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淡水鱼王”,曾经卖到8000一条,如今却吓退无数钓鱼佬!

这种“淡水鱼王”含有剧毒,曾经卖8000元一条,却吓退无数钓鱼佬。

钓鱼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户外活动,因为抛出杆子后,钓上来的东西可能让钓鱼佬喜提银手镯。特别是钓到这种鱼,长的和黄颡(sǎng)鱼很像,腹部有小斑点,死一条就能把人送进牢里吃皇粮,钓鱼佬们要注意了。

这是什么鱼呢?它的俗名叫做“芝麻剑”。

斑鳠(hù)鱼又称芝麻剑,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珠江等水系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

斑鳠鱼体型较长,侧扁,头较大,吻短而钝,口大,下位,稍向上斜,上下颌具细齿,呈带状排列,眼小,位于头顶上方。它的背鳍很长,体侧有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青灰色斑纹和斑点,背鳍和臀鳍具浅色边缘和暗色斑点。

这鱼小的时候长的很像黄骨鱼,很多近视眼的钓鱼佬很容易中招,放进鱼桶里回家炖鱼汤,无形中就闯了大祸。因为野生芝麻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喝了它的汤是要判刑的,喜欢在斑蠖分布区钓鱼的老哥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其实很多捕捉到斑鳠的人,第一时间不是去派出所自首,而是去医院抢救,因为不了解的人抓了这种鱼会被毒刺伤到,芝麻剑的毒性还不小。其毒器由背鳍棘和胸鳍棘及外包皮膜中的毒腺组织构成。被刺后伤口有搏动和烫伤感,剧痛持续20分钟左右。

这还不算严重的,过敏体质的人被芝麻剑扎了后,全身都会肿胀。如果不到医院抢救,会导致淋巴腺肿大、全身麻木及伤口坏疽,也有可能会发生原发性休克。

斑鳠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喜居深水河湾或有水流回旋的静水河段。它们属于底层鱼类,常常栖息在石底、石头缝、水草丛中。在繁殖季节,雄性斑鳠鱼会发出响亮的叫声来吸引雌鱼。

斑鱯属于肉食性鱼类,大鱼通常以小鱼小虾为食,在鱼苗阶段斑鱯也会吃植物碎片和浮游生物,属于荤素不忌的鱼类。

照理说这种鱼数量应该很多,怎么就成了国二了呢?关键在于它太好吃了。

斑鳠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中国南方地区,斑鳠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材。它可以用来清蒸、红烧、煲汤等多种烹饪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在一些高档饭店里能看到这种鱼,不过他们都是人工养殖的,和中华鲟一样,人工养殖的斑鱯是可以吃的,价格还挺贵,小的能卖到300元一斤,4斤以上的斑鱯价格就要上千了。斑鱯体型最大的个体是在野外发现的,有1米长40多斤重。目前养这种鱼的人还是太少了,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斑鱯养殖的难度非常大,这种鱼很奇葩,别的鱼都是雌鱼和雄鱼一同发情,但它并不,这就导致了受精困难,而且在产卵时斑鱯必须要有清澈的活水才行,放池塘里养不能产生子二代。

由于斑鳠鱼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较高,斑鱯的鱼头富含胶原蛋白和各种微量元素,据说吃了之后能够补脑,因此经常被人们捕捞。特别是绝户网和药鱼,这两个对于斑鱯种群数量的威胁最大。

斑鳠鱼作为一种肉食性鱼类,繁殖速度远跟不上四大家鱼,加上南方地区罗非鱼、清道夫鱼的入侵,斑鳠鱼的种群数量岌岌可危,现在专家还没有想出如何快速恢复斑鱯种群的办法。目前想要让斑鳠鱼产生更多的受精卵只能给雌鱼打催情针,将雌鱼和雄鱼的排卵期重叠到一起,这样能增加受精概率。

斑鱯鱼野外种群减少还与它的食谱有关,这鱼小时候荤素不忌,长大后有些挑食。水生物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斑鱯鱼长大后喜欢吃甲壳类生物,常见的就是虾米、小螃蟹之类的,甲壳类占斑鱯食谱比高达78%。但是因为水质污染,我国原生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数量正在减少,这也导致了斑鱯鱼野外种群数量的下降。

斑鱯鱼进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的时间很晚,2021年12月份才被列入,很多渔民压根不知道这芝麻剑也是保护动物。

就在今年2月份,贵州罗甸县就审理了一个案件,犯案人是鱼贩子,他在市场上多次倒卖芝麻剑鱼,最后被公安局逮捕。这位鱼贩子很诧异,贩了这么多年的芝麻剑,怎么突然就违法了呢?最后这位鱼贩子被判处4个月拘役,并罚款数千元。

所以说,从事与捕捞狩猎有关的朋友,没事常翻翻国家保护动物名录,特别是新增的一些动物,更要重点关注,否则被警察找上门还不知道犯了什么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雄鱼   鱼贩   背鳍   淡水鱼   种群   鱼类   斑点   芝麻   野外   数量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