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风再起时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居民的健康需求进一步释放,公司更加长期和具有延续性的肿瘤防控及慢性病防控等领域,将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即将迎来下一个风口。




作者 | 木盒

编辑 | 小白


随着2024年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束,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期结束。作为新冠结束后的第一个年度,IVD行业相关企业的业绩情况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近日,华大基因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42亿元-45亿元。虽然华大基因2023年业绩因为新冠业务逐渐出清后有所下滑,但公司账上也沉淀了50多亿的现金。梳理业内去年三季报数据,华大基因的现金额位列IVD行业几十家企业之首,丰厚的现金流为公司未来研发和业务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华大基因多元的业务结构,不同的板块接续发力,叠加前期海外业务建立起来的海外渠道,可持续转化为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感染防控、慢病防控等全生命周期的医学检测服务能力,也即防疫相关的突发性收入转为民生相关的持续性收入,更加细水长流。

肿瘤早筛空间广阔,绘制千亿市场蓝图


从业务本质上来说,华大基因和其他医药公司不同的地方是“防未病”,这也是黄帝内经的精髓,而开发药物的医药公司则是“治已病”。

众所周知,病情越到后期发现越难治,治疗费用也更高,所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中国肿瘤早筛行业潜在市场空间广阔,而未来市场规模的提升将依赖市场需求的扩大、渗透率的提升和早筛产品商业化的推进。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早筛的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18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89亿美元,2019—2030年癌症早筛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

我国属于结直肠癌负担较重的国家。因为发展期缓慢,可以长达8-10年,结直肠癌是少数可以进行且最适合筛查的肿瘤之一,筛查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目前来看,早筛行业壁垒极高,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情况并不理想。据了解,筛查产品必须满足临床需求,有后续介入手段,同时具备一定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才有可能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2023年,华大基因粪便DNA甲基化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证,不仅是其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也标志着华大基因的肿瘤检测业务正处于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前夕。

华大基因肠癌早筛产品获证受益其合规性、更广的适用人群和更宽的商业模式选择,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做大营收规模并获取高市占率。

所以华大基因的肿瘤相关的业务风云君也是比较看好的,2019年以来公司肿瘤业务收入规模是不断增长的。随着早筛技术的突破和产品研发的不断推进,肿瘤早筛将构成肿瘤防控的重要一环。

(营业收入构成)

根据华大基因的披露,2023年10月12日,华大基因还拿到了HPV分型检测试剂盒的注册证。

(公司公告)

目前国家正在针对肿瘤NGS纳入医保进行试点和尝试,假如肿瘤检测能全面纳入医保,华大基因肿瘤业务收入也会有快速增长。

综合来说目前华大基因肿瘤这块业务其实和早期生育健康业务类似,还处在行业大规模应用爆发前期,天花板极高。

港股的一家上市公司诺辉健康(6606.HK),和华大基因这块业务相似,都是做肿瘤早筛的,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0.19亿增长到2022年的7.65亿,最近三年的增速都在200%以上。

(来源:市值风云)

人口老龄化加剧,催生慢病防控市场空间增长


伴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老年慢性病占比增大,华大基因持续发挥其前瞻的市场洞察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前布局了老龄化相关的慢性病市场:

(1)心血管方面,布局针对遗传性心血管单基因遗传病的全外显子检测,依托已发布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可视化表型数据库和全球精准医学实验室及本地化检测方案持续拓展全球市场;


(2)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基于PCR检测技术开发阿尔兹海默症风险检测方案,为阿尔兹海默症提供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的科学依据。

老龄化相关的产品已陆续上市,包括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检测(APO基因分型检测)、早发冠心病风险基因检测、心血管疾病药物基因检测及认知障碍疾病基因检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等系列产品。

(2023年2月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检测上市,华大医学公众号)

从数据方面来看,华大基因的该业务领域的受众群体未来将持续扩大。2022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7%,根据联合国人口署预测,2023年占比将达到14.3%,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从7%到14%历时23年(2001-2023),2034年占比将达到21.6%,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历时12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人口署,申万宏源)

近年来,国家也出具多台针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具体包括: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

而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在推动慢病管理发展方面多有助力,行业迎来红利期,这也为华大基因的慢性病防控业务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生育健康赛道仍未触及天花板


生育健康业务作为华大基因成熟的业务板块,业务规模虽然受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有所影响,但随着国内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加大出生缺陷防控力度产生的需求以及人们对基因检测认知程度的提高,目前生育健康领域仍未触及天花板,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以前主要是产前诊断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现在不同阶段都有新的市场生育健康基因检测的需求,比如胚胎阶段、婴儿出生后。

辅助生殖方面,随着不孕不育夫妻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群体需要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来满足家庭生育需求,有望带动基于NGS技术的胚胎植入前检测(PGT)需求,同时不孕不育治疗的夫妻也要做单基因病携带者、地贫单基因病等基因筛查。

还有新生儿的疾病筛查,能让更多的可治性遗传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很多遗传病都可以治疗了,比如最近新闻火热的复旦大学通过基因治疗全球首例成功治好了先天性耳聋。

华大基因也在推动我国新生儿疾病的筛查能力,2022年8月华大基因与国内8家新筛中心合作的项目已完成3万例新生儿的基因检测与数据分析,以此构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生儿遗传病基因数据库,并建立起规范的新生儿基因筛查体系。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和社会健康意识的加强,基因检测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华大基因针对肿瘤、慢性病防控、生育健康等“黄金”赛道进行提前布局,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增长点,助推业绩的可持续性。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基因   遗传病   慢性病   新生儿   市值   肿瘤   需求   业务   健康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