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杀胡亥之后,赵高已经掌握整个局面,为什么还会死在子婴手里?

公元前207年,赵高峰回路转,权力已至极顶。他杀死了秦二世胡亥,独揽朝纲,立自己的女婿阎乘为秦王。岂料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竟被新任的秦王子婴一举杀害,权力像把燃尽的火炬,顷刻熄灭。

纵观赵高的一生,他是一个精于算计、善于趋炎附势的人。然而正是这种投机取巧、草菅人命的做派,最终葬送了他短暂的权力梦。历史从来没有怜惜过这样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太过自负、目光太过短浅了。

赵高的崛起:

赵高原本是个微末人物,靠着奇谋阴险,一步步上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原本想拥立太子扶苏继位。赵高却暗中挑唆,说扶苏会袭权,否则蒙恬会被扶苏信任。于是李斯听从了赵高的建议,二人矫诏杀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

胡亥登基后,赵高继续在背后捣鬼。他不停诽谤蒙恬等功臣,说他们曾试图阻止胡亥继位。胡亥愤怒,几乎将所有旧部降职。赵高又打入胡亥的私心,怂恿他安于享乐,不理朝政。于是赵高遂渐渐垄断了与胡亥的接触权,成为左右胡亥的关键人物。

赵高的统治手段:

有了这个人身冢,赵高施展了一套惯用的阴险伎俩。为了除去异己,他先让李斯公开劝阻胡亥的糜烂生活,被胡亥深恶痛绝。又暗中诬陷李斯与农民起义军勾结,终于让胡亥杀了李斯。

赵高对付李斯的手段狠毒无情。他不仅对李斯施以酷刑,还让假扮胡亥使者的人几次审问李斯,好让李斯对皇帝失去期望。这导致李斯最终屈服,从此声名狼籍。

在胡亥朝,赵高层层设防,操纵信息流向。朝中的大臣们根本无法会见胡亥,沟通朝政。赵高更是对胡亥掩人耳目,让他对天下大乱浑然不知。章邯屡次派使者汇报,都被拦在外面。使者们只好建议投降。

赵高在朝纲大权尽在掌握中,不惜动用各种阴险伎俩。可谓是个情理字当头的主儿。

赵高失控的开端:

然而,享乐昏聩的胡亥终于在某个时刻觉醒了。当他发现天下真实局势时,惊惧万分,痛斥赵高瞒骗。赵高为自保,先发制人,策动了著名的"望夷门之变",逼胡亥自杀。

这场政变赵高所作所为,暴露了他的短视与自负。他杀戮异己,却没能团结真心拥戴自己的人;他夸夸其谈要做皇帝,身边的人却避之有如虎狼。哪怕是他的女婿阎乐,也是被他扣下老母为人质才勉强配合。

这就是赵高的不足之处。他善于算计权术,但在团结人心、统籍军国之上,他已经力所不及。统治朝政对他来说是一个盲区,也是最大的弱点。结果是,当他成功时,并不知道如何持久;而当他失利时,就成了无根的浮萍。

子婴的出现和隐忍:

在胡亥去世后,赵高拥立了另一个宗室子婴为王。子婴可能是秦始皇的一个侄子或弟弟,在胡亥屠戮亲属时因缘际会得以存活。但他远非等闲之辈,在胡亥执政期间就已觉察到赵高的险恶用心,曾力谏过胡亥。

与赵高相比,子婴是个更有见识、更有气度的人物。他不仅看穿了赵高的阴谋诡计,而且有耐心隐忍伺机而动。显然,子婴深知时运未到,只有等到时机成熟时才好出手。

子婴借势而起:

政变后,赵高果然没放过子婴这个威胁,想要像对待胡亥一般算计子婴。但他已大大低估了子婴的智谋和胆识。子婴不仅借故不参加登基大典,更是在赵高亲自上门的时候,一举将其杀害。

这个反噬的手段,无疑是子婴从赵高身上学来的。但子婴用得更加纯熟老到,一招制胜。政变后,他很快就得到了朝野大臣们的拥戴和支持,权柄坐稳。直到秦朝将亡,子婴都未曾受到太大动荡。

回看赵高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他最大的败因,不是权谋手腕的欠缺,而是他狭隘的眼光和卑劣的人品。

赵高精于算计,但终归是昙花一现。他操纵信息,狐假虎威,能在某个时间窗口内夺得权力。但他欠缺的是运筹帷幄、通权达变的睿智,因而无法持久。

更重要的是,赵高唯利是图、无所不用其极。他杀害无辜、诽谤忠良,几乎将秦朝上下彻底架空。因此,即便当上"皇帝"也无人拥护,根基如同水中浮萍。而子婴就不同了,虽然未雄才大略,却自有正人品操,自有真心追随者。

赵高的一生可谓"平步青云"的一个写照。但这种捷径很快也就走到了尽头,因为它建立在算计和伤天害理之上。只有像子婴那样循规蹈矩、重情重义,才能获得持久的人心和权力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秦王   朝纲   异己   秦朝   朝政   人心   阴险   使者   持久   局面   权力   手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