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中国竹杠的后果,4000吨级起重机10年只产3台!抢都抢不到

“中国永远不可能自己制造出这样的机器。”

这是当年外国工程师对中国不屑一顾的评价,但他没想到的是,仅用五年的时间,中国便从只能生产1000吨级起重机,攻克重重难题,自主研发出了4000吨级起重机。

起重机XGC88000的面世,让我国在起重机制造领域的技术水平遥遥领先于全世界,也将我国在此方面的多项技术空白填补完整。

“世界第一吊”诞生前

若要介绍4000吨级起重机XGC88000的发展史,必然要先讲一讲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她的名字叫孙丽,出生于1972年,22岁那年,大学刚毕业的她进入徐工集团,成为了集团里的一名普通员工。

徐工集团是徐州一家做工程器械的公司,成立于1989年,公司自成立后便一直处于中国工程器械行业的领头人行列。

能够进入如此公司工作的孙丽自然也不是普通人,在她刚进公司那年,中国自制的起重机最多能达到50吨级,与当时处于先进水平的国家差距甚远。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在大力发展重工业,起重机是当时各大重点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但起重机的制造技术只有德国、美国、荷兰等技术先进的国家拥有。

中国若想拥有起重机,只能花高价从外国进口,可那时候的这些国家从不将中国放在眼里。

中国向他们提出购买申请后,他们不但开出天价,还提出了许多离谱的要求。

中国人骨子里都是不服输的,为了不永远有求于人,中国的工程师们也开始努力研发起重机。

第一台5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的诞生,是中国起重机里程碑的起点,但和德国制造的起重机间还是有着天与地的差距,那时德国已经能够制造800吨级的起重机。

16倍的差距让中国工程师们知道,中国在起重机的研发之路上仍然任重道远。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我国的技术人员曾到德国参加展会,为的是向德国学习一下他们先进的设备技术,可却遭到德国人的嘲笑,说我们这辈子都别想自己制造。

2002年,30岁的孙丽接到集团领导的委托,希望她能够加入15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研发团队。

孙丽明白起重机对于中国重工业制造的重要性,所以哪怕当时她才刚生产完半年,正是女儿最为需要母亲陪伴照顾的时候,也毅然决然加入了这个“重量级”任务。

为了研发进度,她接下来的好一段时间都在全国各地调研。白天在一线调研,晚上熬夜计算数据,设计图纸。

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在的团队终于将15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研发成功。

在如今的机械工程教材中,她所主持建立的塔式工况应用成果仍被记录在册。

150吨级起重机是目标,但不是终点。

其后的几年间,孙丽带领团队持续突破,260吨级、350吨级……宛若打怪升级般,中国起重机的吨级在不断提升。

可惜,中国起重机的提升速度虽快,但在面对先进国家时,还是遭到了碾压。

2008年,中国起重机的吨级已经趋近1000吨级,可与荷兰的3600吨级仍有很大差距。

虽然相比20年前,已经从看似遥不可及16倍缩小到了3.6倍,但差距的存在还是让中国处于劣势。

那一年,沙特有一工程正在面向全世界招标。

要想完成这项工程建设,需要承建方有一台1700吨级、92米高的洗涤塔。因为硬件设施的欠缺,工程被荷兰公司拿下,我国只能作为协助方派出工程师前往沙特辅助方案规划和实施。

在建设过程中,荷兰公司对我国工程师进行了严防死守,禁止我国工程师进入起重机的驾驶室工作,并在方案实施途中不断为难我国工作人员。

如果我国人员不能满足他们要求,他们便开始拖延工期。

据当时的工程师说,荷兰人曾指着工地上的诸多吊车说:“这些里面,没有任何一辆是中国制造。”

我国工程师在那个时候,心里一定充满了憋屈与不甘,可人家说的确实是实话。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中国工程师在其后的两年中埋头苦干。

2010年,孙丽带领团队开始研发千吨级以上的起重机。

千吨级起重机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瓶颈,十分难以攻破,可一旦攻破对于后续研发则会顺利很多。

4000吨级起重机诞生

因为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资料与模型,孙丽带领团队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才做好一个产品的概念设计。

因为研发进度过于缓慢,孙丽整日食不下咽,不论白天夜里都睡不好,短短半年的时间,她便瘦了20多斤。

幸好,老天从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在孙丽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下,他们终于突破了一车两用的技术瓶颈,在2013年时,国产的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正式诞生。

时隔十一年,沙特在2019年再次面向全世界招标,中国和荷兰又一次成为竞争对手。与十一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因为有400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XGC88000中标。

中国的一次次快速发展刷新了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十多年前外国企业看不起中国制造,十余年后,他们再次发出感叹:“当年对中国的低估是我们的错误。”

在这次的沙特石油工程项目中,XGC88000大放异彩,将自己的强悍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价值两个亿的“大家伙”拥有200多米长的臂长,它需要靠自己的“臂力”吊起一个2000吨的洗涤塔。

这是XGC88000的首次外派工作,外企在震撼于中国实力的同时,也都在紧盯着XGC88000的表现。

XGC88000幸不辱命,仅用了6小时便圆满完成了任务,以优秀的表现惊艳了所有关注XGC88000的人。

XGC88000的面世,打开了我国各类重型器械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在2021年向外出口的工程机械设备价格总额早已超过340亿多美元,出口的国家多达218个。

除在经济方面为我国带来巨大利益外,XGC88000还获得了8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3项国际首创技术和6项国际领先技术。

相比德国、美国、荷兰生产的起重机,XGC88000的技术更先进,性价比更高,更能得到各国企业的青睐。

4000吨级起重机的生产并不容易,从2013年2023年,十年的时间,XGC88000仅生产出三台,第四台XGC88000目前正在生产。

相比前两台,2020年完成交付的XGC88000相比前两台,技术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升级,不但操控系统更加智能,就连运输、组装、拆卸等活动也更加方便快捷了。

XGC88000的“父亲”

徐工集团的创立时间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那时候它是八路军麾下的一家兵工厂。

在那战火纷飞的时期,最初期的徐工集团为躲避战火,专攻生产曾辗转多地,老一辈的徐工人也是一心为国,工厂挪到哪,工人就跟着搬到哪,坚决不拖延生产时间,全力为前线提供武器。

直到建国后,徐工集团才在1953年确定落户在江苏省的徐州市。

1989年徐州的重型机械厂、工程机械研究所、工程机械制造厂和装载机厂被重新进行整合,徐工集团正式成立,成为了一家综合的工程机械工厂。

三年后,重新整合后的徐工集团,全年工业总产值已经高达九亿多元,集团固定资产达到3.4亿元,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中流砥柱。

2012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徐工集团更是成为了全球移动式起重机行业的领头羊,并在同一年完成了对德国施维英公司的并购,这家外企曾是全球混凝土行业的领军企业。

早在2012年,徐工集团的年收入便已经突破了千亿元,是当时我国首家千亿级的企业。

那些“国之重器”

多年前的中国科技水平落后,许多如同起重机一样的器械只能依赖进口,比如盾构机、核磁共振仪等。

但随着我国人民的不懈努力,这些曾经我们可能花高价也买不到的东西,如今都一一自主研发成功。

它们的面世不但减少了各企业高额的购置费,节省了成本,同时也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它们是“国之重器”,更是“国家之光”。

我国在芯片和光刻机方面的瓶颈还暂未突破,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凭借中华人民的智慧与不肯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这些难关一定能够早日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起重机   中国   沙特   荷兰   德国   后果   工程师   我国   集团   工程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