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有个粉色“爱心小家”,是心智障碍者的避风港

在长征镇阳光世家小区内,坐落着一家特别的寄养园——上海悦苗残疾人寄养园。你可能想不到,这栋粉色外墙的园内居住的都是心智障碍者,他们有的患有自闭症,有的是脑瘫患者,有的智力发育迟缓,存在沟通、学习和社会互动的障碍。

常被贴上“怪小孩”标签的心智障碍者,就像“孤岛”上的等待者,他们等待着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作为上海第一所专门为心智障碍者提供专业养护照料的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上海悦苗残疾人寄养园看到了这个特殊群体眼里的迫切,倡导并实践“亲情护理”,在照顾心智障碍者生活起居的同时,开发锻炼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用爱照亮心智障碍者前行的路。

一处很像“家”的地方

在悦苗园,这些心智障碍者被亲切地称为“孩子”,护理老师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顾着他们,在他们眼里,护理人员就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悦苗园创办于2003年10月,是专门为心智障碍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心智疗育的民办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实行寄宿制。创始人吴忠伟是一位双下肢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退休后,经过多方调研,关注到身边这个被大多数人遗忘的群体,感同身受的他决定当“撑伞人”,成立了该机构,帮助更多心智障碍家庭回归社会。

家里一旦出现心智障碍者,对这个家庭的打击是颠覆性的。“应该有个‘爱心小家’,让他们有一处可以安心落脚的地方。”这是吴忠伟最初的想法。

悦苗园内

“园区目前有87名重度心智障碍者,他们基本无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以养护为主。我们提倡‘阳光护理’,要求护理老师像对待家人一样照顾孩子们,让他们享受美好人生。”园长范冰琳介绍道,园区根据心智障碍者的症状类型、轻重,将这群孩子们分为五个单元宿舍,每个宿舍配备了4名护理老师,夜间轮流值班,24小时全程陪伴。

护理老师照顾心智障碍者

这群孩子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已经50多岁,多数只有两三岁儿童的心智。每天起床、洗漱、穿衣、吃饭,甚至上厕所、睡觉,他们都需要护理人员贴身照顾。遇到调皮一点的,稍不留神,孩子就自己发脾气或者躲起来了。

“把孩子们送来这里的每个家庭,彼此各有各的难处。在这里,同病相怜的孩子们不再孤单,互相取暖、互相鼓励。”园内的余老师,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10多年时光,在她看来,这里就像个温暖大家庭,大家都真正把这群孩子放在心上。

搭起接轨社会的“桥梁”

悦苗园提供的,不止栖身的屋檐。

同普通孩子相比,悦苗园的孩子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差异。高付出和低成就感,高专业性和低认可度,是悦苗园心智疗育工作中的难点。

“不能因为有困难,我们就放弃这群孩子,放弃他们的教育。他们在智力上其实有很大潜力待开发。通过一系列努力,有些孩子可以学会自理,甚至能够回归社会。”范冰琳表示,送孩子进园的心智障碍者家长的普遍诉求,就是希望这些特殊孩子能融入社会,与普通孩子一起玩耍、生活。

供心智障碍者上课的活动室

园内基本课程是悦苗园心智疗育的日常工作。不同于普通的教学,悦苗园学生之间能力差异明显,从轻度到重度,往往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加之学生情绪不够稳定,老师的耐心和持久性显得尤为重要,宽容是做好心智疗育教学的根本。为此,悦苗园以渗透的教学方式,把一些知识要点重复性地刻入他们思维中。每堂课程还兼具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交流、多提问、多比喻,先学后教,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力,以达到效果。

劳技培训

今年,悦苗园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出发,围绕动脑与动手两个方向,共开设了15项课程,囊括德育课程、智力教育、美育开发、劳技培训,不仅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德、逻辑思维、人际交往、认知能力与自理能力等。除了园内的基本课程外,悦苗园还有学工、学农、学厨、学艺四个外援项目,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德、逻辑思维、人际交往、认知与自理等能力。

在这座“孤岛”上,似乎搭起了一座桥。

用爱默默守护“心青年”

在悦苗园,目之所及,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作品。墙面一幅幅色彩缤纷、富有活力的手绘画,仿佛在向人们传递,心智障碍者同样也拥有灿烂而光明的未来。

这些墙上的画,都是志愿者为心智障碍者创作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身后还有这样一群人。这群人有一颗投身公益的心,甘愿为心智障碍者奉献付出。

志愿者布置的温馨宿舍

“我们从来没有对外招募过任何志愿者。一开始是一小部分群体自发而来,带着好奇心踏进这栋粉房子。在口口相传下,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有些人甚至坚持了十几年。这股力量汇成了一股股暖流,为孩子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爱意。”有了志愿者们提供的丰富精神、人力和物资资源,悦苗园不遗余力开展了大量工作,带着心智障碍者去博物馆、去公园、去拥抱大自然……每年举办绘画、唱歌、跳舞等大量活动,遇到孩子过生日,还会举办简单的生日会,蛋糕、蜡烛、生日歌,一样都不少。笑语声声中,大家似乎都暂时忘记了生病这件事。

在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爱下,悦苗园还创办了劳动作坊与“庇护工厂”,为孩子们提供平等就业的机会,帮助这个特殊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些活动,在丰富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认知,也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们。

在悦苗园活动室内,不时传来一阵阵美妙的琴声。优美的旋律让人忍不住停驻,这是心智障碍者自学演奏的。“爱心小家”是遮挡外界风雨的大伞,是连接“孤岛”同外界的桥梁。因为有爱,有一群“家人”的挂念,这群孩子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避风港。

悦苗园就像一束微光,照亮着“孤岛”上的心智障碍者,也温暖着那些需要温暖的家庭。

记者:普陀区融媒体中心长征分中心

编辑:王雨思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关注普陀科创集市提振经济好做法

“增绿”提颜值、缤纷夜景再升级……全面推动绿化市容行业高质量发展

“家门口”直达“厂门口”,他们来普陀打工了!

拼搏一季度,夺取开门红!区政府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健康】运动损伤后一定要停止“运动”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心智   普陀   障碍   避风港   园内   孤岛   粉色   志愿者   爱心   能力   老师   孩子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