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120亿主动退市,被骂智商税!王传福开的这一炮,炸懵了大家



主动退市,全球首家!


2月6日,被喻为“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图森未来,因长期亏损不得不黯然退市,公司市值从120亿美元,跌破1亿美元。


“这玩意儿就是扯淡、忽悠人的……只是当初没人把它讲出来!”


2023年3月,王传福关于自动驾驶的一段话在网上火了。


此话一出,不少人指责王传福这波发言太偏激片面,但不到一年时间,这话似乎就真的成了“神预言”



而昔日与图森未来并肩的Embark,在烧光90亿美金后也早已宣布破产;


此外,近年来,还有福特和大众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被关停,苹果解雇了多名自动驾驶测试司机,谷歌的Waymo早已经历了好几次裁员……


然而谁还记得,在当年马斯克等大佬所画过的大饼里,自动驾驶可谓人人看好,新注册的自动驾驶公司拿到几个亿的融资都是轻轻松松的事。


可如今自动驾驶的前景又变得晦暗不明,投资热度也快速冷却了下来。


从风头正盛到成为“资本弃子”,自动驾驶到底经历了什么?人类,真的永远都无法实现自动驾驶了吗?



自动驾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呢?


那应该要追溯至2009年,谷歌正式设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一下子便将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住了,紧接着在4年后,通用、福特等公司也纷纷加入了该领域。



而在国内,首先加入这波浪潮的公司,是百度。2015年,百度设立了相关事业部,并于同年完成了首辆无人车的道路测试。


而在2017年,百度推出了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后,自动驾驶也逐渐成为了国内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


那时候,只要注册一家自动驾驶公司,再找几位有经验和背景的创始人,采购传感器等设备就能组装出自动驾驶的车辆,车子在封闭道路上行驶一段时间后,几个亿的融资便能轻松到手。


自动驾驶成为了资本新一代宠儿,钱烧得又快又多,但就在人人对自动驾驶的前景一片看好时,其弊端也很快便凸显了起来,令不少人感到忧心忡忡。


2018年3月,美国Uber的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在路上进行测试时,没能识别到一位正在过马路的女子。


车辆最后以64公里/时的速度撞了上去,导致女子送医后不治身亡。



这宗被称为全世界第一例的意外事件,很快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媒体关注,路透社更称因为该事件,自动驾驶行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同时,它也像一盆冷水浇到了自动驾驶行业这场熊熊大火上,让人们的头脑稍微冷静了下来。


从那以后,自动驾驶惹出的祸只多不少。


例如,有不少美国特斯拉车主曾表示,如果开着自动驾驶模式在路上遇到白色卡车时,车辆并不会减速,最后导致直接撞上去。


对此,官方解释是,因为开启自动驾驶后,车子将白色卡车错误识别成了天空。



2022年5月,通用旗下的Cruise的一辆出租车在行驶中,遇到了美国警察的检查。


虽然在警车鸣笛后,这辆无人驾驶的车辆姑且停在了路边,但当警察上前时,它却忽然自动往前开了几十米。


按理说这属于驾驶逃逸事件,可车里又偏偏没有司机,让人哭笑不得。



无独有偶的是,在接下来的6月份,Cruise的无人的士又再次闯祸。


6辆车莫名在旧金山的闹市街头排成了两列,结果便把路上堵得水泄不通,公司只得派工作人员亲自把它们开走,才停止了这场闹剧。


接下来在2023年,无人驾驶所引发的负面消息就更多了。


在4月份时,5辆Waymo的自动驾驶汽车因遇到浓雾天气而无法行驶,于是5辆车齐刷刷地停下,又把旧金山的街头给堵死了。


在旧金山所发生的意外还不止这些。


就在去年,还有一辆无人驾驶计程车因识别不到绿灯,刚好就停在轻轨的轨道上,气得被迫下轻轨的乘客跑到车前竖中指。



根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2017年时,许多美国人都表示很乐意尝试自动驾驶,但到了2023年,68%的人都称自己不太敢相信自动驾驶。


无人驾驶理应是人工智能,可如今却成了人工“沙雕”,也难怪美国人转头说爱就不爱了。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始终认为:自动驾驶是被资本裹挟的,到最后顶多做到“高级辅助驾驶”。


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自动驾驶的车辆一旦出现意外,就势必会影响到车辆销量。


试想一下,如果无人驾驶车辆撞死了人,那么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是车企、供应商、还是政府呢?


可在法律还未够完善时,上述几方大抵都不愿意承担责任,那么到了最后,便只能由车主自己来“买单”了。



王传福还以比亚迪工厂举了个例子:


他们现在有66万员工,每天从早到晚,干的都是重复同样的工作,他们尚且都无法实现工厂产线“无人化”,无人驾驶比这还难几万倍,又怎么可能实现?


而且他还认为,辅助驾驶最多也就值个3千到1万块,并不像外界传得那么玄乎。


因此比亚迪就干脆不做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了,因为王传福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影响品牌声誉。


不过也有很多人不太认同王传福的观点,觉得他是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酸。


毕竟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系统实在太基础,还停留在L2级,反观它的其他同行,近些年都在智能驾驶方面狂卷,狂砸钱堆配置,一直向L3、L4级别看齐。


这也难怪许多人觉得,比亚迪是自己不够努力,反倒还吐槽自动驾驶不可行。



不过放眼全世界,也不单单只有王传福唱衰自动驾驶。


比如自动驾驶公司Comma.ai的创始人就曾在采访里称:“自动驾驶就是一个骗局!”


