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日赚3.6亿,5年分红近2000亿!

石油是个好东西,被称为流动的黄金,一点都不为过。

任何东西的本质,都是能源,世界的发展,也是靠能源推动。

理论上如果有无限而且免费的能源,那么所有东西的成本都会无限低。

而石油和煤炭作为当前地球上两大主要能源之一,对任何国家都无比重要。

中东那些国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但一个个都富得流油,就是因为石油多。

而我们中国的石油储量相对来说,就有点穷了,所以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

比如2023年我们进口了5.6亿吨原油,金额超过3374亿美元,这可是两万多亿人民币啊。

这里面从海湾六国手里,就买回来了2.6亿吨,从俄罗斯进口超过1亿吨,位居第一。

每年都要花这么多钱买石油,实属无奈,我们自己的石油可开采储量比不上那些富油国,不过随着海洋开采技术越来越成熟,海洋石油很大程度弥补了我们的不足。

而中国海油就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为我们的海洋石油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公司

先看个动画。

这是一段老视频,记录了中国海油的挂牌典礼。

那一天是1982年的2月15日,刚过完春节,在北京长安街王府井边上的一栋小楼,挂起了这块白色底子的招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正式成立。

而这,就是新中国第一家国家石油公司。

在此之前,我们还只有石油工业部。

不过紧接着第二年,石油工业部又分出一批人,领头组建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中石化。

就这样形成了中海油负责开采石油,中石化负责炼化石油的局面,分工很明确。

后来到了1988年,石油工业部也撤销了,重新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中石油。

到1998年的时候,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了彻底划分界限,又改组了一次,那一次之后,海里的石油都归中海油,在国内北方的归中石油,南方的归中石化。

大家如果去了大庆,转转就会发现,怎么那么多中石油的公司和工厂,而看不到中石化的原因。

我们的三桶油就是这样来的,其中以中海油为老大,因为他是第一家开采石油的公司。

在那个没钱没技术没装备的年代,想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开采石油,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

只靠我们自己的实力,是不可能把石油开采出来的。

所以在中海油成立之后,就立马发布了全球招标告示,广邀天下豪杰共同开发中国石油。

先行者当然是深圳这个率先对外开放的窗口,南海东部石油公司的总部,就设在深圳的一个小渔村里。

在随后的十年时间里,我们与美国、意大利、挪威、日本、法国等等多个国家,签了39个石油开采合同,投资金额超过32亿美元。

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惠州21-1油田”。

这个油田是中、美、意三国合作,1990年建成投产,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为我国海上第一个年产百万吨的油田。

随后在南海的石油开采力度越来越大,1996年原油产量就超过1000万吨,正式成为继大庆、胜利和辽河三大油田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基地。

九十年代我们的经济发展完全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为了打造全工业品类产业链,在下海潮的推动下,无数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然而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就是能源,大大小小每一家工厂,都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急需大量能源来喂养。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石油,陆上一个大庆完全不够,我们需要打造一个“海上大庆”。

这个光荣的使命,注定落在中海油的肩膀上。

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那些年,中海油放低姿态,努力学习他们方方面面优秀的地方,尽快、尽量壮大自己。

努力是有回报的,很快中海油就建立起“合作和自营”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一边依靠国外先进的技术,实现各种零突破,保证早期石油开采的产量,同时自己独自摸索创新,尝试勘探其他油田。

1987年,一条新闻轰动整个石油界,在“绥中36-1油田”勘探处近3亿吨的石油储量,这可是一座真正的金山。

不过没等众人兴奋多久,在后续勘探中发现,这个油田的藏油太粘稠了,根本流动不起来,也无法开采。

如果是在陆地上也很好解决,注入蒸汽和加热就能搞定,但是海上不行,成本太高了。

所以尽管3亿吨的储量非常吸引人,但是没有哪个国外公司愿意合作,一时之间陷入尴尬的境地。

既然无人借力上青天,那就自己翱翔腾九天。

中海油不信这个邪,到嘴的肉不吃,不是咱的风格,于是独自探索开采海上稠油技术。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实验,既然流动不起来,那我就给你注水,注到能动起来为止。

就是靠着这样的笨法子,硬是“强行”把油给开采出来了。

放到现在其实不是个事,对付这种粘稠的石油办法很多,但是这些办法,就是中海油在不断进步中摸索出来的。

虽然能够强行开采,但是效率确实太低,中海油为此费尽心思,研发各种“驱油”技术,这才有了后来的聚合物驱油法。

从此之后,海上稠油的开采效率大大提升,并且该技术还打破世界纪录。

解决开采技术的同时,勘探技术也没落下,虽然3亿吨不算少,但是长期来看那也远远不够。

所以从1995年开始,大范围在渤海勘探石油,于是就有了渤中25-1南、秦皇岛32-6等近10个大中油田的发现,储量高达17亿吨。

意味着个个都是储量过亿吨的宝地,所以到现在为止,渤海都依然是我国近海最大的石油基地。

随后的十几年里,中海油就一直在扩大开采力度,每隔几年产能就上一个台阶。

1996年破千万吨,2004年破3000万吨,2010年破5000万吨。

5000万吨这个节点很重要,意味着“海上大庆”终于打造成功。

这个成绩无疑是很优秀的,但是中海油没有骄傲,继续提出更高的目标,既然打造了一个,那就不妨再打造一个。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海外大庆和深水大庆”的宏大计划。

