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光明|光明科学城开放月,开放的是什么?

近期,“光明科学城开放月”在如火如荼推进中。参观者走近“大国重器”、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高校,近距离感受科学与知识的魅力。

光明城区

参观者,既有居住工作在光明辖区的,也有其他区域的;既有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型企业代表,也有专家学者、市民和媒体记者,还有学生和家长代表,职业背景各异、年龄相差巨大。

那么,从“开放月”,他们看到了什么?对于光明区来说,又能通过“光明科学城开放月”,向社会传递哪些信号?

看见一座科学味十足的城区。光明科学城已经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至2023年,在建和运营数达到20个。参观者们分别走访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就是已经投入运转的创新载体代表。其中,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内容包括设计学习平台、合成测试平台、用户检测平台三大平台,为全国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含科量”满满的参观路线,让参观者们感受到了光明科学城强劲的创新脉动。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看见一座魅力值拉满的城区。眼见为实。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是用脚步丈量。无论是现代科技感的大科学装置,还是中国风的高颜值校区,都刷新了很多不常来光明的市民认知。开放的场馆中,还有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以及文化体育配套设施等。此外,田园风光与现代都市水乳交融的城市风貌,也让参观者们感受到光明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多面性,感受它作为科学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的独特魅力。城市颜值功能的大幅提升,则得益于近年来光明区聚焦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目标,对标一流,高质量高颜值提升城市品质。

让公众看见的背后,是对科学精神的真正理解。

事实上,科学城不应该是“空谷幽兰”,而是应该成为让公众了解科学、爱上科学的开放之城。

科学城要成为科普的灯塔。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要打破科学的神秘感,要让公众产生向往,愿意走进科学城、了解科学城。光明区通过开放,大力弘扬“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科学精神,正是在厚植这样的创新土壤。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为例,已有17个整建制学院,2家附属医院,129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近15000位师生,学科布局全链条、全覆盖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规划。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参观,除了能让孩子感受百年名校一流校园的魅力,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外,也无异于潜移默化中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学子走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科学城要成为合作的桥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等环节的兼容性大大提高,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周期大幅缩短。正是科学界与产业界的“握手”,激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在光明科学城,这种跨界合作碰撞的火花已渐成燎原之势。在参观了科学装置后,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周建华教授就表示,希望中山大学能够与光明科学城各大科研机构、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持续推动医教研一体化建设,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离科学更近,离科学家更近,离光明科学城更近,一切皆有可能。

南方+记者 柳艳

【作者】 柳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科学城   光明   中山大学   参观者   深圳   校区   基础设施   科学   城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