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车仅7.98万元!2024车企大降价,最怕小米、问界汽车反超


龙年伊始新能源车企就开始“扯头发”了!



临近元宵佳节之际,比亚迪悄悄放出重磅消息,多款新能源车型专门推出了“砍价版”,低至只要7.98万元起就可以开走一辆新车!果然销量是王道,车企真的拼了!



消息一出震惊四座,车企间的“价格战”一触即发。



五菱、长安、现代、哪吒汽车等车企紧接着跟进,你降我也降,通通攻破10万门槛。各路新能源车企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2024年必将是攻坚战的一年。



不仅新能源车企要拼个你死我活,就连奔驰、宝马、奥迪、丰田这样的老牌豪华车,也要小心应对新能源车的挑战。



而在厮杀中,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广大消费者。车企们纷纷掏出各种组合拳,货比三家,消费者要做的无非就是淡定观望,选一辆自己喜欢的车子带回家。



龙年车市掀起“砍价”热潮,

低至7.98万!


比亚迪秦PLUS DM-i


比亚迪率先在春节后推出7.98万元新车型,打响了2024年新能源车价格战的第一枪。比亚迪推出的这款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将价格首次破掉了10万元的门槛,直接砍到7.98万元起售。



这个价格在A级车市场性价比超高,让许多准车主眼前一亮。比起过去主打“极具性价比”的9.98万元DM-i,这次的7.98万元更是直逼燃油车价格。



比亚迪也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大胆地拿出“电比油低”的卖点,希望能从根本上颠覆消费者的化石能源车购买习惯。



消息一出,其他车企立刻跟进。五菱、长安、现代等品牌紧随其后推出低价优惠,纷纷将价格打到了10万元以下。今年一月份,五菱就推出了9.98万元的新能源SUV;刚刚过年前,长安也推出了7.39万元起的旗下两款车型。



专家和消费者普遍认为,今年车企之间的价格战已经不可避免。商家价格战对消费者来说这肯定是一个好消息,让普通家庭也有了购买节能环保车的实力,可以享受科技时代的绿色出行。



新能源车企拼得你死我活,

消费者笑开了花



随着比亚迪、长安等龙头企业的旗舰新车型价格突破10万元关口,各大车企之间的价格战正式打响。五菱、吉利等传统车企,以及小鹏、理想等新势力都开始竞相推降价促销。仅1-2月份,就有超过15款新能源车型的价格跌破10万大关。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数据来源于中汽协统计)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被打开并趋于饱和,许多车企选择主动降价来刺激市场需求,希望能以超高性价比打开局面。



这场价格大战,也将直接冲击燃油车市场,让许多燃油车企业坐不住了。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明确对标燃油车,尤其是同级别的A级燃油车。一言蔽之,比亚迪就是要通过性价比完爆燃油车,让消费者产生“买新能源车更实惠”的认知。



相比之下,合资车企的表现就显得比较扭曲了。他们一边高喊电动化转型,一边又不得不保护自己的燃油车业务。于是乎,宝马、奔驰等高端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车价格高不可攀,而丰田低配Corolla Cross混动版更是惨遭骂名。



再这样下去,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就真的要被国产车企抢掉先机了。为此,本田、雷诺等合资B级车也只能放低姿态,推出低价优惠政策来应战,与小鹏、理想这样的新势力正面竞争。这对习惯高冷的合资车企来说,着实是有些扫兴。



2024年被业内认为将成为新能源车市场决战的关键年份。随着Model 3、奔驰EQC等海外知名车型加速入华,外资品牌也将全力来袭。而国产车企也在这关头卯足了劲,希望能在本土市场立足。



消费者可太高兴了!根据统计,2024年多地新能源车购置补贴已经提前退坡完毕。车企的降价策略,恰好弥补了补贴退坡可能带来的购车成本增加。由此看来,低价促销直接让消费者成为价格战的最大赢家。



当然,价格不是唯一决定购车的因素。消费者还需要综合考虑车型偏好、家庭用车需求、充电便利性等多方面因素,然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心仪产品。相比盲目购买最便宜的车型,这样的购车方式会更加智慧。



同时,价格下滑也让部分高端车型首次进入消费者的购买范围。例如带座驾驶辅助的理想ONE,今年2月官方指导价就下调至19.9万元,比去年降低了将近10万。这类车型以前对很多家庭来说遥不可及,现在也变得可以考虑。



综合来看,这波价格战直接让车企和消费者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车企希望通过降价打开局面,而消费者也将因为价格下滑而受益。今年的新车购决策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与高性价比。



大家都降价,雷军可难受坏了!

