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废止后,那些靠科举“逆袭人生”的读书人都去哪了?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清朝末年最重大的变革之一。科举考试始于隋朝,持续了近1300年,已融入中华文化传统,成为士人仕途的唯一途径。一时之间,科举的废除让广大读书人“举业已绝,欲图他途又无门”,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那么,在科举这条千年不变的皇道被堵死后,广大读书人又将走向何方?他们又将通过何种途径谋求出路?本文拟以科举废止后读书人的不同选择为线索,探讨科举制度废除给读书人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他们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策应之举。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西方科学文化大量输入,新式学堂纷纷在中国兴建。这为部分读书人提供了从事教育的机会。

首先,一些读书人进入新建的官立学堂任教。新式学堂要求课程从经学向西学转变,读书人中也出现了分化。生活在沿海和城市的读书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成为新学堂的教员;而生活在内陆乡村的读书人更守旧,难以适应新学堂的要求。尽管如此,总体来说,仍有大批读书人成为了新学堂的教师。

其次,一些读书人继续在乡村私塾任教。尽管清政府多次下令取缔私塾,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私塾仍以半开放的形式存在。这为许多未能进入新学堂的乡村读书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表面上改称新学堂,实际上仍保留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批读书人成了新旧交替时期乡村教育的主要从业者。

最后,个别优秀读书人进入官办师范学堂担任教员。师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新式学堂的师资力量。一些有学问和品德的读书人顺应时代发展,进入师范学堂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毕业后,他们成为新学堂的种子教师,推动了教育体制的变革。

综上所述,科举废止后,教育成为读书人谋生的一个重要出路。一部分读书人积极适应时代,将传统教育转变为新式教育,成为了教育变革的参与者;另一部分读书人则固守旧学,通过传统方式维系生计。两种选择共同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在科举制度终结后,海外留学蔚然成风。

出国深造成为读书人晋身仕途、谋求出路的新途径。留学生涌向以美国和日本为主的西方国家,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熏陶。归国后,他们成为推动现代化的生力军。

清政府积极资助和组织留学生出国深造。

1901年,清政府颁布《格致士使节章程》,开始有组织地选派留学生。随后,又颁布《广派游学》和《外交部学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进一步扩大和制度化留学规模。到1910年,清政府已经累计选派了近500名留学生赴美深造。

个人自费留学现象也十分普遍。

一些家境优越的读书人,也纷纷凭借家族财力前往外国留学。日本由于地理、语言等方面的优势,成为除美国外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地。据统计,从1912年到1937年,中国赴日留学生总数高达近10万人。

回国留学生获得了优厚的待遇。

清政府规定留学生归国后可免试授官,并可获得进士出身等荣誉。民国政府也对回国留学生实行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极大鼓舞了读书人的留学热情。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在政治、外交、教育等领域中成为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科举制度的终结,解除了士人不能经商的传统观念束缚。

一些读书人开始弃儒从商,通过实业救国。他们的商业创业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加速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

部分读书人直接投身商界,成为职业商人。

以张謇为代表的读书人,不再将商业视为末业,而是将其视为增强国力、救国图强的重要途径。他们投资创办了大量民族工商企业,如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这些企业为振兴中华奠定了经济基础。

一些读书人成为地方绅商,介于士大夫和商人之间。

他们既保留着传统士绅的社会地位,又积极投身商业活动。如河南的王锡彤,科举废止后不再专心科场,而是投资入木材、煤矿等行业,被称为“中国水泥大王”。这类绅商既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加速了士大夫阶层向资本主义商人阶层的转换。

清政府也采取扶持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为读书人创业提供政策支持。

各地纷纷成立商会组织,鼓励士人投资实业。仅不完全统计就有140余家士人创办的民族企业。这些政策为读书人提供了从商的外部环境,也推动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随着近代报刊事业的兴起,新闻传媒也成为读书人谋生的新出路。

一方面,许多读书人进入报社担任编辑、记者等职务;另一方面,也有读书人通过写作通俗小说来赚取稿费。

不少读书人加入了报刊编辑部。

早在科举被废除之前,一些读书人如包天笑就已经从事报业。科举被废后这一现象更为明显,许多传统士人转投报刊业,成为记者或编辑。以民国初年一家重要报社为例,在其48名编辑、记者中,有42人拥有过功名。

一些读书人转向写作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在近代城市兴起,深受市民阶层欢迎。一些失意文人为谋生计,瞄准通俗小说的市场需求,大量撰写各类作品。这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阅读需求,也成为读书人获取稿费的方式。

个别读书人将报刊作为自己的事业。

以包天笑为代表的这部分读书人,不仅为报刊撰稿,还创办自己的报刊,成为近代新闻事业的推动者。他们的努力奠定了近代中国新闻传媒的基础。

新闻媒体的发展为读书人提供了新的文化传播平台。作为传统文人的他们,也推动了近代报刊事业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力量。

尽管科举制度被废除,但传统士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还远未消失。在清末新政改革中,大量读书人依靠过去的功名,进入了新政机构担任要职。

在地方自治体系中,传统士人成为自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废止后,清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建立了从省到县的议事机构。这些机构中的议员、董事等职位,绝大多数由具有功名的士绅担任。

在中央政府改革中,旧式读书人也扮演关键角色。

许多有功名的士人进入新设的谘议局,担任议长、议员等领导职务。谘议局是清末政治体制变革的重要平台,传统士人的大量介入使改革维持了某种连续性。

在民国时期的政治活动中,拥有功名依然是进入政界的资本。

各级议会中的议员要依靠地方士绅的选举产生。这为传统读书人转入新型政治系统提供了通道。

尽管科举已废,但传统士人的社会影响力还在。依靠过去的功名,许多读书人得以在新政时期继续从政,使政治变革保持了某种程度的连续性。

清末新军的兴起,也让一些读书人走上了当兵的道路。他们中的大多数先进入新式军校学习,然后加入新军,成为清末新军的骨干。

一些贫苦读书人直接参军谋生。科举的废除让他们举业无门,加入军队成为摆脱贫困的一条新出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普通士兵,直接从事军务工作。

较多读书人选择先入学军校。在科举废止后进入了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等军事学校深造,毕业后以军官身份加入新军。

个别读书人凭借过去的功名直接获得军官职务。他们没有系统军事教育,依靠文凭任职。这类直接“文官化”的军官比例不高,且军事素质参差不齐。

科举的终结导致一部分读书人走上当兵的道路。他们既充实了新军的人员队伍,又推动了军队向新式化的转变。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晚清历史的重大分水岭。它终结了科举评功行仕的千年传统,也让广大读书人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与焦虑。面对这一挑战,他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寻求转型;有的固守旧学,在传统领域谋求出路;还有的则身陷迷雾,难以自拔。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广大读书人还是在这个时代剧烈变迁中找寻到了新的生存之道。

科举虽废,但读书之路仍在继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4

标签:科举   读书人   士人   新军   功名   学堂   留学生   报刊   清政府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