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哥白岩松:因抑郁症暴瘦50斤,只睡不到4小时,多次想自杀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曾经风靡万千家庭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如今已是老态龙钟。这位曾被观众亲切称为"央视一哥"的他,如今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老人,独自租住在北京一间陈旧简陋的出租屋里。

屋内陈设朴素,除了一些旧物,再无其他值钱之物。白岩松瘦骨嶙峋的身躯显示出他的营养状况堪忧。他的体重较之巅峰时期已骤减了五十余斤,面色枯槁,双眼无神,给人一种生命力耗竭的感觉。

失眠已经成为白岩松生活的常态。他每晚只能勉强入睡三四个小时,经常在黑夜中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短暂的浅睡过后,第二天他依旧面露疲态,神情恹恹。

有时白岩松会独自坐在窗前出神,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马人潮,感叹时光飞逝,不禁怀念起自己曾经光环笼罩的央视主持生涯。

那些辉煌的节目、备受喜爱的主持风格、曾经引以为豪的主持事业,此刻都只能化作记忆中的泡影了。

更让白岩松痛心的,是当年那些质疑他、指责他的网民们如今都在何方?反观自己曾经因为网民的无理攻击而患上严重抑郁症,一度濒临绝境。

如今虽然康复,但那段阴影至今仍在他心头徘徊挥之不去。

一家人只能挤居在窄小肮脏的牛棚里,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直到三年后的1971年,白岩松这个名字才被正式赐予,期望他能像岩石般坚韧,像青松般顽强不息。

从小到大,白岩松就是个野性难驯的孩子,上学纪律很差,成绩老往后排,可他却偏爱踢足球,经常一踢就是一天。

这些行为惹母亲无数次责打,可依旧改不了他的捣蛋习性。随着哥哥离家求学北上,家中只剩下白岩松和操劳一生的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拮据到连喝水都要精打细算。

看着母亲的操劳,白岩松终于下定决心改过自新。到了高三那年,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最终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

可入学后,白岩松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卑感。身边都是大城市出身的同学,他们的言行打扮让这个从小县城来的"乡巴佬"感到格格不入。

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白岩松戴上了墨镜,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习上,孜孜不倦地钻研主持风格和技巧。

毕业后,白岩松如愿以偿进入央视旗下的《中国广播报》实习主持。但由于主持过程中常常语言失误,他不断被罚款扣减微薄的工资,加之当时单位不再提供住房分配,他和妻子只能居无定所,在北京城区辗转搬家达六次之多,过着艰苦的北漂生活。

然而,面对种种困难,白岩松从未放弃过主持梦想。他咬牙坚持,磨练自己的主持技艺,直至错误率大幅降低,发音准确流利,主持风格独树一帜,名声终于越来越响亮。

进入21世纪后,白岩松已成为央视台内外皆知的著名主持人。他主持的《新闻1+1》、《焦点访谈》等重量级新闻节目广受欢迎,屡次被评选为"最佳时评主持人"。

观众最喜欢白岩松的地方,就是他那敢于直言不阿的风格。在主持过程中,他经常直抒胸臆,对时事件发表犀利评论和真知灼见,给人一种沉稳睿智、谈吐不凡的感觉。

作为一名资深主持人,白岩松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在镜头前都会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他还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希望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可谁曾想到,就是这份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对国家的热忱,反而让白岩松频频惹怒网民,遭受无端的人身攻击和谩骂。

2015年,白岩松在播报"河北肃宁特大枪击案"时,未使用"牺牲、殉职"等词汇,而是说了"死亡"两个字。

这一用词立即引发网民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他用词不当,要求他公开向牺牲的警察道歉。

面对网民的狂风骤雨般的质疑和谩骂,白岩松斩钉截铁地回应:"我所做的是新闻播报工作,并非什么感人肺腑的情感类节目,我们要坚守新闻原则和客观事实。

次年里约奥运会上,一外国选手公开侮辱了我国游泳健儿孙杨,白岩松愤怒评论称那人为"无耻之徒"。这一评论再次引起网民极大不满,质疑白岩松为何在正规新闻报道中使用粗鲁用语。

事实上,类似的狂风骤雨式的人身攻击在白岩松身上已是屡见不鲜。每当这种情况发生,都如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让他无比痛苦。

作为长期站在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白岩松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网民的质疑声浪。压力之大,令他渐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的头发日渐凋零,体重直线下跌50余斤,时常陷入自杀的幻想之中。

白岩松的处境就如一只濒临绝境的雄鹰,高高在上却无力回天。主持工作无疑是他的命脉所在,可这份工作同时也在无情地榨取着他的生命力。

每场直播都必须时刻绷紧神经,全神贯注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即使一分一秒也无法放松,稍有疏忽便可能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长期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作息,再加上网民的无理指责,终于压垮了白岩松。他彷徨失措,对人生前景变得绝望无助,生活变成了无尽的噩梦。

每夜只能勉强获得3至4小时的浅眠,其余时间都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挣扎徘徊。

在白岩松最困难的时期,唯一支撑着他的就是妻子朱宏钧的陪伴与支持。这位贤淑知性的女子,曾是白岩松年轻时的心上人,也是他事业的坚实后盾。

两人的相识缘于1990年。当时的朱宏钧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白岩松阴郁寂寞的生活。她穿着朴素,却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举止高雅大方,独树一帜的气质让白岩松为之着迷。

经过不懈的努力,白岩松终于与朱宏钧喜结良缘,从此结伴走过人生路。朱宏钧对丈夫的职业充满敬佩,不遗余力地支持和鼓舞着他。

正是有了妻子的支柱,白岩松才得以在艰难环境中咬牙坚持,最终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白岩松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每天都在痛苦的噩梦中挣扎。看着爱人日渐消瘦,朱宏钧心如刀绞,眼泪夜夜滂沥。

可她从未对丈夫的病情丧失信心,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安慰着、鼓舞着他,给予他前所未有的关爱与呵护。

就这样,在朱宏钧的悉心照料和鼓舞下,白岩松经过了漫长的五年治疗周期,抑郁症状终于有了明显好转。当康复的消息传出,无数观众为之欢呼雀跃。

虽然白岩松已年过古稀,光华不再,但那位风趣幽默的央视主持人终于重新活跃在大众视野中。

有人戏言白岩松之所以能够战胜病魔,全靠妻子朱宏钧的贤惠能干。朱宏钧不仅是白岩松事业的坚实后盾,更是他人生最宝贵的知己。

正是有了她的支持和鼓舞,白岩松才得以在最绝望的时候重拾生的希望和意义。

细细回溯白岩松的人生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位主持人经历了多么沧桑坎坷的一生。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命运似乎总是在与他开着残酷的玩笑。

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对生活嗤之以鼻,反而以自己的勇气和执著不断书写着传奇。

白岩松如同他名字"岩松"的寓意一般,任凭人生道路多么崎岖艰难,他都坚韧挺拔,岿然不移。正是这份坚韧顽强的品格,支撑着他一路前行,终于战胜了抑郁症的魔咒,重新站了起来。

回看那些曾经谩骂他、诽谤他的网民,是否也应该深深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无端人身攻击只会伤害他人,同时也失却了言论的理性与公正性。

作为观众,我们更应学会尊重专业人士,在了解事实真相后再发表评论。

唯有互相理解和宽容,才能够营造一个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我们应该携手共同努力,用包容替代人身攻击,用理性驱散谩骂,从而将网络拨撩干净,还一片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央视   坚韧   北京   网民   观众   妻子   风格   事业   小时   人生   工作   白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