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记09:前往塔尔钦-冈仁波齐与玛旁雍错

如果有什么可以称为阿里大北线行程的亮点,一定是去看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

从萨嘎前往冈仁波齐,需要沿着修筑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219国道一直向西,经过仲巴县,至山脚小镇塔尔钦,全程接近五百公里。

在地图上看似乎不很明显,但在著名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以北,还有一道几乎与之平行的山脉,被称为“冈底斯山脉”(གངས་ཏི་སེ),呈西北-东南的弧形走向,全长约1600公里,西起喀喇昆仑山脉东南部的萨色尔山脊(北纬34°15′,东经78°20′),东延伸至纳木错西南(约北纬29°20′,东经89°10′),接念青唐古拉山。它是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线,北侧是气候寒冷干燥的羌塘高原,羌塘高原大部分是荒漠的无人区或牧区,南侧是相对温暖凉爽的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有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草场辽阔,耕地集中,为西藏自治区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的地域。

在“冈底斯”这个名字中,藏语“冈”(གངས)和梵语“底斯”(तुषार),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雪”的意思,因此“冈底斯”也可以说是“大雪山”的意思。

从地理学上来说,冈底斯山脉的第一高峰为萨嘎县西北的冷不岗日,即罗波峰,海拔7095米。大家都要去看的冈仁波齐峰(གངས་རིན་པོ་ཆེ)为第二高峰,海拔高度大约6600米(冈仁波齐峰的高度有6638,6650、6656、6714米等说法,这几种海拔高度值基本都是20世纪初期的西方及印度探险家测量所得,但一直没有现代的官方测量数据)。但是,在藏传佛教及西藏传统典籍中,“冈底斯(山)”或“底斯”又常特指冈仁波齐峰(梵文称,Kailāsa “该拉瑟”/ Kailash“凯拉什”),所以当地人口中的“冈底斯山”往往指的不是山脉,而是众口相传的神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中的“仁波齐”在藏语中是“珍贵的”意思,故冈仁波齐(གངས་རིན་པོ་ཆེ།)意即“珍贵的雪山”。它是四个古老宗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共同的圣山。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亦译作“本教”)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周边。在远古年代,冈仁波齐已是原始本教的神山,而本教“三界宇宙观”的中心就是冈仁波齐。印度教认为冈仁波齐是主神湿婆的居所,他与妻子帕尔瓦蒂及孩子们住在这里。耆那教认为其初祖勒舍婆就是在冈仁波齐前面的Ashtapad(意为“八层”)山上苦修多年后得道的。佛教认定冈仁波齐是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藏传佛教密宗认为五大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也称“上乐金刚”)就居住在冈仁波齐山上。

1985年,被誉为“登山皇帝”的意大利登山家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得到了冈仁波齐峰的登山许可。经过现场勘察后,梅斯纳尔认为冈仁波齐峰完全有攀登的可行性,优秀的登山者能轻松应对。但他觉得使用冰爪、冰镐这些登山装备去“征服”这座独特魅力的宗教圣山是对神明的亵渎,所以梅斯纳尔主动放弃攀登,而沿着转山路绕神山转了两圈。

在事后接受采访时,他表示“If we conquer this mountain, then we conquer something in other people's souls. I would suggest they go and climb something a little harder. Kailash is not so high and not so hard.”(如果我们征服了这座山,那么我们就征服了其他人灵魂中的一些东西。我建议他们去爬一些更难的山,凯拉什没有那么高、也没有那么难。)

而在2001年,西班牙登山家耶稣·马丁内斯·诺瓦斯 (Jesus Martinez Novas) 得到政府的许可,计划攀登冈仁波齐峰,后来也在其他国际登山者的广泛抗议下放弃了计划。

于是,冈仁波齐至今无人登顶。

无法攀登,却可以朝拜。对于冈仁波齐来说,朝拜的方式不是叩首,而是“转山”,它和转经一样,在藏语中称为藏语中称为“廓拉”,以绕行圣物、圣地的仪式,来消除恶业、积累福德。也有说法称,以冈仁波齐为中心,与四周的群山组成了一个天然的坛城,转一次神山也等同转了一圈坛城。不过,不同宗教转山方向也有所不同,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以顺时针方向(右旋)转山,而本教(苯教)信徒则以逆时针方向(左旋)转山。

在冈仁波齐山下,位于塔尔钦南部不远,有一高原堰塞湖,名为“玛旁雍错”(མ་ཕམ་གཡུ་མཚོ་)它的意思是“不败之碧湖”,根据印度教传说,是从创造神梵天的心中造出的,古梵文称其为“玛那萨罗瓦”,是由“末那”(心意)和“萨罗瓦”(湖)两个词组成。每年都有许多印度教徒前来转湖朝圣。印度神话认为这个湖是天鹅的夏季栖息地。佛教则认为,这里可能是其经籍中所提到的阿耨达池(Anavatapta hrada 无热恼池)所在地,在此沐浴可以“延年益寿”。

所以,转山和转湖,是所有东来西往的人们口中不变的主题。

这一整天,我们都在越野车上轮流睡觉,一路狂奔。看一块块公路的界碑无尽的倒退,看水中天光云影无端的变幻,看经幡五色如受伤的头发迎风飘扬,看寺庙的金顶在湛蓝的晴空里熠熠闪光。南面,是时时可见的喜马拉雅,是雅鲁藏布,是遥不可及的印度,北面,是冈底斯连绵的山脉,几乎近在眼前。终于,在翻过海拔五千多米的马攸木拉山口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在云雾中看见了冈仁波齐。没有什么醍醐灌顶的清醒,也没有什么心灵净化的神圣,一个白馒头似的山峰若隐若现,你不禁要问,这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冈仁波齐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因为看见它的人,其实已经无数次地“看过”,但无数次“看过”它的人,又从所未见,除非你真正站在它的面前。

这一天行程很长,抵达塔尔钦的时候已经是傍晚。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镇子,几家旅馆,几间饭店,还有几家卖登山用品的杂货店,似乎完全就是为转山而存在。除我之外,大家第二天还要去转山,就早早睡了。这里友情提醒,在塔尔钦休息要注意保暖,多盖被子。这地方全靠太阳能供电,只要天气不好,凌晨必然断电。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地方,即使夏天也能把人冻个半死,当然,你要是跟我一样有一件藏袍,也可以夜里出去看看星星,没有光污染的小镇,如果夜间清朗,应该能看到很美的银河。

写完才发现忘记放照片了,全部放在最后吧:

一个小水坑

又一个小水坑

车窗外

远山长,云山乱

大概是公珠措

经幡

据说有个1314km处路牌,没拍

一个玛尼堆,请不要拿走石头

金顶

远处就是冈仁波齐

玛旁雍错

近看玛旁雍错

这是华妈,马拉松选手,与我妈同年

塔尔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梅斯   印度教   梵文   藏语   喜马拉雅   山脉   佛教   印度   西藏   海拔   宗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