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为什么要大量进口粮食,很多人还不知道,快来看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了1.3万亿斤以上。另外,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了1.6亿吨

粮食丰产的同时,进口量为何越来越多?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不妨从国内食品消费及粮食供应的角度来进行简单探讨。

为什么要进口粮食

从食品消费变化的角度解释:粮食进口为什么越来越多?

在提到粮食安全时,“连年丰产,为何粮食进口却越来越多?”是大家疑问最多的一个话题。其实,导致粮食大量进口的核心原因是:一个更加富裕、更城镇化的中国正在经历食品消费的急剧增长,特别是肉类。这不是一个简单、直接关于日益富裕的故事,我们需要详细了解近几十年来我国食品消费的变化。

为了彻底和清晰的了解我国食品消费模式的变化,我们需要从人均热量消耗变化、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入手。

1.人均热量消耗的变化

下表(表一)列出了过去60年里不同国家每人每天的可供热量消耗量。1971年,由于食物匮乏,中国人均可供热量消费量只有美国人或英国人的60%左右,同样也低于邻国的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

表一:中国人均热量消耗量变化情况

然而,随着农业革新带来的粮食增产,我国人均可供热量迅速赶上了世界其它国家。到了2011年,我国人均可供热量水平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甚至是日本人,更重要的是,到了2018年,人均可供热量已经接近接近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国人口增长也经历了高发增长期,人口数量从1971年的8.52亿增长至2018年的14.05亿,增长幅度达到了65%(表二)。

表二:中国历年人口总署变化情况

因此,无论是人均可供热量,还是人口总数,都需要更多的热量即食物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

如果单纯从可供热量来看,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人均可供热量增长显然已经放缓,因此,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的可供热量可能会减弱。然而,仅仅从可供热量消费出发分析问题往往容易扭曲事实,因此,我们还需要从食物的来源来考量热量消耗。

我们都知道,我们每个人每日的热量消耗来源,有植物和动物食品两大类。植物类食品主要有谷物、蔬菜、植物油和水果;动物类食品主要有肉、蛋、奶和鱼类。

在植物类食品方面,中国的人均热量消费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大约三分之一,而动物热量却增加了4.5倍,这与著名的贝内特定律一致。

所谓的贝内特定律,是指从主食(主要是谷物和淀粉)中摄入的热量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而从肉类等其它食物中摄入的热量会增加。

截止目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热量从植物来源基本持平,而动物来源的热量则仍要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奶类产品,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植物消耗的增长可能会减弱,但动物蛋白的增长则依旧保持强劲。换句话说,中国食品消费的总体情况仍将是一个突出问题,至少就动物蛋白而言是这样。

进一步分解消费统计数据,下图显示了过去60年,中国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对人均热量贡献的变化,最明显的观察结果是谷物的热量贡献下降了,而同期畜禽产品的热量贡献从6%左右增加至20%以上。动物产品的消费意味着谷物的间接消费,因此,谷物需求的净变化并不清楚。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看每人每年的消费量。2003年,我国人均食用约46公斤的肉,其中约71%是猪肉。据FARRI统计,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来到了67公斤,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增长了约46%,与此同时,美国人的平均肉类消费量是中国的1.6倍

然而,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国的消费数字反映了过度的消费水平,而中国不太可能达到这些峰值。对中国,更好的基准应该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比如欧洲国家。

2020年,欧洲国家人均消费79公斤肉类,比中国人的平均水平高出了18%。如果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立即达到欧洲国家的水平,按照14亿人口计算,在目前的基础上,中国仍将需要额外约7000万吨谷物,几乎是2023年国内粮食进口的一半,这表明了肉类需求对谷物的间接影响。根据统计,到2025年,我国才会基本达到欧洲国家的水平

从国内粮食供应看,为什么要大量进口粮食?

粮食自给自足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一直在说:“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当然,这只是针对小麦和大米这些直接用于人类消费的谷物,但我国的粮食自给自足之路遇到的挑战也在越来越多。

首先是大豆。大豆既是主要的油籽,也是关键的饲料原料。豆粕是家禽和猪肉工业饲料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随着中国人消费更多的肉类,以及家庭养殖逐渐被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所替代,对大豆的需求也增加了。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大豆几乎没有过自给自足。国内产量在2004/05年达到阶段性峰值1740万吨后,在随后的10年里整体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并在2014/15年度,国内产量创下了低于1200万吨的阶段性新低。

从2016年开始,在一系列农业供给侧的改革之下,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加,并在2023年,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084万吨。不过,这和国内增长迅猛的需求相比,已经属于杯水车薪。

在过去20年里,国内的大豆需求从4000万吨左右增加至目前的1.1亿吨,进口量也从1000万吨增加至目前每年的8500万吨以上

大豆自给率仅为15%左右,严重依赖进口是事实,这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前面提到的消费结构的转变导致需求大幅增加;生产方面,如果用国内生产取代进口量,将额外需要7.5亿亩土地,几乎是目前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的6倍,放弃国内生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面对现实的战略性选择。当然,除了供需基本面外,也和我国在中美大豆战中折戟有关。

玉米似乎也遵循着大豆的发展轨迹,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忧玉米会成为“第二个大豆”,但与大豆行业不同,玉米产量与消费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约30%,而产量增加了约50%。不过,从近年来自给自足的状况来看,进口玉米却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近三年,玉米进口量连续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特别是2023/2-24年度,尽管国内玉米产量获得丰产,但自新季玉米上市以来,价格却一路下滑,让人不免担忧,玉米似乎正在成为“第二个大豆”。

一个缓和因素是,近年来,一些饲料需求已经转向了小麦—我们将在下面讨论。然而,这仅仅意味着中国将进口小麦,而不是玉米。

以小麦为例,小麦和水稻主要用于人类消费,因此具有战略地位,而这不是玉米或大豆所共有的。因此,我国一直在设法通过逐步增加种植面积和产量来满足额外的需求。近几年一个关键特征是对小麦需求的突然跃升,这种增长的原因是越来越多地使用小麦作为饲料。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超额的饲料消费的大部分将由进口来满足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供应主要是通过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来增加。现实是,虽然产量可以增加,但种植面积的增加是极为有限。简而言之,由于土地退化、缺水和污染,我国一直在努力维持18亿亩耕地“红线”。

因此,唯一的选择是设定优先级。也就是说,接受并非所有主要谷物和油籽都不可能自给自足的事实,这是我国在实践中正在做的事情。最初,国家在过去的十年中鼓励种植玉米而不是大豆。现在,由于大米和小麦被用于人类消费,它们仍然是高优先级谷物,而玉米和大豆被认为是低优先级谷物

即使有肉类,也有两种选择:直接进口肉类或进口饲料谷物和在国内生产肉类。这些选择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从美国或巴西进口玉米和大豆,它将不得不解决与牲畜相关的对环境和健康的负面影响。从好的方面来看,它将拥有一个提供高水平就业机会的行业

如果从美国或巴西进口肉类,它将把环境和健康问题转移到美国或巴西,但将容易受到供应和价格波动的影响。这种方法的另一个主要好处是,允许将稀缺的土地和水资源从畜牧业转移到水稻和小麦等优先作物

有证据表明,两种选择对我国均有影响。正如我们之前看到的,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玉米进口从净出口国转变为目前进口量在2000万吨左右,大豆进口则达到8500万吨以上。与此同时,肉类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总之,根据目前的饮食结构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禀赋现状,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满足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的快速增长,大量进口粮食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对你,你怎么看,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粮食   谷物   肉类   大豆   热量   小麦   中国   玉米   说话   需求   我国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