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残疾人之家“夷陵范式” 构筑残健融合“平安福地”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 北京报道

湖北省夷陵区域面积3439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街道、1个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是宜昌市唯一的县级体制区,也是人口数量最多、版图面积最大的市辖区,有着城区、山区、坝库区、矿区、景区“五区合一”的特殊区情。全区常住人口56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6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约3%。夷陵区残疾人群体具有“地域分布不均、结构类型复杂、需求多种多样”等特点,受制于地形条件,现有的各类残疾人服务平台分散,例如樟村坪镇、下堡坪乡、邓村乡等偏远乡镇,主要依托乡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综窗为残疾人提供基础性代办服务,没有就近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辅助性就业、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好坏、残疾人民生福祉的优劣,是衡量地方政府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夷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将建立健全残疾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两个体系”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内容,把分批分类推进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残疾人福祉的重中之重,不遗余力推进城乡统筹,破解短板弱项,确保各项助残服务“覆盖更广、惠及更多”。经过不懈努力,夷陵区总建筑面积8000㎡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运营,总建筑面积5000㎡的残疾人托养设施项目即将竣工。在夷陵的城市街道、社区、公园、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场景中,智能语音提示、盲文阅览室、无障碍卫生间等一大批功能性助残服务设施不断融入,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城乡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基础设施不健全,助残服务覆盖面小,服务能力和水平远远跟不上残疾人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仍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把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建在残疾人身边,让助残服务直抵残疾人“家门口”,这是全区广大残疾人特别是居住在偏远地区残疾人的迫切心愿。

民之所望即为政之所向。夷陵区将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出“到2025年全区各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在《“十四五”湖北省“残疾人之家”创建实施方案》和《宜昌市“残疾人之家”创建(试点)实施方案》相继下发后,夷陵区残联准确把握政策动向,把加快建成高起点、高标准和全域覆盖、广受欢迎的“残疾人之家”纳入头号民生工程。在吃透文件、领会精神的基础上,扬鞭奋蹄、自我加压,主动向先进地区对标看齐,将宜昌市残联下达到夷陵区的年度残疾人之家创建指标数由3家提高至10家以上,将完成时限由5年缩减至2年。2023年,全区共建成城乡“残疾人之家”11家、社区康复示范站17家,今年将“高起点、高标准”再建10家,确保全区城乡残疾人之家达到20家以上,实现乡镇(街道)和重点社区(村)残疾人之家全覆盖。

面对基础条件差、综合资源弱等一系列现实困难,夷陵区政府和残联是如何迎难而上、为当地残疾人逐步解决客观需求,推动残疾人事业全方位发展提升的?据悉,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促进相关工作全面开花,夷陵残联对自身工作予以了全面梳理,归纳出不少具体的思路和做法。比如:“点”上突破,打造综合样板。坚持示范先行,盘活现有空间资源,对原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547㎡的业务用房进行改建,打造区级残疾人之家。区残联加强统筹,一体化推进实施,积极研究对接各级扶持政策,建立了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员调配等长效机制,主要负责人下沉指挥,严格落实规划共谋、平台共建、活动共管、验收共评、成果共享等各个环节的调度机制,有力保障了基础设施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的“双效提升”。去年11月,区级残疾人之家成功承接三峡残疾人创新创业研讨会参观现场,接待来自中国残联及各省市残联、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300多名专家学者,规划设计、功能布局及运行效果得到观摩嘉宾的一致好评,为宜昌市“功能性”残疾人之家建设运营提供了“夷陵范式”。

再比如“线”上布局,嵌入社区场景。瞄准残疾人较集中的成熟社区在基础配套、协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对接社区政策,巧借“东风”将残疾人服务设施有机融入社区场景,与社区客厅、文明实践站、职工之家、妇儿之家等平台双向开放,在空间、功能上高效聚合,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加乘效应,整合公共空间并建成社区残疾人之家,配备康复器材、共享辅具、文体娱乐等服务设施。全区已建成使用的4个社区“嵌入式”残疾人之家,串点成线,与区级残疾人之家在空间和功能上形成了双向互补,就近就便服务夷陵城区近4000名残疾人,用“低投入”实现了“高收益”。

一镇一品也是夷陵区残联成功打造的残疾人事业模板,他们采取“乡镇为主、社区配合、区级统筹”的模式,通过与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共建、设施共用”的方式,推进城乡“残疾人之家”建设,经评估验收后按投资强度和残疾人满意度拨付建设经费。各乡镇和重点社区按照“品牌带动、因地制宜”的思路,依托属地特色产业,以残疾人之家为载体,重点谋划开展辅助性就业服务。

其中值得拿来一说的还真不少: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深入推进“美丽工坊”创建,紧扣非遗民间技艺“牵花绣”,定位“工艺+公益”品牌,招聘残疾妇女23名,开设“峡江绣女课堂”,免费教授残疾妇女手工技艺;区级残疾人之家及望江社区、锦湖社区、冯家湾社区残疾人之家围绕酒类、化妆品类包装产业,探索将残疾人之家打造成“工疗车间”,承接稻花香包装工业园区酒盒包装业务;邓村乡聚焦热销土特产高山豆腐乳,在残疾人之家设置生产代销点,帮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当“就业助残”与“乡村振兴”找到完美的结合点,曾经令人挠头的问题就在行动中迎刃而解。

此外,夷陵区残联还通过多渠道筹措争取,汇聚共建合力,缔造“家”环境;多维度服务保障,激发生机活力,释放“家”效应等工作机制和具体措施,持续关爱和服务每一位残疾人。即“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依托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现有资源,链接多方力量,创新建成多层次、多模式和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城乡“残疾人之家”,打造了共同缔造城乡残疾人之家的“夷陵范式”,实现了城乡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办事、家门口生活”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残疾人   福地   宜昌市   范式   残联   平安   全区   城乡   乡镇   街道   设施   功能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