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能“发钱”促消费?当前通胀低迷就是美国发钱的后遗症

美国能够“发钱”促消费,中国为何不能?

发钱促消费,这是多简单的事,眼看着物价出现普遍性下跌,CPI连续数月出现同比负增长,许多人都期盼着消费能够得到立马提振。促消费,“发钱”能够立竿见影,这么简单的事,政府为何不去做呢?


美国能够发钱促消费,中国还真就不能这样做,本文将从两国经济结构不同这一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美国服务业占比高,制造业占比低,美国的日常消费品基本上全靠进口。在疫情期间,美国政府给居民部门发放数万亿美元现金,消费立马大增,中国的出口也随之大增。

中国制造业占比高,美国政府一发钱,中国生产企业的订单随之大幅增长,如果中国政府也发钱促消费,那么中国生产企业的订单增长不是会更迅速?就业不是会增加得更多,经济增长不是会变得更快?



可是美国政府发钱过后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随着“发钱效应”的逐渐消退,美国消费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中国出口增速也出现断崖式下跌。当前我国通胀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贸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导致生产与国内消费间的矛盾被扩大了。

如果中国政府也发钱促消费,那么之后随着“发钱效应”的消退,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将会被进一步扩大,失业会因此大量增加,物价会下跌得更厉害,经济增长会变得更困难。

美国经济的“发钱效应”消退之后,就业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增长强劲,那是因为美国企业不用因此承受需求减少的后果,美国政府只需要把美国富裕阶层的收入提升,让富裕阶层能够消费更多的服务,美国的劳动者们就不用怕失业会增加。

“发钱效应”消退之后,中国的企业就得承受需求减少的后果,中国的劳动者们就得承受失业率上升的后果。


当然有人会说,一直发钱那就不得了。政府哪有钱来发?还不是靠举债?

如果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上了举债这条路,那么真正的危机就离我们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美国   比高   中国   美国政府   中国政府   断崖   通胀   劳动者   低迷   后遗症   物价   效应   后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