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4 Ultra首发拆解:把“老瓶装新酒”玩出新高度

这,就是刚刚发布的小米最新旗舰——小米14 Ultra。

说实话,它的出现还挺突然的,官宣4天之后就发布了,对于一款旗舰手机来说,这时间节奏算得上是又快又紧张。作为该小米14系列的超大杯,小米14 Ultra到底强在哪?它的ID设计和内部结构,又与两位小兄弟有哪些不同?下面,我们就通过拆解的方式来一探究竟。

小米14 Ultra的外观在前代基础上做出了一些微调,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后盖去掉了小米13 Ultra的缓坡设计,使背部曲线变得相对平直整洁,延续全包裹金属中框和三段式视觉效果,采用更大的双侧切弧度,线条更丝,正面配备一块全等深微曲屏,这些细节调整结合在一起,使小米14 Ultra拥有舒适的掌心贴合感和握持手感。

背面依旧是经典相机圆环,不过这次有新搭配了巴黎饰钉纹,从多个角度看,小米14 Ultra都会有一种相机的既视感,也正好符合它的产品定位。尤其在装上那个专用的拍照手柄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线条设计的另一深层次用意。顺便问一句,大家喜欢小米14 Ultra这种设计么?

下面开始拆解,关机后,取出SIM卡托,双nano叠层设计,金属边框和挡板+塑料框架,橙色防尘防水橡胶圈。

加热后盖的时候稍微费点事,镜头模组太大,在加热板上怎么放都不得劲,只能先加热下边一半,还是100度,加热三分钟。好在我们手上这台是龙晶陶瓷后盖,用吸盘辅助,很容易就能打开突破口,后面三边除胶都很简单,就是上半部得再单独加热一次,然后清理剩余粘胶,顺势打开后盖,过程非常轻松。主要还是因为后盖四周一圈粘胶相对较窄,而且用的是那种粘性强的软胶,处理起来并不难,左上角还有一个单独的点胶位。

DECO右下方有一小块异形泡棉,中间是一大块黑色散热膜,对应电池和无线充电线圈,下面也压着一整块缓冲泡棉,从轮廓来看,是一个个的镂空造型,再往下还有两块异形长条泡棉。

DECO内侧有一块黑色塑料内衬,采用螺丝+粘胶的双重固定方式,共有5颗螺丝。另外,还有三大三小6个金属限位柱,以及多个塑料限位柱,辅助扣合装配。

从内衬镂空的位置可以看到外框采用金属材质,为了可以容纳后置四摄,它的Z轴空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四颗镜头对应位置,都设有泡棉圈。下面紧挨着一排有6个小圆孔,从外侧只能看到5个,因为其中一个开孔的镜片颜色非常深,只有放在灯光下才能看到,它们每两个一组,也都设置了不同造型的缓冲泡棉,至于再往下的那个小的泡棉圈,对应的是降噪麦克风。左边靠下有一块金属弹片,对应盖板边角的金属片,用于传导信号。

潜望式长焦对应位置有个小细节,这里的黑色贴纸上,有四条圆弧刻痕,不知起什么作用。

手机主体外沿仍有大量粘胶残留,局部的打结,也再次体现了黏性很强。手机主体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硕大的后置相机模组,这配置,真的是为影像而生的“怪兽”,单看尺寸的话,每一颗镜头拿出来,都足够做主摄了。

左下角一条FPC,向下延伸到了盖板内侧,它上面串联着多个小部件,包括激光对焦模组、闪光灯、红外发射器、后置环境光传感器,以及后置降噪麦克风,闪光灯为双LED灯珠配置。盖板左上角、右上角和右下角,分布着三片LDS激光镭射天线。

主摄周围,有2块金属弹片,负责信号溢出,在DECO内侧对应的2个金属限位柱上,还能看到弹片接触后的痕迹。

顶部扬声器的位置,贴有一块散热膜,把能覆盖的部分,都尽量照顾到了。

盖板螺丝的颜色分为两种,靠近相机区域的为绿色,周边两侧的为黄色。小米14 Ultra的无线充电线圈和NFC线圈集成在一起,位于电池上方,共用一条FPC,它表面贴有散热膜,并向下延伸粘在副板的盖板上。紧挨着右边那条黄色FPC,负责连通主副板的部分功能。

