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贾国龙整活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杨梅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贾国龙最近的任务,有点繁重。


57岁的他要扶长子贾钰坤一马,支持其在餐饮界创业。根据贾钰坤去年11月份,在“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圆桌论坛上的一段发言,在扶持儿子方面,贾国龙可谓是不遗余力,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


此番说辞,虽有些托大。但拳拳慈父心,可见一斑。


儿子的前程需要兼顾,贾国龙自己也停止不了“折腾”。2024年,对于他应该是颇有紧迫感的一年。


他的三年上市计划,已到了关键节点。西贝餐饮集团筹备上市的消息传出,是在2023年的1月1日。彼时,贾国龙立下了两个宏大的flag,一个是2026年完成IPO、成为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一个是2030年实现营收超千亿。


贾国龙这段发言,上了不少财经媒体的标题。原因无它,这两个梦想大到足够令人惊奇:仅就市值而言,国内也就仅海底捞短暂破过千亿港元,截止2023年底,国内上百亿市值的餐饮企业也就六、七家左右;至于千亿营收,目前也只有麦当劳和百盛中国能够企及了。


根据贾国龙今年年初的最新发言,2023年西贝餐饮集团整体势头良好,营收创历史新高,达62亿元。从62亿到千亿,不得不佩服贾国龙先生的巨大想象力和勇气。


作为餐饮界著名的网红老板,贾国龙给人的印象中包含着这么一环——他的发言容易被作为话题。如2020年4月份,他那篇因现金流吃紧公开求救的文章;推出贾国龙功夫菜时,自称是赌上自己的名字,用人头担保;谈论996时,表示自己都是715、白加黑,奋斗就应该喜悦。


西贝的高管,像似也延续了他这种快言快语、情绪色彩浓烈的发言风格。过去几年中,西贝因涨价而屡上热搜,其中引发争议最大的一次,莫过于西贝高管将舆情汹涌吐槽其价贵的原因,归结为“95%的微博网友,月收入在5000以下。”


屡屡进入舆论场中央,可惜并不都是好事。由此也就诞生了一个较为怪异的现象,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体量不小的餐饮企业的创始人,贾国龙的网络口碑似乎不太稳定,甚至游走在励志和群嘲的边缘。


一方面,他草根出身,大学退学创业,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36年,缔造出了国内最大的中餐连锁品牌之一。疫情三年 ,他积极转型线上、推出专业儿童餐业务,成功自救,保住了两万多名员工的饭碗。


儿童餐和外卖业务,这几年几乎帮西贝撑起了一片天。2019到2022年,西贝的儿童餐营收三年增长415%。2023年西贝莜面村接待儿童进店客流,超过640万次。外卖方面,2023年西贝莜面村的销售额为20亿元。此外,靠着贾国龙·功夫菜助推,零售端方面西贝也小有突破,去年收入超3.4亿。


经历了疫情期间的消费低迷期,主业还保有创新能力,贾国龙这几年足够励志。


另一方面,他的一些营销理念甚至经营理念,又似乎有些脱离当下的消费者思维。


关于营销,很多人几乎忽略了西贝同样是深谙营销之道而成长起来的公司。它与蜜雪冰城、海底捞、绝味鸭脖等等餐饮企业背后,都共用着同一家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在2012年左右,砸重金、打广告,邀请《舌尖上的中国》里的陕北老汉做代言,各种营销手段玩的飞起。不过在如今追求消费降级的互联网语境下,打工人已对其强调的“物有所值”并不买账。


经营战略层面,贾国龙这些年的追梦之旅,堪称坎坷。做中餐正餐直营连锁的贾国龙,一直有一个“快餐梦”。在去年腾讯《深镜》的一次采访中,贾国龙把这个梦比作为餐饮人的终极梦想之一“麦当劳梦”。至于实践的方式,则是要“铺天盖地”。


从餐企寻找企业增长第二曲线的角度,其实挺容易理解。大型餐饮集团发展副线品牌早已成为趋势,无论海底捞,还是同样靠西北菜起家的九毛九,为了保住市占率和业绩增长速度,都在加速平价副线的布局速度。不过贾国龙的“折腾”力度,还是令人咂舌。


自2016年至今,贾国龙已先后推出了副线品牌西贝燕麦面(2016年)、麦香村(2017年)、满满元气枣糕(2017年),超级肉夹馍(2018年)、酸奶屋(2019年)、弓长张(2020年)、贾国龙·功夫菜(2020年)、贾国龙·中国堡(2022年),以及如今的贾国龙·小锅牛肉。


8年9次创业,从品类到模式几乎尝试个遍,大部分均在运营一年半载之后终止。用一句屡败屡战形容贾国龙这些年的餐饮探索并不为过。


“爱折腾”对于企业家并非一个贬义词,它意味着不满现状、不断寻找创新空间。但贾国龙的这些“折腾”,是源于商业逻辑的推演、消费者思维的观察,还是“10万家”快餐梦野心驱动,尚需观察。


西贝的梦想是将10万家店开满全世界,贾国龙曾说,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贝推成国际大牌,愿意用下半辈子去赌这件事。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抽象化的“国际大牌”和“10万家”,而进行的品牌探索之举,在战略端是否合宜,尚且有待商榷。以贾国龙曾寄以厚望的肉夹馍和中国堡(酒酿空气馍)为例,因南北饮食差异问题,本质上这些产品并不足够大众化,成长为一个千亿级的品类,难度实属有些大。


贾国龙的成功,有一定的时代性。西贝的快速拓店时期,正发生在中国餐饮业的大爆发期。彼时国内购物中心崛起,流量充足,有品牌力的正餐连锁品牌恰处稀缺状态。彼时跑马圈地、先占为王,尚能快速崛起,成为某一品类的王者。但如今,购物中心这一渠道红利已不复存在,餐饮行业网络营销成为主流,万店模式是否依旧可行?


但人生的两难之处在于,目前的贾国龙不得不折腾。贾国龙曾公开表示,永远不准备上市。疫情时期的现金流吃紧,让他改变了对资本的看法,意识到上市之后的融资便利性,试图通过资本运作增强企业抵抗力。


想要上市,就得学会讲故事。“快餐故事”,无疑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此外,只有开拓出过硬的副线品牌,找到第二增长曲线,上市时的财务报表才能够好看。


难以停下来的贾国龙,还需要下一个新实验。


*题图为视频截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麦当劳   品类   疫情   市值   中国   海底   快餐   餐饮   儿童   时间   品牌   贾国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