从这一刻开始,中海油走出国门,去全球收购油田。

2013年的2月26日,刚过完元宵节,石油界发生一件震惊全球的大事,中国海油收购加拿大的尼克森公司。

尼克森是全球石油巨头,业务遍布很多个国家。

所以收购价高达151亿美元,这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

当然给中海油带来的价值也是绝大,不但储量和产能瞬间大增,重点是通过这次收购,中国从此开始参与国际原油市场。

随着持续的海外收购,如今中海油已经与45个国家开展合作,在二十多个国家都有投资项目,海外资产超过4000亿。

去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刚破万亿,海外资产占比高达40%。

2023年半年报公司说海外净资产占比30%,这个是统计口径的区别。

这40年的发展,中国海油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一开始的海上钻进平台非常简陋,根本承受不住大风大浪。

现在四平八稳的现代化钻井平台,无惧任何风浪。

正是开采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稠油热采、高温高压钻井等等技术都已经站在了国际前列,让中海油累计供应油气当量已经超过15亿吨。

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大的进步,因为茫茫大海,蕴藏着无数珍宝,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发。

如今中国海油已经是我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油气勘探和生产企业之一。

二、业务

中国海油的业务逻辑非常简单,先勘探,发现可开采油田,就建工程设施,然后开采,这几步都是纯投入,而且会耗费巨资,所以公司每年的资本支出都非常大。

最后把开采出来的油气卖掉,就是公司的收益。

我们先来看勘探表现。

在地质学里面,为了探明底下物质情况,会挖一个洞下去,所以叫“探井”。

从分类来说,其实种类挺多的,有地质井、参数井、水文井、预探井、评价井。

对于海洋石油勘探来说,最核心的就是预探井和评价井。

在打预探井之前,其实就已经勘探出石油的潜在区域,选择一个合适的探点挖下去,然后取出预定深度的物质,获得基础的地质信息。

然后评价井就是在预探井的基础上,认为有继续探测必要,所以会继续挖,获得更多更详细的地质数据,比如油气类型、油气厚度、构造形态等等。

通过这些数据,就能评估出该处油田的油气规模和经济价值。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在茫茫大海上,如何才能精准的布置探测井的位置呢?

这就是“地震数据”的功劳,当然这个跟我们平时监测某地区地震不是一回事,不过逻辑差不多。

在70年代的时候,主要还是二维地震技术,到80年代后,三维地震成为了核心。

原理也很简单,现在预定范围画一条线,然后选择几个点,再把炸药埋下去,引爆之后就能通过监测设备检测到地震波,最后采集到的数据,就能形成一张地震图。

二维地震的优势是范围广,但是只能获得一张剖面图,所以一般二维地震来布置预探井的位置。

三维地震的原理跟二维类似,但是布置上更复杂,会布置成方格或者环状,这样就能获得很多张二维剖面图,结合起来等于就是三维数据,所有能获得更精细更立体的地质信息

所以一般会根据三维地震来布置评价井。

对于油气公司来说,储量很重要,因为有新的的勘探成绩,就意味着会有新的产能。

2023年三季报一共有8个新发现,比如番禺10-6、开平18-1、秦皇岛32-6东等。

番禺10-6和开平18-1探明地质储量都超过2000万吨,秦皇岛27-3探明地质储量超5000万吨。

这些新探明的储量,就是中海油未来业绩增长的基础。

然后从成熟油田的产量来看,2023年增长不错。

2023年前三季度石油产量2.66亿桶,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340万桶。

天然气产量4700亿立方英尺,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503亿立方英尺。

目前主要产能还是在国内,海外产量要低很多。

前三季度海外石油产量1.24亿桶,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1380万桶。

海外天然气前三季度产量1693亿立方英尺,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134亿立方英尺。

意味着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海油净产量4.997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8.3%,创历史新高。

这主要是有多个新项目投产,比如垦利6-1新油田、渤中28-2南油田、和陆丰12-3油田、东南亚3M气田等,根据新建项目情况,2024年产量还将继续提高。

从中国海油的整个模式来看,开采阶段既有自营,也有合作,不过分工明确。

销售端大部分销往国内,海外油田会在当地销售。

那么对于中国海油来说,只要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出来,就一定能卖出去,谁叫这属于资源垄断型。

