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古代泰山也曾是“不夜山”

古代泰山也曾是“不夜山”

周 郢

古代香客朝山,有一独特习俗,与普通游客正截然相反,即大多选择子夜出行,黎明上香(清高珩《朝岱》“香火逐群礼泰山,半夜鸣金催社侣”语可证;清廷碧霞致祭采用夜间寅时(凌晨四点),清盛《谒岱记》云:“寅正二刻上祭”,很可能来自民间祭祠旧俗)。由此沿盘光焰相继,使泰山成为一座“不夜山”。

较早写到这一风俗者,为明嘉靖朝王世贞《游泰山记》:“三鼓(零点前后)起,启堂之北扉而望,若曳匹练者,自山址上至绝顶,又似聚萤数百斛囊中,光熠耀不定。问之,乃以兹时士女礼元君,灯鱼贯而上者也。其颂祝,亦隐隐可听云。”

崇祯朝张岱《岱志》进一步描述了此壮观场景:“出门,天未曙,山上进香人,上者下者,念阿弥陀佛,一呼百和,节以铜锣。灯火蝉联四十里,如星海屈注,又如隋炀帝囊萤火数斛放之山谷间,燃山熠谷,目眩久之。”当日盘道飞光景象历历如绘。

清代香社延续旧仪,仍然是夜行居多。如顺治朝严书开《乙未东游日记》云:“四鼓(晨一时至三时)自馆舍东南行,望山麓士女络绎登进,灯光万点,莹莹然如星移、如萤熠。”(《严逸山先生文集》卷六)申涵光《登岱》其八:“殿阁盘空界,灯香出绛霄。”(《聪山集》卷三)康熙朝吴源起《四岳游记》:“进山二里许,红门一路火炬迎送,俗名火龙,远望盘旋如龙也。”顾彩《登岱》:“半夜万众登,鱼贯非一队。磷磷列炬光,里里晶蛇蜕。”(《往深斋集》卷一)高孝本《登岱》:“鸡鸣越城阃,盘回入山麓。遥空如聚萤,列炬照岩谷。”(《固哉叟诗钞》卷六)汪懋麟《登岱行》:“绛阙直出九霄上,火龙夜挂千崖巅。”《过泰山三首》其三:“欢腾趋岱岳,灯火接云天。”(清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集》)雍正朝纪迈宜《泰安进香词二十七首》其四:“夜深号佛买长香,上下林峦列炬光。”(《俭重堂诗》卷三)乾隆朝胡德琳《乙未夏五夜登泰山得诗》四首:“腰笋作蟹行,把炬粲萤聚。”(《碧腴斋诗存》卷六)。

乾隆程志隆修《泰安县志》卷八《风土志》“市廛”对此作生动概括:“每当香客云集,铙鼓喧阗,直达红门以上,夜半灯火两行,如繁星之布半天,亦岱麓之奇观也”。

有趣的是,除了香客自秉烛出行,山中人员(主要是丐者)还提供“照明服务”。清人诗文中不乏相关记录,如清初王曰高《岱岳游记》云:“四鼓后,……遵路而西。稍北则见火光一带,自上而下,蜿蜒天半,乃贫儿秉炬以照行人因索施钱者。”孙嘉淦《南游记》去:“贫民男女数千,宿止道旁,然炬以丐钱。”同治时张德彝《三述奇》云:“有老幼男女乞丐无数,小儿赤身,老妪跪而叩首,口内祝言不断。有举灯笼者,然火把者,罗列道中以讨钱。”

这一香火朝山,固然景象壮观,但对泰山生态造成不利影响。一是山中树木被做为燃具,植被遂遭滥伐,清初王沄《漫游纪略》卷三《齐鲁游》玄:“余先在州治中,夜望山间,火光蜿蜒若烛龙,自上属下,终夕不绝。问之,曰:‘为元君供香火者也。’诘朝,升舆登山,行久之,私怪山中曾无拱把之木。既见道旁遗燎,及丛枝槱列,云以照行客,乃知木皆薪之,夜间所睹即是物也,宜其为童山矣。”

二是易引发火灾隐患,知县徐宗干《新建坎桥碑记》中称:“泰民之害安在,火患是也。山谷之间,茅茨比栉,一炬而延数家。”(道光《泰安县志》卷十《职官·宦迹》附录)可能地方官府对此有所整顿,光绪以后,此类记述渐少,或燃灯夜行之风稍息。

当今实施的泰山盘路亮化工程,不仅是对旅游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古代泰山“不夜山”胜景的复现。

作者: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周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泰山   士女   乾隆   泰安   香客   县志   久之   山麓   香火   灯火   人文   古代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