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去世时有成年的儿子,宋太宗为何可以继任?这里面有何蹊跷

宋太祖去世时有成年的儿子,宋太宗为何可以继任?真有什么阴谋吗

开宝九年,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暴病身亡,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太祖暴毙,太宗继位,难免让人猜疑。于是便抛出了金匮之盟,说这是他们的母亲杜太后安排的。

先看《宋史》杜太后传记原文。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杜太后问赵匡胤凭什么得天下,赵匡胤说这是祖宗庇佑。太后说,根本不是什么祖宗庇佑,而是周世宗留下一个幼子当皇帝,让你有了欺负孤儿寡母的机会。如果后周有一个成年的皇帝,你还有机会吗?所以,你百年以后要传位给你的弟弟。于是,赵匡胤答应了。当时,宰相赵普也在一旁,并亲笔书写了约誓书,还签上了名字,以为见证。

在《宋史》列传第十五卷赵普的本传中,也有类似记载。

太平兴国初入朝,改太子少保,迁太子太保。颇为卢多逊所毁,奉朝请数年,郁郁不得志。会柴禹锡、赵镕等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帝召问,普言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又上书,自陈预闻太祖、昭宪皇太后顾托之事,辞甚切至。太宗感悟,召见慰谕。俄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

从以上的记载来看,赵光义事先似乎并不知道宋太祖准备传位于他。卢多逊是赵光义的亲信,排挤前朝宰相赵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赵光义在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才被封晋王,此前排位一直在宰相之下。赵光义作为开封府尹,与专横的赵普之间发生矛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太宗继位后,早已被宋太祖罢相的赵普肯定不会得志。直到赵普将金匮之盟说出来,太宗才封他为司徒兼侍中,进爵梁国公。

当时就有人质疑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按照常理,赵匡胤病重,应该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因为此时德昭已经二十出头,不算太小了。赵光义突然继位,而赵匡胤事先又没有明确的说法,确实让人怀疑。

但是,赵匡胤从一开始就没有册封德昭为太子,甚至连王爵都没有获得。以下是《宋史》中关于德昭的记载:

燕懿王德昭字日新,母贺皇后。乾德二年出阁。故事,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御。开宝六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太祖之世,竟不封以王爵。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始封武功郡王。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

尽管赵德昭在开宝九年就当上了使相,但是,终太祖之世,赵德昭都没有当上郡王,更别说亲王和太子了。宋太祖的这一做法是不太正常的。按照太祖自己的说法,德昭年幼,还需要锻炼。但这并不妨碍德昭封王,哪怕是低一等的郡王。这只有两种解释。其一,宋太宗抹去了所有的历史记载。其二,宋太祖确实没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第一种可能性并不大。如果宋太祖早已封德昭为王,宋太宗再强也没法抹去这些资料。因为朝廷不仅有太宗的势力,还有太祖遗留下来的老臣,太宗不可能将所有痕迹消除干净。而且,如果德昭早已是王爵,太宗上任之后,不仅不安抚,反而降级,这也会引发群臣的猜疑。所以,赵光义上位之后,只能通过给德昭加爵,才能平息大臣们的猜疑。

赵匡胤靠欺负孤儿寡母上台,且宗室力量并不强大,德昭资历较浅,很难镇得住功勋集团,赵匡胤必须在儿子与兄弟之间作出选择。为了稳住赵氏江山,暴病之际,赵匡胤只能让兄弟继承皇位,因为当时的政权还不够巩固。

再者,赵匡胤死的时候才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自己都没想到会死得那么早。如果再给他十来年时间,将政权巩固了,将儿子培养成熟了,也就没赵光义什么事了。

再谈几点想法。

第一,赵光义觊觎皇位是有可能的,谁不想当皇帝呢?赵光义作为陈桥兵变的主要参与者,赵匡胤的主要拥戴者,有点非分之想也正常。

第二,金匮之盟可能是假的,是赵普编出来重新获得宋太宗信任的筹码,甚至是要挟。宋太宗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合法性存疑,也需要这个故事来增添合法性。

第三,赵匡胤让赵光义继位逻辑上说得过去,前面已经论述过了,不赘述。三国时期,刘备病笃,在白帝托孤。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让刘禅肩负起一个国家,面对内忧外患,肯定力不能及。而诸葛亮有手段,有威望,可以稳住蜀汉政权。当然,如果诸葛亮有心自取,谁也挡不住。刘备临终前说的不完全是漂亮话,而是情非得已。

第四,赵光义确实志大才疏,从后面北伐幽云十六州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相比于赵德昭,赵光义混迹高层乃至决策层十多年,心智成熟,手腕强硬,见多识广,当时确实就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综上所述,金匮之盟的说法不太站得住脚,赵光义继位也难以洗刷掉阴谋论,但赵光义不是通过政变上位的,更不存在毒杀宋太宗的可能。他和赵德昭一样,都有继承权,只是他捷足先登而已。

(2024年3月22日于武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太祖   宋史   司徒   王爵   郡王   皇位   蹊跷   宰相   太后   太子   皇帝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