尤其是国内,不存在销售问题。

虽然广汇能源已经开了民企进口石油的先河,但是毕竟体量很小。

如上图所示,广汇能源1月27日发布的公告,意思是安排广汇石油2024年原油非国营进口30万吨。

未来石油也会逐渐向民企放开,但与三桶油比起来,还为时尚早。

所以对于中国海油这样的公司来说,产多少就能卖多少,因为我们的需求缺口太大,关键在于价格上面。

不要以为石油和天然气是我们自己开采的,就可以随便定价。

不行的,这都属于国际大宗商品,所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业绩会受到市场价的影响。

比如天然气的价格,2023年的波动就非常大。

2023年天然气价格在高点的时候突破6600元,有的出厂价甚至超过7000元,而低点的时候跌破3500元。

不过对于中国海油来说,正常情况下,业绩不会亏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因为他处于最上游,石油是开采,天然气也是开采的,不是采购,也不是化工炼化,所以有成本优势。

三、业绩

我们先来看中海油三季报的业绩表现。

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3068亿,同比下降1.4%,其中石油收入2055亿占大头,不过同比下降了13.4%,天然气收入329亿,同比增长了15.1%。

下跌幅度更大的是净利润。

三季报净利润976.6亿,同比下降了10.2%。

我们可以看到从2020年之后,就大涨了两年,而且是翻倍的速度,非常夸张。

原因当然就是因为石油价格的波动造成的。

比如2023年的年初以来,Brent原油价格就有所回落,所以去年的营收和利润都受到了影响。

营收之所以只下降了1.4%,因为产量大大增加,弥补了价格损失。

对于一体化石油公司来说,决定利润的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价格,另一个是自身成本。

其实我们在这个领域是没有成本优势的,尤其是海上石油,开采难度本来就要大很大。

我们来看成本的主要构成。

如上图所示,目前中海油的成本是28.17美元/桶油当量,其中折旧和作业费用占了大头。

这很无奈,海上石油不像中东国家那些石油直接往地面冒,要把深海底下的石油开采出来,工程投资非常大,即便是勘探都很麻烦。

所以勘探加上开采吞噬掉了大量资本开支,然而这些设备却并不耐用,尤其是海上的恶劣环境下,很多设备只能用5~10年,所以中国海油每年的折旧费用非常大。

2023年的上半年折旧、摊销费用就高达337.38亿,全年肯定是超出600亿不少的。

即便是2022年折旧、摊销费用就已经高达629亿。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折旧也会越来越大。

不过只要石油价格在正常水平,以公司的吸金能力,折旧也能接受。

按照2023年的水平,平均每天要赚3.6亿的净利润,太恐怖了。

赚这么多钱,分红倒是不算小气。

我记得中国海油董秘曾公开说过,公司坚持每年派发两次现金分红,而且根据公司的承诺,到2024年每年支付股息率不低于40%。

当然有个前提,是在股东大会批准的情况下。

以前这个前提本来就没问题,未来这些央企都会注重市值管理,更没问题。

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海油累计现金分红达到1749亿,平均股息支付率已经到45%了。

2022年4.45%的股息率,不算高,当然也不算低。

如果真按公司说的,2027年全年股息绝对值不低于0.7港元/股,大家知道股息会有多高吗?

更多的业绩分析,等年报后再分析。

四、总结

最后讲一讲中国海油2024年的规划。

1月25日,中国海油公布了2024年的发展计划

有这么几个重点数据:

2024年净产量目标位为700-720百万桶油当量,其中中国约占69%、海外约占31%。

2025年和2026年,净产量目标分别为780-800百万桶油当量和810-830百万桶油当量。

产能稳定提升,主要就是来源于前面讲的那些新油田。

2024年公司资本支出预算1250~1350亿,其中,勘探、开发和生产资本化支出预计分别占总额的约16%、63%和19%。

这么大手笔的投资,也只有这种央企才有这个实力。

2023年的资本支出大概是1280亿,差不多维持同一个水平。

去年新发现的那几个油田,想必今年就要开始工程建设了,比如渤中19-2油田、惠州26-6油田、巴西Mero3项目等等。

那就真的如公告所说,“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

油气价格如果配合的话,那么业绩必然也会再上新台阶。

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知道为什么我们汽车加油会那么贵吗?

因为石油是税收大户。

俗话说一升油半升税,一点都没错。

看上图这个油价构成,是不是瞬间觉得开车就是在做贡献?

很多人担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之后,石油是不是就没那么好卖了。

完全可以放心,2030年才会是全球石油消耗的顶峰时期。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财经##天然气##石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中国海   探井   储量   油气   油田   海上   天然气   产量   石油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