骑虎难下啊



这场价格大战中,最难受的非小米莫属。小米汽车一开始就明确定位高端领域,希望能与特斯拉、理想等品牌一决高下。其首款车型小米C1预计售价在30-40万区间,远高于其他车企的低价产品。



作为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手机大牛,小米在汽车领域的起点是从零开始。不同于传统车企数十年的技术沉淀,小米可没有任何根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下了血本。



光是研发中心就足足花了20亿元打造,小米还招揽了包括戴姆勒前高管在内的各路汽车精英,团队规模超过4000人。仅软件方面的投入就高达10亿元以上。



这还不算全部,小米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布局生产基地。仅武汉一地就投资超过50亿元,其他城市的投资额更是令人刮目相看。目前看来,小米在汽车领域的投入总额恐怕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



巨额投资背后是小米对汽车业务的诚意。小米希望自己不是为了玩票才入局,拿出了做手机的决心来造车。从大到生产线,小到每个螺丝钉,小米都一丝不苟,希望打造出让人另眼相看的汽车产品。



正因为这样,小米的汽车是不适合降价促销的。那样等于让小米白白亏本,耗费的巨资也就打了水漂。小米必须通过高端定价回收成本,否则那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就真化为乌有了。



但其他车企接踵而来的降价潮,直接打乱了小米的部署。小米原本期望通过高端定价来突出自身科技实力的优势,结果对手一个个掏心掏肺降价,每次降价都让小米的心在滴血。



再这样下去,小米C1上市后很可能会面临价格失控的困境。一方面,高端定价难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随意降价也会严重撬动小米的利润空间,根本赚不到钱。



笔者和网友一样都普遍觉得小米汽车现在就是“骑虎难下”。已经投入巨资的小米,也只能选择低头应战,适当调整定价策略来应对其他车企的低价攻势。



价格降至冰点,

产品性能谁保证?



这波新能源车降价潮让许多车型的价格直逼冰点,对消费者肯定是大好事。但是价格越低,车企的利润空间就越小,像高合汽车就已经落败走向破产边缘,笔者和很多消费者不禁担心汽车产品质量可能被车企暗箱操作。



比如说,车企可以选择低级电池来减少成本,但动力电池直接关系到续航里程。还有可能减少车内配置,用廉价材料替代内饰装潢、以次充好等。



但并不是说降价就一定会降低质量。业内优秀的车企也有可能通过内部挖潜,提升生产效率来减成本。如果企业的研发实力过硬,也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来开源节流。



这就需要我们消费者谨慎识别真正的好产品。单纯凭价格来选择,可能会上当受骗。



所以消费者在购车时,还是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实际质量和内在价值。可以通过查看车企的口碑、产品评测,还可以亲自试驾体验,然后再决定购买。



同时在购车时也要注意查看车型的详细配置清单,毕竟买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就像买房子要仔细看户型、区域配套一样,买车也要看清配置,以免车企使用劣质配件来鱼目混珠。还可以比较同级车型之间的配置差异,避免选择配置过于简陋的产品。



当然,优秀的车企在价格竞争中也会脱颖而出。那些品牌实力雄厚、制造精良的企业,通过产品的实际表现赢得消费者认可。相信经过这轮竞争的层层淬炼,优胜劣汰的结果会让消费者找到真正优质的产品。



写在最后



经过激烈的“价格战”,各路新能源车企也都散尽了招式。比亚迪的低价策略让大家措手不及,小米汽车想高端定位也陷入了水土不服的尴尬。



这场血战虽然打得精彩,但胜负其实早已尘埃落定。各种配置更丰富,价格更低廉的新能源车涌入市场,让消费者可以任性选择。



车企之间也许也意识到,非要死缠硬打那种价格战,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携手共进,才能让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新能源车市场潜力巨大,仅靠低价战略是走不长远的。



拭目以待,看看今年这些车企还会为消费者带来怎样的惊喜。也许,搭载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很快就会像手机一样普及起来了!


关于比亚迪的投诉帖子


你怎么看待比亚迪、五菱汽车等车企纷纷降价促销量的行为呢?你会考虑燃油车还是纯电车呢?请留下你的看法,还有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每日为您探索品牌秘密,读懂国内外消费市场!关注品牌营销、新科技、新消费,欢迎关注@品牌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小米   汽车   低价   新能源   价格战   燃油   新车   车型   消费者   品牌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