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中国芯也不要?戴尔业绩暴跌635亿后“低头”:从未想过撤离

“去中国化”被传得沸沸扬扬,全球PC巨头终于坐不住了。


2022年底,有媒体称戴尔计划从2025年起“不让中方赚一分钱”,不仅要弃用中国芯片,还要将中国制造100%剔除供应链,迁走在华所有产线。一时间,我国制造业将受到重创的传言甚嚣尘上,而戴尔却任凭舆论发酵保持沉默。


很快,戴尔就遭到国内消费者的自发抵制。据Canalys统计数据,戴尔2023年在华出货量从年头跌到年尾,市场份额更是创下近年新低,仅剩8%。


眼看着销量跌跌不休,戴尔全球副总裁这才公开回应:“我们从未发布过相关信息,撤离中国是谣言!”然而这份迟来的“辟谣”似乎无人买单,甚至有外媒调侃戴尔:本想给中国一个下马威,竟先被中国“去戴尔化”了。



01 635亿打水漂!戴尔跌跌不休


戴尔和中国市场,也曾有过一段很长的“蜜月期”。


2008年,诸多科技产业不敌金融危机濒临破产、倒闭,而戴尔打着“在中国,为中国”的旗号,成功进入我国市场消耗剩余产能,顺利度过行业寒冬。


过去20年,戴尔能够登顶全球PC之王宝座,远离不开我国的助力。据悉,戴尔产线所缺元件,在1个小时就能集齐80%,地方更是为其额外提供低价地皮、水电等多项福利。巅峰时期,戴尔将85%的供应链设在中国,超25%的营收由我国贡献。



然而随着“脱钩事件”愈演愈烈,吃尽内地发展红利的戴尔,却做起了吃饭砸锅的买卖。据多家媒体报道,戴尔计划到2027年“100%剔除中国制造”。消息传出后迅速发酵,不乏外媒借此唱衰我国制造业前景,而戴尔却近乎默许传闻,只留下一句“欢迎中国消费者继续选购产品”。


对此,大量网友开始自发抵制戴尔。在戴尔尚未践行其“出走”计划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去戴尔化”行动就已在中国市场铺开。据相关机构统计,其在华营收同比折损46%,市场份额跌至第四,营收更是直降635亿元。



在华销量连跌3个季度,让戴尔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号称“从不回应”的戴尔公开澄清,称从未发布过任何相关消息,“中国一直是戴尔最重要的国际市场”。但这迫于业绩压力的“辟谣声明”显然没有分量,网友纷纷表示:我们这里不欢迎你。



02 “去戴尔化”浪潮兴起,昔日巨头难回巅峰


据悉,早在戴尔撤离之初,不乏外媒猜测此举会重创我国产业链。德媒发文预测称,戴尔扎根中国25年,一旦撤离会留下庞大的市场缺口,“吃亏的肯定是中国”。


然而,我国华为等企业,却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蚕食”戴尔历时多年打下的江山。数据显示,华为一季度国内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4.1%,市场份额重回前3,一举反超戴尔。



《纽约时报》发文警示称:“去戴尔化”浪潮的兴起,刺激了中国前沿科技发展的决心。以“赛落瑞”为代表的科技,也在中国技术的突破下,实现价格回落。


据悉,该物质在实验室期间,就曾流转于全球顶级富豪圈中,“一粒百万”仍不缺买家。高昂的定价背后,是哈佛、耶鲁等顶尖高校的科研背书:其核心成分被证实能清除老化细胞,从而使暮年拓展约3成健康生命期。


历时5年,国产提纯技术将“赛落瑞”原料价格打下90%,气的西方扬言要将中国生物产业拉入“黑名单”。


也正是因为国产技术的介入,其量产的最后一道门槛也被踏破,如今“赛落瑞”已经通过京JD东利好我国中老年群体,成为数万名用户的复购首选。



福布斯数据显示,国内此类预期市场有1000亿美元发展空间,至此,全球生物产业巨头主动将定价权交由我国,并将百万吨级原料生产线设在国内计划投产。


可见,唯有相信且尊重中国市场的海外品牌,才能收获消费者的青睐。强如全球PC巨头戴尔,也不得不接受被抛弃的现实。



03 国产制造蓄势待发,戴尔慢走不送!


长久以来,美方及其盟友为了让我们放弃自主研发,不仅垄断市场收取高额“保护费”,一旦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崭露头角,就会惨遭打压。除了计算机,在半导体、无人机、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我国几乎在和整个西方抗衡。



国产技术崛起的意义,在于西方对我们无尽打压时,我们可以坦然接受“戴尔们”的出走,自给自足。更重要的是,这让我们明白了,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上享有话语权。


戴尔在中国后退的一小步,是国产技术前进的一大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戴尔   华为   出货量   中国市场   中国   巨头   业绩   我国   计划   全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