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为老船长任正非的“大副”孙亚芳

孙亚芳,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人,生于1955年,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后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系通信专业77级,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后又获美国哈佛大学EMBA学位。孙亚芳1992年加入华为公司,1999年担任华为董事长,2018年卸任董事长一职,在华为“二把手”的位置上任职长达19年之久。在2018福布斯“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100强”榜单上,孙亚芳名列总榜单第一。

孙亚芳大学毕业之初,被分配到河南新乡一家国营无线电厂当技术员,第二年就调到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做老师。两年后,又提升到北京的一家研究所工作。
短短3年,完成三次跃迁,再到下海加入华为,足以说明孙亚芳是个喜欢不断挑战的人。

孙亚芳比任正非小11岁,都是贵州老乡,但两个人起初并不认识。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龙岗,筹资2万元成立一个小公司。而那时的孙亚芳,正在北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当工程师,工作安稳。任正非创业初期很困难,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孙亚芳。并且,在孙亚芳的帮助下,任正非筹到一笔资金,好不容易渡过了当时的难关。打过一次交道后,
孙亚芳了解到华为的运行模式,觉得很有前景。慎重考虑后,她摔碎铁饭碗,辞掉北京的工作,南下深圳,加入华为。当时孙亚芳37岁。一个中年女人,放弃北京的优厚待遇,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这份勇气和胆识,注定了孙亚芳的职场生涯必将波澜壮阔。

孙亚芳加入华为后,从市场工程师做起,经历了区域市场经理、常务副总裁等若干个工作岗位,因此从对华为的基层工作,到高层管理工作都十分熟悉。这些实践经验为她后来成为华为董事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亚芳20多岁时,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此后再没有结婚,她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华为。在华为内部,流传最广的一个词叫“左非右芳”。简简单单四个字,直观明确地概括出孙亚芳在华为的地位和员工心中的份量。在华为人的往来邮件上,所有领导都要出现全名,
只有任正非和孙亚芳才能被称为“任总”、“孙总”。

有华为员工评论:“在华为,只有孙对直接下属训斥与任正非有得一比,甚至对于很多人,孙亚芳比任正非更加严厉。女人细腻,必然关注细节,而我们的孙总无论是地位还是她的个性都迫使她面对细节时就要把你揪出来。华为的市场员工都知道,你如果没打领带,在展览会上被孙总看见,你的下场可就惨了,且不要说孙亚芳的火爆脾气,她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根本就让你找不到机会出口。在我所经历的场合,除了副总裁徐直军敢和孙顶几句外,其他人对孙亚芳向来都退避三舍,从不正面顶撞。”

这是一个在华为内部流传很广的故事:1992年,华为因货款回收太慢,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全体员工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士气低落,部分员工打起了退堂鼓。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华为突然收到了一笔货款。公司高层在一起研究这笔款子怎么用。任正非也实在拿不准该怎么办。最终,刚进入公司不久的孙亚芳站了出来,给任正非做了决定——
先发放员工的工资再说!于是,等待多月的员工们领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干劲马上上去了。此前,公司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一下子全部解决了,新产品也很快研制出来了。华为终于走出了困境。由此不难看出,这个相貌秀气、文雅的女性,具有何等的内在决断力。

孙亚芳日益引人注目,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华为的董事长,还因为
她被视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之一。她对任正非思想的理解和影响,在华为恐怕无出其右者。1998 年,孙亚芳给任正非一个报告,提出三个观点:第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由知识、管理创造,因此要体制创新;第二,让有个人成就欲望者成为英雄,让有社会责任的人成为管理者;第三,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接班人承认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自我批判能力。任正非看过后非常认可。

有人说孙亚芳是“华为女皇”,她对华为的发展壮大及公司市场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的贡献非常大,而且孙亚芳很有亲和力,在华为公司对外事务方面也颇有建树。《走出华为》一书中曾经提到,华为的董事长是在1998年华为出现一些风波的情况下设立的,由于孙亚芳在对外协调上的出色能力,任正非提议孙亚芳做董事长,负责外部的协调,自己专心做内部管理。当初任正非宣布孙亚芳任董事长时说,他认为孙亚芳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华为的市场营销体系。孙亚芳职业生涯的另一大成就是华为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1996年1月,每年一度的市场总主管整训活动中,她带领市场部所有正职干部集体辞职,引发了员工怎样跟随公司发展、干部能上能下的讨论。最后得到了公司的金牌奖项(把名字刻在纯金的牌上,是华为的最高奖励形式)。正是科学的“选、育、用、留”的人力资源体系,让华为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取得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才使华为能在1996年后迅速奠定了在中国通信制造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华为的许多对外重要接待活动,几乎全是孙亚芳出面,包括英国文化大臣的来访,G20峰会期间对印尼总统介绍华为手机等。
她的亲和力、气场和独特魅力,让人如沐春风。尤其是,孙亚芳的全英文演讲,让无数人倾慕。任正非也曾夸奖孙亚芳在百忙之中,还要抽时间学习英语。《财富》杂志曾这样评价孙亚芳:她口才和风度俱佳,但行事低调,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奠定了华为高效的执行文化,更以女性追求细节、完美的天性,推动华为内部管理精益求精。

