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阵亡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马上赐死长子刘封

前言

当关羽战死于长阪之战,诸葛亮冷漠地说出十一个字,而刘备闻之竟毅然下令赐死了自己的长子刘封。

这一幕看似平淡无奇,但究竟是何种言辞,让刘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如此激烈的决断?这十一个字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又是如何牵动了历史人物的情感纠葛?

英雄一世,终难逃宿命惩戒——关羽孤军绝地中寻一丝生机

话说当年汉室已傾,天下三分,战国跌宕多舛的历史仿若重演。作战不辍,几家鼎足而立之势却也难分难解。公元208年春,山河破碎的中原之地上,曹操父子欲借东吴之力,围攻蜀汉方面的襄樊、樊城。

此役一开,便似一场没有尽头的持久战。守将关羽年已花甲,却仍是刘备麾下令敌生畏的猛将。彼年汉寿亭三交结义,同舟共济,果然一世英名。如今兄长有难,关羽岂会袖手旁观!于是挥师襄樊,誓要将这方寸土地死守到底。

曹魏数十万大军压境,关羽却只有区区万余兵马。然而这位早年随吕布大开杀戒的老将,又岂会畏首畏尾!城破人亡,于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饭。此次入蜀前,刘备还特意叮嘱关羽,千万不可有失。对臣子而言,自当视死如归。

一城一地,两军对峙。整整两年光景,刀光剑影,箭雨火炮,战斗仿佛没有尽头。曹丕见强攻不下,竟联合孙权水火并用,终于激起蜀军万马奔腾而出。城破之时已至,关羽也只能退守麦城,与敌人玉石俱焚。寡不敌众,这场孤注一掷的反击注定难以为继。然而忠心的武人,又岂会抛下刘备而去!

两月后,关羽已是。他料事如神,深谋远虑;立身行事,亦足智勇双全。当真不愧是蜀汉储君的最佳人选。( 读后感 )" 困兽犹斗之势。

终于,在孟达叛变开城的帮助下,大势已去。沦陷时刻,关羽见大局已定,便整军马一字长蛇阵殊死突围。杀出重围后,终究寡不敌众,军败如山倒。临终时刻,忠诚的武人终是痛心疾首,自刎于当阳长阪洞底。

浴血奋战至此归西,临别之际,心中唯有刘备的安危。至交良师英魂殒落,刘备听后痛不欲生。刘封犹豫之举,更令其震怒难平。

关键时刻不给援手,猛虎归西,刘氏父子无不倍感凄楚。这场看似注定失败的孤军奋战,又岂是关云长一个人的悲哀!他前赴后继,忠心耿耿,奈何大势已去。兴亡转折点,终究难逃宿命的惩戒与践踏。

错失良机,刘封与孟达背水一战难返转机

诸葛亮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转折点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眼见襄樊危在旦夕,麦城孤立无援,刘封作为蜀中储君,自担此大任。关羽救援信号一出,他更不应犹豫。

奈何汉室子弟深谙权谋,心思缜密过人。这位刘氏长子性格中始终隐藏着一层高傲与矜持。面对关云长“生死时速”的谕报,刘封心中百般错杂,既急切救援,又掂量军情未定。腹背受敌,出兵易,归途难卜。

最终,刘封下了一个错误判断——将此责来全推给孟达。他深信这位老将军定能支援云长;不想军师之见却大相径庭。

因为孟达从其他渠道获悉,曹魏军已开退矣,又岂会轻信关公苦肉计!于是这位向来变通多谋的队长,也偃旗息鼓,错失良机。等反应超时,一切为时已晚。

消息传出,刘封心急如焚。这等疏失,便如同春秋大义即将崩坏一般,令他双目赤红。大军开拔之时,更觉蜀国江山 化为乌有。

一路奔波赶赴,可望不可及。城破人亡,刘氏父子铸就的基业,眼见就要土崩瓦解。这般心急如焚、家国兴衰不齐的心境,令我们看到一个储君内心的无奈与艰辛。面对无法收拾的局面,刘封从未像此刻一般,如此后悔与痛心疾首。

刘备下达惩处,权衡之下的无奈审时度势

子不教,父之过。一个储君犯下失职之过,刘备作为当世奠基者,又岂能不苛责!此番大溃,刘氏父子无不倍感痛心。一个猛将死守,一个储君不援,种种剧变令元老级人物难以平复。

诸葛亮刻板着一张精悍面孔,却也少有如此失态之时。内心无数念头电转,咏叹调再难开口。最终,只得冷静分析,刘封此子“性骄僭,长大后必成大患”。一个储君若无法克服,终难成事。不去糟蹋蜀国江山,此为上策。

面对丞相与众臣的劝谏,刘备心头无限感慨。刘封刚愎自用的个性,又岂是一朝一夕可磨灭。要当这江山际遇存亡,儿子的悲哀与身后名声轻重已然无暇顾及。忠诚、背叛,救援、溃败,种种念头在脑中反复横跳。这般忧思如沉重阴云终日压心头,迫切需要一个了断。

最终在判决中,刘备红着眼睛签下赐死命题。作为当世奠基者,他已经顾不得许多。刘氏父子共同经营的基业在这一役中几乎玉石俱焚。

稍有不慎,只怕真要难敌群雄,江山再难固守。为免祸起蜀中,这一艰难的处断也就矢志不渝。儿子的死讯令元老悲愤不已,却也逼迫他们死守蜀土的意志更甚。刘备此举忍痛割爱,亦是对当世大局的无奈审时度势。

兴亡伊始终难测,刘封命运转折亦系时也命

刘封之死,不啻一场无声杀戮。史书所载不详,但从刘氏父子割爱可知,其中酸楚可想而知。生来天之骄子,本应助刘备一统天下。奈何稍一失职,便令两家人累世不宁。蜀国的基业在这一役几乎土崩瓦解,刘封对己任的无法承担,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一念生死,成败伊始实难卜。刘封出师援助时,大军已开逃走,士气涣散难复盘整。史实亦难定论对错,但种种迹象显示,即便轻信孟达,其心中也没放弃过对老臣的援手。

到头来,种种机缘凑巧,一步步推着他走向悲剧,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刘备父子最终的决断,也只能说是当世困局中无奈的现实主义选择。

在大是大非尚未明确之前,误判亦显人之常情。只是这微小的差异,最终却演变成两个家族数年的恩怨纠葛。

然而种种前尘旧事,终已淡忘在历史长河中。今日我们回溯,也只能追思先哲们的一片苦心。兴替王朝,亦非朝夕;覆灭基业,更不是偶然。

这场看似注定失败的孤军奋战,让刘备失去心腹良将;刘封传奇一生的轰轰烈烈,也在权力斗争中草草结束。种种宿命的惩戒现世难逃,但又有谁避得开时也运数的践踏与无情碾压!

结语

兴亡用,难免有无法预测之事。这场历史悲剧,正是当世困局下的无奈缩影。作为奠基者,刘备的决断或忍痛,却也是当世无可奈何。在大势所趋之下,我们又岂敢苛责难断!昔日刘封或有失职,奈何其时形势所逼,实非全责。倘若当日齐心协力,或许城破人亡,刘氏父子铸就的基业,也不至斯境地。

然而一念天差地远,谁又能例外?刘封之死,权力斗争中的悲剧缩影;刘备之决断,亦是当世无奈审时度势。种种宿命践踏,终令人唏嘘不已、思绪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蜀汉   襄樊   江山   蜀国   审时度势   当世   基业   长子   决断   父子   无奈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