远程提醒你,你被扣款99元了,让你措手不及。

因为,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基本都需要消费者自己确定是否归还成功。

而且,有些品牌的机柜是竖向插入的,轻拿轻放不行,得用力按压才能归还成功。

所以,明明已经归还共享充电宝一两天了,却突然收到被扣款99元的消息,并不是稀奇的事。

除此之外,在使用完充电宝后,因归还点少、归还点机柜已无空位或人为阻拦等原因,而导致超时被扣款的现象也是时常出现。

去年,网友孙先生在上海迪士尼园区内借完充电宝后,准备归还时,却发现归还充电宝的按键按不动。

于是,他便去了另一个归还点,发现还是无法归还。

既然归还不了,那就只能被扣除99元的押金,孙先生越想越气,当场怒砸充电宝,此事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不过,这事还真不能怪孙先生。本来人家只是想充一下电,结果却被迫买下了一个共享充电宝,而且还影响了游玩体验……

不管是谁摊上这事,都会情绪激动。

然而,共享充电宝最可怕的地方是它不仅坑消费者的钱,它还可能闷声不响就把消费者给卖了。

上海市消保委曾经对多家共享充电宝的APP、公众号和小程序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收集和传输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

充个电还要被平台收集性别、姓名等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想想真是细思极恐。

就连脱口秀演员王建国也曾吐槽过:“用过真正的共享充电宝,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心黑。”

也正是因为共享充电宝有如此多的槽点,所以互联网上才会到处充斥着它的“负评价”。

一打开小红书搜索“共享充电宝”,结果出现的大部分都是维权攻略,比如维权电话有哪些、如何与客服讨价还价等应有尽有,但很难找到一条夸奖共享充电宝的种草文。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于共享充电宝的投诉更是多达2.4万条。

既然共享充电宝为了坑消费者的钱,不惜做了这么多“缺德”的事,那干充电宝这个行业的想必已经赚得盘满钵满了吧?

可惜,并没有。

在共享经济的催生下,共享充电宝于2015年隆重登场,仅当年就有300多家公司注册登记。

2017年,共享充电宝更是迎来了高光时刻,大量资本争相涌入,让它成为了2017年最热门的风口。

当年,为了能拿下深圳街电科技的控股权,初次创业已开启下坡路的聚美优品CEO陈欧甚至斥资3亿元,大有破釜沉舟之势。

正是在这时,网上出现了一段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的小插曲。

眼看各方资本为了能在共享充电宝领域里分一杯羹使劲浑身解数,万达少东家王思聪着实有点看不下去,便如文章开头的图片中一般“热心劝解”:“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陈欧则不甘示弱,立马回应道:

“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就算街电做不成,也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为你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

两人之间的这场口水战,丝毫没有影响到共享充电宝疯狂融资的步伐。

逐利上头的商人们,不撞南墙不会回头,除非撞到流血了才会。

2017年下半年,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因前期盲目投资,导致现金流断裂,以及押金模式被消费者唾弃等问题,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

谁也没有料到,共享充电宝的黄金时代,仅维持不到一年就结束了。

随着一波倒闭潮席卷而去,“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和怪兽)的稳定格局也就此形成。

就像划定楚河汉界无法为刘邦项羽换来永久的和平一样,在共享充电宝这条赛道上,四巨头鼎立的格局也同样不可能永远稳定。

开门做生意,谁都想多赚钱,谁也不愿成为败者。

为了能存活下来、抢占更大的市场,“三电一兽”在2017年之后依旧斗得头破血流。

作为消费者,我们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很简单,只要是能给手机充好电就行,根本不会在意自己用的是哪家品牌,更不会因为品牌名气而为它多花钱。

消费者出门在外,共享充电宝的选用原则,简而言之一句话:哪家近就用哪家。

所以,只要能将共享充电宝放在人流量多的地方,且抢占的商户点位够多,生意必然会好。

那么,商场、景点、饭店、酒店、车站、电影院等热门点位便成了所有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必争之地。

为此,各品牌不惜让利求规模,争相抬高入场费和分成等激励费。

可是,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利润肉眼可见地变少了。

据官方数据显示,怪兽充电在2021年上市后,股价一直都是跌宕起伏。

除了经历了几个季度的盈利外,基本都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于是,为了自救、为了生存,各大品牌便只好纷纷通过涨价、设置各种套路,从消费者那里割来韭菜。

几年来,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从原来的1元/小时,涨到如今的4元/小时、6元/小时,以及旅游景点上不封顶的收费机制。

为此,早在2021年6月时,市场监管总局便特地提出要求,怪兽、街电、小电等品牌必须明确定价规则。

每年的3.15之前,共享充电宝的话题也都会被拿出来溜溜,点名批评不在少数。

可即便如此,共享充电宝的“坑”却依然没有变少,倒也依然没有凉,看王思聪“吃翔”的盼头也依然有!

看到这,相信读者朋友们也不禁疑惑,共享充电宝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为何明明已经虐消费者千万遍了,消费者却依然待它如初恋?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当下的人们不管办公、娱乐,还是消费全部离不开手机,电量焦虑时刻伴随着大家。

而共享充电宝的优势就在于,人们不用时刻携带自己的充电宝出门,也不用担忧手机电量告急会影响事情和生活的进展,因为共享充电宝随处可见。

最关键的是,人们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一定是偶发的,很多人在出门之前根本无法断定自己会有共享充电宝的需求,到了“刚需”的时候真就不得不用。

这种偶发性需求一旦出现,且需求越急,共享充电宝就越能赚到钱。

恐怕,只有等到智能手机行业突破电池领域瓶颈、超便携卡片式充电宝横空出世,以及快充技术再次革新,“懒人经济”下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才可能会迎来彻底凉透的局面。

不过,相比于黑红,企业更想要的应该是长红吧。

如果共享充电宝企业还是一味地为了追求市场规模,而无底线的涨价,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终有一日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会对你爱理不睬。

毕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愿意包容一切、都愿意当韭菜。

还不如趁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仍在,赶紧改变赚钱的姿态,让“消费刺客”变成“消费暖男”,使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从而扭转企业入不敷出的状态,达到长红的愿景。

最后,建议朋友们每天出门之前,最好还是给手机充满电,以防再遇“刺客”。

作者:红一

编辑:路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都会   嗤之以鼻   胜利者   刺客   生意   消费者   需求   小时   发现   品牌   价格   经济   手机   企业   王思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