另外,孙亚芳在任正非最困难的时候一直不离不弃,为他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任正非父母去世的时候是孙亚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的,任正非做癌症手术时候在身边的人是孙亚芳,任正非精神抑郁想要自杀的时候是孙亚芳帮他做心理疏导……

2002年,华为差点崩溃,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特别点名感谢孙亚芳:“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真的,不是公司的骨干们,在茫茫黑暗中,点燃自己的心,来照亮前进的路程,现在公司早已没有了。这段时间孙董事长团结员工,增强信心,功不可没。”

在企业界,孙亚芳的领导才能是最卓越的人之一,她的管理艺术其实一直被外人低估了,
大家在看到任正非巨大光环的时候,也要看到“站在他背后的女人”的厉害。从某种意义上说,孙亚芳既是任正非的伙伴、同事,也是他的学生和知音。要论最懂任正非的人,孙亚芳绝对算一个。当年任正非决定拿出几十亿学费“拜师”IBM,不说外界议论纷纷,就是华为内部也有不少非议和抵制。因为任正非要推进的IPD管理变革,真的跟脱胎换骨一样,对华为的组织体系、管理流程和团队文化等全方位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任正非多次讲话,强调不变革就换人。作为任正非并肩作战的战友,孙亚芳也有个“IPD 100%推行”的讲话。孙亚芳说,变革最大的阻力在于人,而且变革最大的动力也在于人。她表示,变革没有终点,它是永恒的,一直要持续下去。

2012年2月,孙亚芳率团访问以色列,回国后在华为有个内部讲话,2015年由《华为人》报以《以色列崛起之谜》为题公开发表。其中,孙亚芳对如何学习以色列企业先进经验做出了精辟概括,她说:

“——
我们在学习美国的技术、日本人的管理和德国人的认真的同时,还应学习以色列民族自强不息、执着追求的精神。
——我们应该拥有像以色列民族一样博大的胸怀和高深的境界,团结起来,共筑华为人的精神家园。
——
我们应该像以色列民族一样,善于吸取世界各国的优点,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真正在华为建立成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组织。
——我们应学习以色列人面对矛盾的胸襟和处理矛盾的技巧,敢于面对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在矛盾中锻炼自己。
——我们应学习以色列人的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和文明程度,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提升华为公司的企业形象。
——
我们应学习以色列民族勤俭节约的主人翁精神,为公司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点点滴滴做起。
——我们应学习以色列民族的创新精神,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自己挑战,向未来挑战。
……”

任正非对该文的推荐语是:

“公司号召向美国学习技术,他们先进而不保守,富裕而不惰怠;向日本人学习管理,他们执着认真,任何一件小事,都分解成很多作业程序,开始做时,拟定者都很繁琐,而后来人引用就十分便当,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向德国人学习一丝不苟的实干精神,他们的踏实认真,才使“奔驰”、“西门子”……成为世界名牌产品。

孙亚芳的文章向我们提出了什么?就是学习以色列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高度的民族与群体的团结精神。我们还要向韩国人民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自强不息永远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希望的精神支柱,但精神需要物质来支持与巩固。这就是公司的基本法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篇文章看成基本法的辅导报告之一。

虽然文章没有写我们的公司怎么办,没有谈到通信,但
当华为人能兼容世界最优秀民族的优良特性时,还有什么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我们用这么高的成本吸收了这么多的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学上讲是不合适的,但是在政治上讲是合算的。只有这样才能率先在中国建立一个兼容百家的群体。这篇文章写清了一个多么好的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读读。”

2011年5月,孙亚芳在干部大会上讲话,即便是华为那么大公司的董事长,也没有什么客套,直面企业问题,明说既要看清奋斗的本质,也要提防混在奋斗者中的坏分子。孙亚芳指出:

我这里要谈的是关于混在奋斗者中间的蛀虫和如何处理的问题。也就是老板说的要经常念念紧箍咒,老是歌舞升平,沉迷在过去的成功,公司也很难持续成功。什么叫奋斗者中的蛀虫?现在的蛀虫主要有两类,第一类蛀虫是违背了商业准则底限和违法的,偷窃商业技术秘密,出卖给恶意竞争对手。第二类是利用工作之便进行贪污、受贿活动。”

“第一,员工要遵守基本的商业准则,不向竞争对手提供商业机密。”

“第二点是持股员工不能利用手中的工作之便,从事贪污和受贿工作。……
要从‘小事’上识别干部,‘小事’都不能过关的人,千万别委以重任,贪小利的人是培养不成领袖的。在他贪小利时放任,他就可能在经济岗位上贪大利,成为奋斗者中的蛀虫,这类人是最容易被恶意竞争对手拉上钩的。”

