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书中:一生看透两件事

«——【·前言·】——»

每一代人中总会出现一些异于常人的天才,他们在某个领域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才华和成就。

林嘉文便是这样一位少年天才,在他未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版了两部颇有见地的历史著作,被誉为"史学奇才"。

然而,这位本应大有作为的少年英杰,却在18岁那年选择了自杀,留下一封令人扼腕叹息的遗书。他的人生轨迹,成为一个发人深省的悲歌

«——【·出生门第·】——»

林嘉文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林嘉文的母亲回忆,儿子最初迷恋上历史,是因为电视上播放的一档历史类节目《百家讲坛》。

从那时起,林嘉文便一发不可收拾地阅读起各种史书典籍来,林林总总的历史著作很快就堆满了他的书架。

仿佛一位饥渴的旅人终于找到了心仪的泉眼,林嘉文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尽情汲取着养分。

让人惊叹的是,林嘉文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能够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常常将读史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竟然写出了两部颇有分量的历史专著。

2014年,年仅16岁的林嘉文出版了第一部作品《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

两年后,第二部专著《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两部书的出版,让林嘉文一夜之间成为备受瞩目的"史学神童"。

«——【·史学神童·】——»

许多专业人士在拜读过他的大作后都不禁拍案叫绝,直言这位少年在学术上的造诣令人惊叹,一时间,各路媒体蜂拥而至,将他捧上"天才"的宝座。

尽管因才华出众而备受追捧,但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和关注,林嘉文的内心却并不平静。

他曾坦言,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却不想此举,竟被媒体无休无止地报道、炒作,这与他追求内心纯粹的初心完全背道而驰。

事实上,在第一本书出版时,林嘉文就特意要求出版社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

他担心作品被贴上"少年天才"的标签,从而影响读者对内容本身的客观评判。

然而,媒体对"史学神童"的新鲜感和话题性趋之若鹜,林嘉文的年龄身份还是被公之于众,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被冠以"天才"头衔后,林嘉文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加舒心,反而要承受更多的质疑、猜测和压力。

«——【·神童的烦恼·】——»

人们把他视作神童,认为他未来必成大器,殊不知这些过高的期望像一双无形的手,时刻扼住他的喉咙,让他喘不过气来。

在应接不暇的采访和报道中,林嘉文惊觉自己已然成为笼中困兽,被媒体和大众牢牢地框定在"天才"的牢笼里。

无论他怎样解释,人们都只愿意看到他身上耀眼的光环,而忽视了他作为普通少年的一面。

校园里,林嘉文是公认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不仅在历史学科上有惊人的建树,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是一骑绝尘,让不少同窗好友望尘莫及。

然而,学霸的光环并没有让林嘉文在同龄人中获得更多友谊,反而令他感到孤立和格格不入。

那种因过人的才华而产生的疏离感,在林嘉文步入青春期后变得愈发强烈。

渐渐地,能与林嘉文谈笑风生的朋友越来越少,而他对知识的无尽渴求也使得自己异于常人。

一个人埋头书斋的时光越来越多,林嘉文感觉自己仿佛行走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在那里,没有知音,没有欢笑,只有简单纯粹的求知欲望。

如果说,在家人和师长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林嘉文,内心深处还存有一丝天真和烂漫,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眼中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沉重和晦暗。

在成长的过程中,林嘉文逐渐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周遭格格不入。他的思想早已超越了同龄人,可以与之促膝长谈的伙伴寥寥无几。

久而久之,林嘉文越来越习惯于独处,习惯了一个人默默地埋头写作,可是,即便躲进了自己营造的学术堡垒,林嘉文依然无法获得片刻的安宁。

"天才少年"的光环如影随形,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窥探、审视着他。

他感到自己就像一只被关进笼子里供人观赏的珍禽异兽,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做普通人的权利。

«——【·因此抑郁·】——»

在重重压力之下,林嘉文的内心防线逐渐崩溃,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具备被称为"天才"的资格,开始否定多年寒窗苦读的意义。

曾经为梦想燃烧的热情慢慢冷却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迷茫。

当抑郁症悄然而至,林嘉文几乎是毫无防备地被卷入了情绪的漩涡。

他变得郁郁寡欢,变本加厉地沉溺于学习之中,似乎只有在书本的世界里,才能获得片刻的宁静。

家人察觉到林嘉文的异样,开始带他四处求医问药,然而,心灵的创伤又岂是几帖药方所能痊愈的?

林嘉文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他开始否定生命的意义,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都是徒劳无功。

«——【·跳楼结束压抑的一生·】——»

2016年2月,就在林嘉文即将迎来人生第一个高考的时候,年仅18岁的林嘉文从家中的高楼一跃而下,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

他留下了一封触目惊心的遗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未来的绝望和对生命的无奈。

林嘉文在遗书中这样写道,他对人生、对前途的思考,远远超出了同龄人的想象,真的是天妒英才,林嘉文的陨落令无数人扼腕叹息。

人们惋惜他的才华还未完全绽放就已凋零,更惋惜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在绝望中走向终点。

作为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林嘉文过早地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压力。社会各界对他的过度关注和炒作,无疑给这个少年的身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人们习惯于将他视为"别人家的孩子",用放大镜审视他的一举一动,殊不知这种关注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此外,成长过程中,林嘉文始终没能获得应有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抚慰。

他的才华和努力并未换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反而令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如果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倾听他的烦恼,是否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结语·】——»

林嘉文的悲歌,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天才不应成为展览架上任人观赏的标本,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渴望被理解,渴望获得关爱。

与其将他们捧上神坛,不如给予更多包容、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在关怀备至中健康成长。

愿林嘉文的在天之灵能够获得安息。愿他曲折的人生轨迹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反思。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18岁"史学奇才"林嘉文遗作难求 目前已售罄(图)

中国新闻网——18岁"史学天才"林嘉文去世 患抑郁症 曾出两部专著

浙江新闻——是什么“杀”了史学奇才林嘉文 专家:悲剧须防重演

央广网——18岁史学奇才因抑郁症自杀 曾出版两本专著(图)

百度百科——林嘉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遗书   史学   西安   神童   奇才   专著   天时   才华   天才   少年   更多   历史   高三学   林嘉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