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元打了水漂的麻龙湾清明上河园,唐山的痛!

今天是2024年3月24日,星期日,是退休老阿姨在头条上写日记的第三十五天。

今天和朋友开车从银河路返回唐山市区,看到马路边有一个路标指示牌——麻龙湾清明上河园。

想当年,说起麻龙湾清明上河园,在唐山可是响当当的,名噪一时的存在。

这里曾是一座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打造的大型泥塑文化艺术园林,号称世界首创、中国唯一。

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非常可惜,没几年就经营不下去关闭了,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遗憾。

10年前我游览清明上河园的门票

我记得还是十年前去过这里的呢,园区已经关闭了,怎么牌子还在呢?

我们两个禁不住好奇,开车拐进去一探究竟。

清明上河园大门关着,但旁边的小门开着,无人看管,我们两个长驱直入,发现园区非常破败,荒无一人。

正好,我们两个可以慢慢游览。

一进大门,迎接我们的是《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的塑像。

现在的张择端塑像

塑像中张择端身体和衣服细节处早已斑驳,他的书桌更破败得不成样子,底座上张择端的简历已不知所踪,塑像前两个吹奏乐器的孩童也没了踪影。

十年前我游览清明上河园时张择端塑像

回家后,我找出十年前游览清明上河园时拍的照片,对比一下,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记得十年前,这里还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今日故地重游,却是这样一番破败荒凉的景象。

凭着记忆,我来到了卖酸梨的小贩处。

现在的卖酸梨小贩

两个泥塑的手早已不知去向,更不用说买主盘子里的酸梨了。

10年前的卖酸梨小贩

漫步在园区内,随处可见当年精心塑造的泥塑作品,如今却已是满目疮痍。

那些曾经色彩斑斓的泥塑,在风雨的侵蚀下变得斑驳模糊,让人不禁感慨岁月的无情。

请条友们跟随我的镜头看看当年那些泥塑吧。

这个马车夫,失去了手脚,不知哪个好心人拿了根棍子支撑着才没让他倒下。

这个泥人的手呢?


又是一个没了手的挑担老者。

这个更惨,双臂都丢了。

二人丢了四只手。

这位背筐的老者,失去双手,怎么生活?

后面两个人,在窃窃私语,他的鼻子被狗啃掉了一块?

掌柜的,你手没了,还怎么卖粥药膳?

远远看去,汴河上这座虹桥及桥上的人还算完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麻龙湾清明上河园里的泥塑虽已残破不堪,但它曾经的美好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来梳理一下麻龙湾清明上河园的来龙去脉。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世界级名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开封)在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图

画中那屋宇林立、市井喧嚣的繁华场景,被一位唐山牛人“搬”进了麻龙湾清明上河园。

据说此人叫秦仕平,是丰润小有名气的建筑商,自幼喜爱绘画、泥塑。

20年前,他萌生了将《清明上河图》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让这组泥塑群落户麻龙湾庄园的想法。

此后,他便潜心研究画作,四处寻访泥塑高手,开始了艰苦的创作。

麻龙湾清明上河园始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200多亩,累计投资约1.2亿元。

它以泥塑艺术,把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立体的、全方位的呈现在世人面前,将《清明上河图》“复活”了。

园中雕塑的人物身高,按照实际生活中人们身高的三分之二来确定,雕塑中的房屋、漕船的大小,也按照这一比例来推算,规模之大、匠心之独特属国内罕见。

2011年,清明上河园开园营业,一个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清明上河图》中5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50多只牲畜家禽和20多艘大小船只,还有城楼、拱桥、郊野、码头、街景等繁复、热闹的生活场景,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都立体生动的重现在了麻龙湾清明上河园中,不得不佩服那些泥塑艺人。

可是,这么大一个,倾注了无数艺人心血的泥塑艺术园,就这么荒废了,上亿元的投资,就这么打了水漂,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现在,那些泥塑作品虽然破损褪色,但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却是永恒的。

不知,麻龙湾清明上河园,会不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大家好,我是退休老阿姨云姐,每天在头条记录我的琐碎生活和心情感受,希望大家喜欢和关注,更希望大家阅读我不成熟的小文后,留下你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友友们的支持!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唐山   清明   泥塑   塑像   北宋   小贩   十年前   景象   年前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