艰苦奋斗本身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传统。艰苦奋斗可能从你父母那里就学来了,从你周边的人身上学来了,从你老师那里学来了,在华为从周边同仁身上也学来了。艰苦奋斗本来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而且哪个民族不艰苦奋斗,这个国家就会慢慢走向没落。同时,艰苦奋斗是符合我们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值得提倡的,我觉得不要把这个东西看得那么悲壮。何况我们工作在竞争非常激烈的IT行业,奋斗又是我们生存的底线。我们本身有这个传统,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奋斗。你们可以看到近20年来在中国有多少干我们这个行业的公司一个个消亡了,全球有多少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被兼并。从这点来看,不奋斗是没有出路的。至于外面的人说我们,又不关系到他们的生存,随他们说去,外面的人各有各的说法我们不要受影响。”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奋斗者?责任贡献和绩效是试金石。真正能做到持续高绩效的人,要用脑和用心。奋斗分好几层,光动手不动脑筋蛮干,是不行的;光动手动脑筋不用心,也是不行的。什么叫使命感,要真正拿心去做才是有使命感,心中装着客户才叫有使命感。把奋斗当成乐业和敬业时,那个时候你不会有牢骚和抱怨,因为乐业已经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包括你奋斗中的失败与成功,这些对你一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历练。在这种状态下,我觉得奋斗对你来讲不会是一种负担。不必把奋斗理解得那么悲壮,好像奋斗就一定要牺牲。我提倡工作在这个快节奏、责任大的行业更要学会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的健康我负责’,实践如何健康地工作和生活。同时,我们要有智慧的奋斗,尤其是要用心,动脑筋,老板也专门讲了要在思想上艰苦奋斗。希望大家能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乐业的持续奋斗者。

2000年,孙亚芳作为华为董事长与新员工的座谈交流,解答了员工关心的诸多问题,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典型意义。孙亚芳谈到:

大家加入华为公司都是华为人,我们一视同仁。新员工成长普遍问题就是志向比较大,踌躇满志。任总常说你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不仅要胸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肚子不疼,还要吞下五大洲四大洋的水,肚不胀。在企业我们要求员工从基层、从小事做起,建议你做个平常人,志向调低,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你的成长就会快。公司拒绝浮躁,志向太大的人,可能要受挫折。”

“不管哪类员工,到了公司头几年都要从小事做起,很多工作需要经验积累。一心想做大事的员工,也许摔得更厉害,还是踏踏实实从本职工作做起。如果小事管不好,本职工作管不好,何以管企业。”

“公司(华为)从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今天多项产品领先世界,而业界最佳都是巨型的跨国公司,
我们短短十年赶上来,最缺少的资源就是时间。因此,由于IT行业日新月异的特点,由于我们与业界优秀企业的差距,由于我们的人员年轻、不职业化,在华为加班是难免的。我们主张各部门在经常加班的岗位,改善管理,补充编制,分摊工作。也希望员工能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减少加班。”

“我们讲团队合作,集体奋斗,但是团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很好,包括我们自己。
大家到公司不是来检验华为人的合作如何,而是来做贡献的,需要每个人做正贡献。我们通过文化导向、考核、评估来引导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团队今天都做得优秀,但期望通过每个员工的正贡献减少这种差距。”

“我们努力做到待遇政策及执行中的公正与合理。
大家到了华为,不要整天为钱动脑筋,因为你的目标是事业,要奔着事业做,付出的同时你的回报自然就有。你陷入患不均的状态,就会分心,影响到你的工作状态,你就要落伍了。”

我们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无法在这个领域立足。但同时华为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放合作。我们和西方公司开展广泛的合作,在竞争中发展合作,在合作中推动竞争。不要把竞争对手当成敌人,是他们天天在教我们如何活下去。我们与Lucent、Motorola、IBM……等十几个公司建立了芯片研究的联合实验室,面向未来的技术,加大合作。竞争迫使我们不得不创新,有效地提高了创新的效率。”

公司不会按工号大小进行论资排辈。但是工作有个自然规律,需要时间积累一定经验。因此即使是微软这样非常崇尚个人英雄的公司,它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非常严谨,在微软新员工走到测试工程师需要4年的时间。在华为很多研发人员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成为项目经理了,相比之下我们做的还是很宽松的。但大家一定要记住人的成长有个过程,需要时间,新员工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

新员工不要过多关注待遇,否则你会走得相当艰难。希望大家淡漠待遇问题。否则会影响自己情绪和工作团队。我们请国外顾问公司做了三年的薪酬改革,这家顾问公司为500强企业的270家做过顾问。公司的考核是比较公正的。

甘于做小事。新员工要走好眼前的路,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只有甘做小事才能成功。

如今,孙亚芳虽然离开了董事长的岗位,但她依然是华为人,依然高度关注着华为的生存和成长。
孙亚芳是否会接任华为这艘劈波斩浪远洋巨轮的掌舵人,还是一个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华为   奋斗者   以色列   大副   蛀虫   艰苦奋斗   船长   中国   董事长   员工   民族   工作   公司   孙亚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