在一份来自美国权威方的报告中也表示:“真正的自动驾驶暂时不会实现,至少是在未来10年内。”


它所面临的挑战,最重要且人们最关注的,当然是安全性。


尽管自动驾驶公司Waymo曾称他们已经攻克了99%的技术难题,但当属于这1%的事故发生时,带来的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而道路场景的复杂性,也使得许多自动驾驶的车辆无法正确感知并及时做出应对,所以会出现识别错误,便造成追尾、忽然停在路中间、不该闯的地方又闯进去之类的情况。



当事故频发时,便会引起第二个挑战,那便是消费者的信任度会有所下降。


他们将不会再信任自动驾驶,并永远认为人类才是最安全的司机,下意识就会将自动驾驶拒之门外。


除了安全性能和消费者观念以外,巨大的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从2019年到2015年,Waymo就已经在研发上花了11亿美元,后来这几年,几乎每年都要花费10亿美元。


因而对大多数的自动驾驶公司来说,缺钱几乎是一种常态,只能依靠巨额融资生存。


此外,即使是最普通的一辆自动驾驶车辆,都要安装各种雷达、高精地图等高端设备,造价往往能高达一百万元。



换句话讲,即便自动驾驶有一天真的能成功落地,到时又会有多少消费者愿意购买呢?


如果不能把价格给打下来,那么自动驾驶便无法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烧过的上百亿美金也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一般来说,自动驾驶可以分为L0到L5六个级别:


L0属于没有任何驾驶辅助功能;

L1和L2是辅助驾驶和部分自动驾驶,操作主体依旧是人;

L3和L4则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可以由车辆在部分道路自主实现操作;

L5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但以目前的技术来讲,即便要实现L4自动驾驶也并不容易。


文知远行CEO韩旭就曾举过一个例子,假设10公里路装50个路灯,可只要有一个路灯一年内有一天没能正常工作,整条路的可靠性就会降为87%。


“这意味着开10次有一次可能出现危险,这样的自动驾驶你敢坐吗?”


没有足够的安全性,高阶自动驾驶便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资本市场的热情便随之逐渐消退。


因此这段时日以来,许多以L4为目标开始研发的公司的日子都过得不太好。


比如成立于2015年的图森未来,本来是L4级自动驾驶卡车领域的领头公司,还曾获得过新浪、大众汽车、英伟达等投资。


2021年,图森未来在美国上市后,股价最高时能达79.84美元。


然而它也没能抵住资本市场的考验,由于长期亏损,只能在今年年初从美国黯然退市。



而福特和大众旗下的Argo AI,也同样困于商业落地化问题,于是在烧了36亿美元后也不得不走向关停的终点。


能与图森未来一拼高下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Embark,7年来只交付了一辆车,最终也在2023年倒闭。


寒冬降临时,自动驾驶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出路:既然L4、L5目前还无法做到,那么能不能去做L2呢?


所以,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把关注点落在了无人驾驶出租车、巴士、卡车、物流运输等领域。


例如小马智行便开启了小马智卡和L2++的自动驾驶业务,主要为自动驾驶卡车提供服务,这样便能解决营收问题。


百度的Apollo也将L4级的自动驾驶技术进行降维,转移到了自主泊车等辅助驾驶功能上。



不过无论是做L4还是L2,自动驾驶都始终会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只要人类一天仍追求科技创新,它的发展趋势便注定了只会前进,而非后退。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便说过:“在2030年,没有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车,将完全没有竞争力。”


所以,就连王传福再怎样不看好自动驾驶,也一样悄悄地做好了准备,并和不少头部大厂进行了硬件、算法、智驾芯片等各方面的合作。


或许等待算法和数据足够稳定、且相关法律放开时,比亚迪又会依靠着技术将自动驾驶系统的价格给打下来。


就在去年,大疆便推出了一款L2+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只要5000到15000元,远比其他动辄数万的系统要便宜得多。



只要智能驾驶的价格能降下去,那么它离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便又更近了一步,企业有足够盈利了,就能继续进行深入研发了,从而形成良好的商业循环。



王传福在2018年曾说过:“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尽管目前来说,自动驾驶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人类探索自动驾驶的脚步并不会就此而停下。


不过,无论是做哪种级别的自动驾驶,企业都要做到更贴近用户一点、产品性价比更高一点,才能将商业化和产品结合起来。


因为大多数的消费者在买新能源车时,并不会单凭自动驾驶系统就轻易判断一辆车到底好还是坏,但如果自动驾驶系统太贵太难用,大家就肯定不愿意买,宁愿自己开。


对很多自动驾驶企业来说,追求突破和创新固然是好事,但不考虑现实商业情况,只想一步登天的话,就只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


在无法实现L4之前,能靠L2为自己造血的做法虽看似不够高大上,实则却一点儿也不寒碜。


皆因自动驾驶之路注定漫长,想办法先生存下去,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王者。


不过随着高精度地图、激光雷达、车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定能生产出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自动驾驶又能否彻底取代人类司机呢?


目前答案尚未可知,但在它彻底落地之前,还是自己先好好开车吧。


-END-


资料来源:

差评 《都说比亚迪不懂自动驾驶,但这才是王传福的野心所在。》

央视新闻 《全球首例 !美国一“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行人 ……》

36氪 《如何跑赢自动驾驶这场「马拉松」?》

酷玩实验室 《王传福炮轰自动驾驶“都是扯淡”!人间清醒还是坐等打脸?》

经济日报 《全球首家,主动退市!高阶自动驾驶为何难以商业化?》

超电实验室 《“别等了,自动驾驶再有十年也很难普及”》

新眸 《自动驾驶风口退潮的深层逻辑》


作者:莫葱葱

责编: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旧金山   福特   美国   卡车   智商   主动   车辆   人类   无人驾驶   美元   未来   公司   王传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