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博物馆—听听治黄治水的故事

大禹、西门豹、范仲淹、郭守敬、潘季驯……

你一定听说过这些治水名将的名字,今天,圣牧有机跟小李一起,带大家打卡位于我们奶源地巴彦淖尔的「黄河水利博物馆」。

文章by 巴彦淖尔打卡人小李

虽然我多次到过黄河,但是,我从来没参观过黄河水利博物馆。这次,我们有机会在巴彦淖尔,站在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里,一起探索黄河水利文化。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世代沿岸生活的人。但是,黄河水患也成为自古至今的“黄河课题”。黄河水患为何难治?泥沙含量大,下游高度差小流速慢,淤积严重。早在100万年前后,黄河流域就开始有人类居住,在4000多年的治黄、治水的历程中,一代代治河名人和人民群众前赴后继,历尽艰险,共同推动了提防、漕运和引黄灌区的建设,才有了今天河套平原的富饶景象。

今天我们站在博物馆面前,沿着原石浮雕由东向西走,一幅幅不同时代下治黄治水的生动画面逐一呈现开来。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一个个时代下的治黄、治水故事里。

故事1:大禹治水。中国的国家制度起源于治水。禹的父亲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导致水越淹越高。儿子禹接过治水任务,运用疏导策略,身体力行,“三过家门而不入”,换来了水患的平定,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故事2:西门豹治水。西门豹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家,他在采用开通水渠的办法,水渠开通后人们得以引水灌溉。这种方法也是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建设的基础思想。

故事3:汉代,黄河水患日趋严重。负责治理黄河的贾让被称为“汉代治河理论家”,提出了著名的“治河三策”。上策是人工改河,中策是建闸分洪,下策是巩固堤防。后来,到了东汉由王景和王吴用此法治理黄河。

故事4:宋代的治水达人范仲淹用“浚河、修圩、置闸”的方式进行重修海堰。经过多年修筑,堤防长达数百里的堤坝完工,当地人亲切的称为“范公堤”。

故事5:到了元代,都城在北京,粮食在江南,为了实现南粮北运。京杭大运河之父郭守敬采取对隋唐大运河进行截弯取直的决定性举措,运输距离直接少了九百多公里。

故事6:明代,潘季驯主持过黄河治理工作,他发明了“束水攻沙法”,即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来清淤防洪,至今仍然被广泛采用。

故事7:清代,嵇璜通过挖渠引水操作,成功战胜了天灾让黄河造福河套平原。

故事8:晚清时期的商人杨米仓兄弟与后代人一起,自主集资毕生积蓄70余万两,历时十五年开挖灌渠,让黄河水覆盖灌溉面积达130万余顷。

故事9:第八战区副司令官的傅作义这样的一代名将,利用黄河水利工程创造了抗日“五原大捷”。

水利博物馆负责人跟我说:这个浮雕长达360米,背后有个故事。360米寓意着:祖祖辈辈在这片区域水利建设实现了360公里的水渠与灌溉河道,每1公里,都是前人的智慧和坚持,才让黄河水造福一方。是啊,从大禹治水、北魏、晚清时代的黄河水利开发,再到新中国解放后旧灌区改造、灌排配套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每个治水利民的故事背后,都饱含着前辈们对这边土地的热爱。

如今,黄河水是巴彦淖尔退沙还草工程成功关键。圣牧人在祖辈们的基础上善用黄河水,引入滴灌喷灌设备种植牧草。十余年间形成了有机种植、有机养殖、有机加工的全程有机产业链,用努力和成就向一代代黄河治水人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黄河   巴彦淖尔   博物馆   西门豹   水利   水患   大禹治水   故事   河套   水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