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原始积累

无论何种体制,只要搞工业化,那第一个阶段都叫资本原始积累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

1932-1933年,洪水、干旱、虫灾轮流在乌克兰肆虐,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但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没有减少征粮指标,反而派出了征粮队到乌克兰农村强行征收粮食,很多农民的口粮和种子粮也被暴力收走,导致了震惊世界的乌克兰大饥荒。

仅在1931-1933年就有300万-500万农民死于饥饿,整村整村的农民全部饿死无人掩埋,院子里、屋里、街上到处都是饿死的农民,饿殍遍地、哀鸿遍野,一片人间地狱的景象。

诚然这场灾难有部分自然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人祸。

曾经每读到此处我都会将其归结为独裁者的丑恶行径,用集体农庄低价收购粮食是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是对列宁的背叛,而在西方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对乌克兰人有计划地屠杀。

乌克兰大饥荒

但客观来说,斯大林的一生虽然争议极大,但谁都不能否认他与诸如博卡萨、蒙博托(通辽仁君)之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正相反,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在他的带领下俄国从“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成为了领导半个世界的“冷战一极”,硬是靠着一个个五年计划在短期内走完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道路。

斯大林去世后留下的遗产只有900卢布,一些旧军装,几本笔记本和几个烟斗,也就是说,他确实是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国家的建设中。

斯大林

后来了解到,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这就让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个原始积累如此重要,牺牲了数百万人还要继续执行下去?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又是怎样完成的?

要知道中国在历史上也经历过类似的时期,祖上是农民的小伙伴或多或少应该都听老人说过在通过剪刀差农业补贴工业的时期我国农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可是哪怕靠着基数庞大的农民我国也是在1983年左右才完成了工业的资本原始积累,而农业的原始积累直到今天还没有完成。为什么这个过程如此困难?

本期就让我们抛开那些精英伟人的博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探寻一下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看清社会蜕变的代价有多高昂,资本主义是如何降临人间的,以及马克思又是怎样一步步勾画出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原始积累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表现为它的前史,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阶段,也就是说没有原始积累就不会有资本主义。

1.马克思的思考

亚当斯密将原始积累叫做预先积累,他认为最开始大家状况都差不多,但那些勤俭的人会逐渐积累起资本,成为精英,而那些懒惰的人逐渐耗尽了一切,最终穷得除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可出卖的东西,这是一个田园诗式的进程。

马克思生活的时间已经是机器大工业时代,那时的经济学家们把私有财产制度认为是天经地义,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历史温和的演进。

亚丹斯密

马克思对这类说法嗤之以鼻,对此他评价道:“像在谈论过去的奇闻逸事”,而他对原始积累的理论的探索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他认为过往的经济理论都没有揭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怎么分离的,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就写道:“他们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却把应当加以阐明的东西当做前提。”

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以资本形式存在的私有财产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存在一个起源的。

为了说明资本的演化,他以分工的程度为线索,将资本分为等级资本、商人资本和工业资本。

最先出现的是等级资本,这种资本十分原始,活动性不强,一般不以货币的形式存在。

随后商人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他们让不同城市生产的商品流动起来,所以一些生产费力又卖不出价钱的商品就没必要自己生产了,可以直接从商人那里买,于是城市和城市之间也出现了分工。

分工的细化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繁荣,也逐渐摆脱了行会的控制,于是活动性更强的商人资本取代了等级资本。

马克思

然后商业和工场手工业不可避免地集中起来,朝着机器大工业的方向发展,机器生产让分工继续细化,大工业逐渐控制商业,迅速将商业资本全部转化成工业资本。

由此马克思把资本的形成史和现代史区分出来,在原始积累完成之前的的时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前时期。

最终,他在《资本论》中为我们写下了一段完全不同于资产阶级所讲述的历史,资本原始积累绝不是什么田园诗一样的过程,正相反它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2.“羊吃人”的运动

资本家打垮了行会,战胜了封建主,成为了新的权贵,风光无二,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如果我们转动视角就会发现,劳动者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能够实现一日千里的发展,需要社会上有大量具有人身自由的无产者,这些人除了劳动力没有任何可以出卖的东西。

而这样的条件就是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在这期间大量劳动者被强制与生产资料分离,暴力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简单来说就是靠抢。

圈地运动

这种剥夺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色彩,但最典型的形式是英国,所以我们以英国为例说明。

15世纪,农奴制度在英国已经不复存在,大多数人口都是自耕农,虽然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封建领主,但在缴纳地租之后维持温饱问题不大。

但由于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欧洲毛纺织业繁荣起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羊毛价格激增,而英国正是一个羊毛出产国。

在此之前,英国大规模的封建战争已经消灭了旧的贵族,掌权的新贵族为了稳固统治逐渐向资产阶级靠拢,对于这些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来说“货币是一切权力的权力”。

这些封建主高喊着“把耕地转化为牧羊场”的口号,开始将农民强行赶出他们的土地,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

在封建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被赶出家园,就失去了一切,他们被迫开始流浪生活,“英国工人阶级没有经过任何过渡阶段就从自己的黄金时代陷入了黑铁时代。”(《资本论》)

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温驯的,所欲无多,现在却变得凶狠贪婪,甚至要把人吃掉。”

莫尔与乌托邦

1688年的光荣革命把资本家推上了统治地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羊毛,原来还有一些节制的土地掠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国家法律也成为了掠夺土地的工具,为圈地运动推波助澜、大开绿灯,从1700年到1801年之间,英国就通过了两千多项圈地法令。