副板盖板左右各有一块散热膜,大的那块对应底部扬声器,隐约可见一条白色同轴线贯穿左右。副板的固定螺丝也有两种颜色,分别是黑色和银色。

拆解继续,拧下主板区域所有固定螺丝,撕开连接潜望镜头的导电布,撬起盖板后,朝着电池的方向慢慢抬起,注意不要太用力,因为边角处还连着闪光灯排线的BTB,断开后,撕下NFC线圈延伸的散热膜,才能彻底取下盖板。

跟前代不同,这次盖板是一个整体,还做了类似真我GT5 Pro的奥利奥式隆起。

外侧的LDS激光镭射天线,也延伸到了盖板内侧,包括侧边都有,给镭射天线提供更多空间,也有利于信号提升。

顶部扬声器位于左上角,延续了前代扬声器和听筒分离的方案,配有一个独立防漏音听筒,撕开盖板正面的散热膜,就能看到听筒,双侧发声设计,左右两侧隐约可见白色的防尘网。

它们各自有独立的音腔定向发声,通过上面的斜切声道传递,避免漏音,提升通话质量,扬声器和听筒都来自瑞声科技,它们通过右下方的4个触点连通主板,其中左边2个对应扬声器,右边两个对应听筒。

触点右上方的泡棉圈和泡棉垫,对应前置镜头和它的BTB,下面还有一块散热膜。

右侧两个泡棉垫,分别对应主摄和超广角镜头的BTB。右下方的长条泡棉垫对应闪光灯、电池和主副板FPC的BTB,左下方更长的泡棉垫对应潜望镜头、电池和屏幕的BTB,至于左下角的小块泡棉垫,则对应黄色FPC的BTB。

左下方边缘的金属片,对应主板边角的金属弹片。右下角的4个触点,对应无线充电和NFC线圈,内侧的大片散热膜向上略有延伸,覆盖了下面一排BTB,为接口提供辅助散热。

断开电池的2个BTB之后,撕下前置镜头的导电布,接着依次断开主板A面剩余的所有BTB连接器,主摄、超广角镜头、潜望镜头、前置镜头就都能取下来了。

长焦镜头的BTB压在了主板B面,需要先撬起取出主板。BTB上有一块金属挡板固定保护,撬起金属板,断开BTB,就能取下长焦镜头了,顺便把旁边的灰色同轴线也断开取下。

此时,小米14 Ultra的前后五摄就凑齐了,5000万像素主摄,索尼新一代光喻LYT-900传感器,1英寸大底,支持OIS光学防抖,等效焦距23mm,支持无级光圈调节,可在f/1.63-f/4.0之间无级切换,8P镀膜镜头。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索尼IMX858传感器,等效焦距12mm,光圈f/1.8,7P镀膜镜头。5000万像素浮动长焦镜头,索尼IMX858传感器,支持OIS光学防抖和浮动对焦组技术,等效焦距75mm,光圈f/1.8,6P镀膜镜头。50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索尼IMX858传感器,支持OIS光学防抖,等效焦距120mm,光圈f/2.5,5P镜头。3200万像素前置镜头,来自豪威科技。后置四摄配合无损变焦技术,完整覆盖了12mm、23mm、46mm、75mm、120mm和240mm六个焦段,基本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多场景拍摄需求。

可以看到,由于主摄和长焦镜头体积较大,且凸出明显,需要占据更多的纵向空间,为了容纳这两颗镜头,不得已采用破板下沉的方式,其对应区域的主板形成了大面积镂空。

为此,周边一圈BTB基座,以及部分小的零部件,都放在了加厚垫高的叠层主板上,不过,所有核心芯片依旧放在了较薄的主PCB上,以保证更好的散热效果。

从右上角的“COMPEQ”标识来看,PCB供应商为“华通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A面大部分金属屏蔽罩上都覆盖有铜箔和散热膜,BTB接口都没有设置泡棉圈,而是通过盖板内侧对应位置的泡棉垫为BTB提供缓冲保护,周围小的电容和部件都没有做点胶处理。

