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商业社会里的生育困境:为什么生活越好,反而越不愿生?

#精品长文创作季#

人口问题,在过去当然也是问题,但这类问题通常都伴随着战争、饥荒或病毒导致的人口锐减,这个时候就会刺激一代人加剧生育繁殖。

但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和平时期越来越长,反过来人们的生活收入也都越来越好,但取而代之的是,生育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反过来,一些经济体的生育率甚至比战争、饥荒年代还要低。

而这样的现象,应该是从未出现在人类历史上的,现代商业社会给了个体更多自由和选择,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而公共保障体系的完善,也让不生育成为了一种可能性,当养儿防老这样的机制逐渐瓦解甚至是失灵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刺激人类生育的原动力,从何而来?

人口是一个大问题,关乎我们现代商业社会组织的一切形式的存续,但商业社会塑造了这一切,也在某种意义上,瓦解了这一切。

经济越好,人均收入越高,并不意味着人们对生育的需求越大,反过来,这还可能导致生育率走低。

以发达经济体为例,这可能是现代商业社会的组织形式的天花板,但所有的发达国家,不出意外生育率都远低于维持世代交替的2.1之下,反而是在那些偏远贫穷落后的地方,例如非洲等地,生育率较高。

这样的经验也可以用在我们自己身上。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整体生活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线,当时为了控制人口,实行了“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在当时也非常流行,而在那个年代,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为一般,但这样反而导致对生育的高需求。

一部分原因是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起作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措施,更没有养老体系,因此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多生孩子,其实就是自己以后的养老保障。

另一方面,那个年代的人们普遍对于未来也没有那么远的期望。

正如《稀缺》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一个社会群体长期处于对温饱的渴望之中的时候,大脑的带宽其实都被这部分填满了,能够吃饱饭,就是当时很多人的最大愿望。

因此,对温饱的需求超过了一切,而生育之外的,这些在今天被我们视为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因素,考虑的则并不多。

这是一个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

到了今天,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一万美元,尽管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反而是更大的压力,因为可能性越多、越高,理论上人们就想要的更多、更好。

所以,尽管基本的温饱需求被解决了,但在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上,我们今天的重担其实比以前要高多了,尽管这些东西不是生存必需的,但随着一个经济体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一件事情“标准”的定义,自然也就越高。

所以现在的情况反过来了,过去只生一个好,人们迫切想要多生来养儿防老,但今天人们生育的标准早已经变了,不再是单纯的多一双筷子那么简单的问题,于是乎压力又反过来给到了父母,在这种高压之下,父母的生育意愿自然也就无限坍缩。

发达国家也是类似的情况,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形势比我们还要严峻。

韩国是世界上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该国生育率持续下降,年复一年地打破最低记录,根据2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的生育率再下降8%,降至0.72,若要保持韩国人口稳定,这一数字原本应该为2.1。

如果韩国的人口形势不改变,那么到2100年,韩国人口将再次减少一半。

人口的减少,尤其是新生儿的减少,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养老金储备和安全都构成挑战,这也导致韩国宣布人口下降已经构成了“国家紧急情况”。

但韩国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韩国在人口问题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达到了惊人的上万亿人民币,韩国有孩子的夫妇会得到大量现金,从每月发放的补助金到住房补贴和免费出租车,住院费甚至是试管婴儿都可以报销。

但这些经济上的补助,并没有解决韩国的人口问题。

尽管,尽管在刺激生育意愿上,现金激励的确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除了收入上给父母制造的压力之外,在促进生育上,有时候还会牵扯到其他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职场环境、男女意识、社会观念等等。

在动物界,当宏观环境不适宜生存的时候,动物就会迁移;而在人类社会,当环境不再适宜繁殖的时候,人们的繁殖意愿就会减少。

这里的“不适宜繁殖”,指的不仅仅是各种成本的增长,也包括不需要生育来养老、更多的娱乐方式让没有孩子的生活成为可能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商业社会的繁荣发展,也让人类的自私、贪欲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有限发展,过去一个家庭生育,吃不饱穿不暖,就必然需要做出取舍,父母少吃一点,孩子多吃一点。

但今天,随着个人主义的不断崛起,许多00后父母甚至已经被形容为,给孩子吃的要父母先吃,给孩子玩的要父母先玩,这种育儿观念的变化,背后反映的也是作为个体,孩子对一个家庭的必要性正在逐步降低。

这是商业社会带来的繁荣和多样化,同样也是商业社会所催化出来的弊端。

在发达国家,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一变化,韩国和日本都是发达国家,但韩国和日本的低生育率是全球最低,而这两个国家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除了儒家文化的男女思维差异之外,我们还很容易发现,韩国和日本的工作时间都非常长,这就导致许多年轻人根本没时间找伴侣,或者没时间谈恋爱。

这一点,我们也面临类似的处境。

韩国、日本和我们,除了工作时间很长之外,女性在职场中也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大部分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都会担心能否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以及自己是否会被他人替代掉。

一些女性在职场中,休完产假被迫离职、或者不被允许晋升等等,这些都让今天的生育变成了女性的一种取舍,是要孩子,还是要自己的事业。

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二者平衡。

除此之外,男女之间的薪酬差距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经合组织中,韩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是最高的,但韩国的男女薪酬差距也是最严重的,女性平均失业率也高于男性。

经济收入水平越好,人们对自己的期望值越高,同时能够忍受的下限也更少,在过去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东西,例如为了孩子舍弃事业,但放在今天,都是不可被接受的。

商业社会催生了一批更有责任感,更具备自我意识的人,这些人对生育有着更高的要求,当环境并不足以提供这些的时候,他们就会减少生育意愿。

尽管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换个角度来看,这可能也是促进社会向着更好转变的力量或因素,我们的生活更好了,生育意愿却开始下降,有问题的不一定是我们自己,而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生育意愿,有时候也是需要去塑造的,它不是一蹴而就才造成今天这样一个局面。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养儿防老   生育率   社会   商业   韩国   发达国家   意愿   困境   人口   父母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