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管好“让人又爱又恼”的电话手表

付彪

电话手表已成孩子们常态化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学生,几乎人手一只。寒假期间,家长忙着上班,方便通话、定位的电话手表,给亲子关系加上一层安全感;但具备社交、游戏属性的电子产品,也带给家长“孩子会不会无法自控”的烦恼。有家长说,孩子曾用电话手表建起“抄作业群”,让人哭笑不得;还有爸爸看娃一边做作业一边用手表聊天,一气之下怒砸手表。这个春节,让人又爱又恼的电话手表,又成了家长们讨论的热点。(2月18日《钱江晚报》)

以前的电话手表,只能提供定位、通话等简单功能。现在的电话手表功能越来越强大,集定位、通话、社交、娱乐、学习、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更像是一款“智能手机”,其中的游戏、社交功能最受孩子们欢迎。正如媒体报道,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使用电话手表一年多,不仅知道如何加好友,还会听故事、拍照片、开盲盒、挖宝藏,每天叮咚叮咚响个不停,一会搜附近的好友,一会听起了故事,连吃饭时都放不下,其成瘾性不亚于手机。

电话手表功能越多、使用频次越高,隐匿危害也越显现。专家认为,儿童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过多使用智能产品会引起专注力降低、视力下降问题。一些配置较低的电话手表,没有隐私设置,存在安全风险,一些伪装成儿童的不法分子借此进行诱骗、诈骗等。同时,儿童长时间使用手表聊天、社交,容易造成沉迷、成瘾等。因此,无论出于隐私保护还是身心健康考量,引导儿童适度使用智能手表、重视消除隐匿危害,刻不容缓。

管好“让人又爱又恼”的电话手表,家长是第一道关。特别是寒暑假,孩子有大把闲暇时间,而电话手表的诱惑无处不在。一方面,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共同商定一天能玩多长时间,让电话手表发挥正向功能。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和陪伴孩子丰富业余爱好、增加趣味活动等,为孩子多提供“现实社交”,并教给孩子网络安全及防范知识,帮助孩子学会趋利避害。值得提醒的是,与其没收甚至砸掉电话手表,不如学会沟通疏导。

对生产企业来说,也要充分意识到电话手表对未成年人的隐匿危害。尤其是在隐私保护、防沉迷措施上,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2022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儿童手表国家标准,对信息泄露、强制索要权限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生产企业要强化自律,所有功能的设计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严格限制设备使用权限,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切断非法获取用户隐私的途径。有关部门对电话手表也应纳入规范管理,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

近年来,“手机不得进校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育部也曾专门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能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电话手表虽然外在形式是手表,但实质上也是一种智能手机。如果让自控力不强的中小学生佩戴电话手表进校园,难免会影响学习、破坏课堂秩序、引发攀比之风。因此,中小学生在校园里能否使用电话手表,应遵循教育部的规定,正确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电话手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孩子们创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多方合力、疏堵结合,才能管好用好“让人又爱又恼”的电话手表。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化生   在线   手表   电话   教育部   合力   社交   家长   儿童   功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