屏蔽罩上的多个金属弹片,负责传导信号。前置镜头旁边的薄弱环节贴有缓冲泡棉,B面对应位置则有金属片加固。长焦镜头的BTB也没有泡棉圈,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固的金属挡板保护,避免重摔情况下出现断连问题,周边的电容也没有点胶。B面的屏蔽罩同样覆盖有铜箔和散热膜,核心区域表层还涂有硅脂辅助散热。

撕开所有铜箔和散热膜,里面还有一层散热材料,B面最大的一颗芯片,是来自海力士的16GB LPDDR5X运行内存,下面还隐约可见一颗绿色芯片,是来自高通的骁龙8 Gen 3处理器,紧挨着一颗稍小的芯片是来自三星的1TB UFS 4.0闪存芯片,靠近底部边缘,印有小米LOGO的,是小米自研的澎湃P2智能快充芯片。

临近的镂空屏蔽罩下方,看样子原本也是要放置芯片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空了出来。A面靠近电池BTB的位置,还有一颗来自高通的电源IC。

金属框架上,主摄和长焦镜头,以及部分芯片的对应位置做了镂空处理,下面露出的就是不锈钢VC均热板。

小米14 Ultra配备了全新的双路环形冷泵,既能为第三代骁龙8处理器提供散热,同时增加了相机专属的散热环路,镜头可以直触均热板,确保相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外,跟破板下沉一样,框架镂空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降低镜组凸出的高度。主板核心区域对应位置,有大面积硅脂残留。框架周围密集的金属点和金属弹片,负责信号溢出,提升天线辐射面积和信号强度。左上角的圆形镂空处,能看到屏幕内侧的部分铜箔。

顶部中间位置的小块PCB上,集成了1颗降噪麦克风,通过4个触点连接主板。

前置镜头位置设有泡棉圈和红色橡胶垫,为镜头提供保护。右边的红色橡胶圈对应听筒,紧挨着的斜切开孔和灰色橡胶圈对应声道,防止扬声器和听筒传输过程中漏音。紧挨着的小块PCB上,集成有前置环境光传感器,通过7个触点连接主板,下面还有两块厚实的导电布。左下角的4个触点,对应电源键和音量键。框架上还有多个蓝色限位柱,辅助固定主板和后置镜头。

视线转向下方,拧下副板区域所有固定螺丝,其中1颗螺丝还压着一块黑色金属板,它下面是白色同轴线的接头,挑开同轴线之后就可以取下盖板了。

音腔集成在盖板上,供应商为歌尔声学,通过2个触点连接副板。右边的PCB是天线小板,连接着白色同轴线。

中间有一块泡棉,为主副板和指纹模组的BTB,以及震动单元提供缓冲保护,左边3块小的泡棉,则对应屏幕等多个BTB。

撬起天线小板,断开同轴线。跟着依次断开副板上所有BTB,其中,屏幕BTB上贴有铜箔,需要先撕下来,指纹识别的BTB接在了尾插小板上,小米14 Ultra采用的是超薄屏幕指纹方案。

撬起副板和尾插小板,上面的BTB同样没有泡棉圈,周围倒是出现了少量点胶。

USB接口集成在小板上,外面设有红色防尘防水橡胶圈,接口采用USB 3.2标准,传输速率10Gbps,支持4K Display Port输出。从小板上的标识来看,PCB供应商为胜宏科技,小米14的副板PCB也由胜宏科技供应,它是一家专门从事高密度印制线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总部位于广东省惠州市。

副板和尾插小板上分别集成有1颗麦克风,外面还有一层金属罩保护,加上顶部和镜头位置的2颗,也就是说,小米14 Ultra采用了4麦克风组合,收声效果进一步加强。

振动单元粘在了框架上,通过2个触点连接副板,用镊子撬起取下,它来自瑞声科技,型号为SLA1010,跟前代保持一致,这是作为超大杯的小米14 Ultra相对较弱的地方了,毕竟硕大的后置相机模组挤占了大量内部空间,也就只能委屈振动单元做出点牺牲了。

框架上2个泡棉圈,对应2颗底部麦克风,它们都采用了防呆设计,避免卡针损伤麦克风。

扬声器对应位置设有红色橡胶圈,提高出声孔的密闭性。这里顺便说一句,扬声器的出声孔是没有防呆设计的,如果卡针或者类似物体插进出声孔,会扎破里面的防尘网,未来如果清理这些孔位的积灰,一定要注意这点。