甚至连国有土地和教会的土地也落到这些地主和资产阶级手里,转换成牧场。

这场“羊吃人”的运动如同瘟疫一样蔓延至整个英国,从15世纪一直持续到19世纪。

对于资产阶级,圈地运动扩大了他们的经营范围,将原本分散的小农生产改造为资本主义大农场、大牧场的集中生产,同时基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只需使用少量的劳动力就能维持土地的生产,已经赢麻了。

但这背后却是一派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肃杀景象,无数的农民一夜间失去所有财富,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3.血腥立法

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地逃到了城镇里,虽然那时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但工场对工人的需求远不足以把这漫山遍野的破产农民都吸纳到工场里,而且那时的工场一天的工作时间“有点长”,基本在15小时以上,这些习惯田园生活的农民根本无法适应。

于是很多人只能流落街头,到处都是街溜子,为了生存下去,一些人不得不成为乞丐、小偷。

但此时的政府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处理方式不能说尽善尽美,只能说是丧尽天良。

具体来说政府没有对这些人提供任何救助,反而颁布了一堆荒唐的法令强制农民进入工场。

资本家的工厂

比如,没有劳动能力的乞丐必须持有行乞许可证,否则会被绑在马车上鞭打得浑身是血为止,如果第二次被捕要被割掉半只耳朵,第三次直接处死。

那些“拒绝劳动”(很多人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脸上会和牲畜一样被烙上标记,成为奴隶,连孩子也不能幸免。

如果一个人超过18岁两次因行乞被捕,而且没有人愿意雇佣他,也会被处死。

那些找到工作的人同样要被竭泽而渔,很多工人生活质量甚至还不如封建时期,后来的一些铁路公司丧心病狂地把工作时长增加到18甚至20小时,恨不能延长到25小时。

资本家

可哪怕是这样的工作强度很多人还是难以养活自己,因为政府会制定最高工资标准,如果有人开出的工资超过这个标准会被监禁10天,而接受了工资的工人要监禁21天。

最要命的是政府只规定了最高工资,不规定最低工资,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会做出什么选择自然不必多说,美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工人的工资完全无法跟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这就是完全被资产阶级控制的政府,“他们鼓吹的自由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不自由的”,工人阶级就这样以自由人的身份重新过上了奴隶的生活。

16世纪,整个欧洲都充斥着这种吃人的法律,马克思称之为“血腥的立法”。

4.货币资本集中

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劳动力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要开设工厂还需要大量的货币资本,于是殖民制度应运而生,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噩梦就此开始。

美洲的开发、鸦片走私、种族灭绝、黑奴贸易这些殖民时代的罪行我们已经耳熟能详,而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因为“欧洲隐蔽的雇佣工人奴隶制,需要以新大陆赤裸裸的奴隶制作为基础”。(《资本论》)

“一位外来的神把自己安置在祭坛上,与欧洲旧日的偶像并列,忽然有一天他用力一推,使所有旧的偶像都轰然倒下。殖民制度宣布,赚钱是人类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 (《资本论》)

黑奴贸易

成倍增长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材料带来的是取之不尽的财富,海外贸易和商业战争让公共信用制度确立起来,“公共信用成了资本的信条。随着国债的产生,不可饶恕的罪恶,已不再是亵渎圣灵,而是破坏国债的信用了。”(《资本论》)国债就是这样登上历史舞台的。

信用制度的存在让购买国债成为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于是介于政府和国民之间的金融家就通过国债发行积累了大量资本。

国债让政府有了超前消费的能力,用以应付额外开支,比如甲午战争里日本的国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而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每天使用10人以上的工厂增加了3倍,使用动力机械的工厂增加5.9倍,极大加快了原始积累进程。

甲午海战

虽然国债让政府搞钱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国债的利息一样是靠税收来偿还的,马克思认为这必然会导致税率提高,这些赋税最后还是会转嫁到下层国民头上,并且容易出现借新债还旧债的问题。

此外,因为各国之间贸易的竞争,政府会通过保护关税让本国的资本家独占国内的市场,并且用劳动者的钱补贴出口商品,破坏他国的市场,这同样会提高剥削程度,加速原始的资本积累。

这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借助所有劳动者的苦难降临人间,这段让资产阶级齐奏凯歌的历史对于劳动者却不堪回首。

“这一现代历史的杰作,就需要经受这种苦难……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

结语

资本原始积累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从封建经济中产生并解放出来,让原本分散的小生产逐渐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让生产力空前提高。

资产阶级踩着无产者的累累白骨登上了曾经属于封建贵族的铁王座,只是这场社会变革对于大多普通人来说太过残酷,沸腾的经济背后却是无数破碎的家庭、饿死的农民、累垮的工人。

但只要压迫一直存在,斗争就无法停止,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如毛泽东所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毛泽东选集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史册中的劳动者们只是一个个不起眼的统计数字,可能从未引起我们的驻足,亿万芸芸众生正如涓滴之水汇集成奔腾不息的川流,他们才是历史本来的样子。

历史从来不是王侯将相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是无数劳动者的工作房贷信用卡,柴米油盐酱醋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从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试图阻挡它的阶级都会被卷入洪流,然后无情碾碎。

“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三体 死神永生》)

参考来源:

马克思,2018年出版,《资本论(纪念版)》全三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2018年出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20年出版,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七卷)

陆南泉,2013年出版,《论苏联、俄罗斯经济》

李燕,2014年出版,《不忘过去 着眼未来:苏联1932~1933年饥荒问题与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研究》

李乾亨,1979年出版,《资本原始积累史话》

张云驹 卢坤洁,2019年出版,《日本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述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原始积累   马克思   资本   资本论   英国   资产阶级   国债   劳动者   资本主义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