根据图示,撕开固定电池的单侧易拉胶,用力向上一提,很容易就能拆下来。它采用单电芯双接口方案,容量5300mAh,支持90W有线快充和80W无线快充,制造商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芯供应商为ATL。电池下方框架大面积镂空,直接接触VC均热板,为电池和主副板FPC散热。

到这里,小米14 Ultra的拆解就基本完成了。看过整个拆解过程后不难发现,从外观设计、造型轮廓,到内部结构和ID设计,小米14 Ultra跟前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乍一听,好像是老瓶装新酒,但却反而体现出小米的产品思维愈发成熟,如果每代产品都更换设计,频繁更新外观,看起来像是在创新,实则有着很大的风险和多种不确定因素。首先一点,就是每一次都要搞一套新的内部结构去适应全新的外观,方案的成熟度和稳定性,都是不小的挑战。相反,外观小改,结构微调,才是更稳妥的做法。在一套方案上不断优化细节,持续进行微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集成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大程度节约和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从长远来看,也更加适合且有利于小米创新工厂的运作。作为厂商可以有更多财力和精力投入研发,消费者也可以用上更靠谱的产品,像苹果的iPhone和三星的Galaxy S系列,就是类似产品路线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当然,在延续的同时,相较前代,小米14 Ultra也有着诸多改变和优化升级。后盖去掉了前代的缓坡设计,背部线条变得平直整洁。盖板从两部分,变成了一个整体,并且做了类似奥利奥的隆起。后置多个传感器的串联布局,从分散的Y型,变成了一字排布,集成度进一步提高。后置主摄接口从主板B面调整到了A面,然后把长焦镜头的接口挪到了B面。后置四摄的金属一体防滚架做了拆分,主摄和长焦各自有单独的防滚架,超广角和潜望镜头集成在了一个防滚架上,拆分是为了主摄和长焦破板下沉,控制高度,如果还集成在一起,镜头会更加凸出,且占用更多内部空间。后置主摄更换为新一代索尼光喻LYT-900传感器,潜望长焦镜头光圈提升到f/2.5。处理器从骁龙8 Gen 2升级到了骁龙8 Gen 3。主板破板和中框镂空的面积增加,前代只有主摄破板镂空,这代还增加了长焦的位置,主要是出于纵向空间和散热的考虑。红外发射器、顶部降噪麦克风、前置环境光传感器位置转移,并没有集成在主板上,红外挪到了闪光灯FPC上,另外两个都集成在单独的PCB小板上,嵌入中框的镂空位置。副板的盖板从分开的两部分,变成了一整块。Type-C接口规格从USB 3.0升级到了USB 3.2。底部扬声器,从瑞声科技换成了歌尔声学。电池容量从5000mAh增加到了5300mAh,制造商从珠海冠宇,更换为东莞新能源。无线快充功率从50W提升到80W。底部麦克风从1个增加到2个,麦克风总数从3个增加到4个。屏幕发光材料从C7升级到C8,峰值亮度从2600nit提升到了3000nit。

老规矩,结尾聊一个拆解相关的话题,这期要说的是拆后盖。之前不少小伙伴留言问我,为什么每次拆后盖都那么费劲?为什么拆的时候不用酒精?其实,那种拆屏、拆后盖的专用酒精我也有,之所以没用它,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想展示后盖及其他部件粘胶的实际黏性和固定状态,这样也便于说明手机的装配情况,看起来更加直观。二是想展示一下后盖及其他部件的实际拆解情况、拆解难度和操作难点,因为有些情况下,用户想自己动手拆机,可身边没有这种专用酒精,从网上买的话,快递也需要时间,这时候就需要无酒精辅助拆解的教程,比如了解后盖的粘胶黏不黏,用塑料翘片还是金属翘片,拆解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所以,我在拆的时候,就一直没用酒精,主要还是想还原真实的拆解场景,如果展现的过于轻松,对喜欢自己动手的用户来说,帮助并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三星   前代   小米   盖板   触点   扬声器   主板   镜头   位置   金属   新高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