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张瑜去美国发展,给白人打工,白人:为何不给中国人打工?

在1985年的一个清晨,张瑜站在繁忙的纽约街头,身后是那座曾经是她梦想的起点,而如今成为了她全新生活的舞台——美国。

这个从中国来的女子,曾是家乡闪耀的明星,如今却踏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她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她从未退缩。然而,她的选择引发了周围人的疑惑,尤其是她所服务的那个白人家庭。

“为什么不去中餐馆给中国人打工?”家庭主人的这个问题,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早晨爆炸开来。这个问题不仅触及了张瑜的过去,更折射出她所面对的文化碰撞和身份认同的冲突。

1985年的一个清晨,张瑜站在拥挤的上海机场,周围是匆忙的旅客和告别的亲友。她穿着简单,手提一个行李箱,眼神坚定而深邃。

身边的人议论纷纷,有的惊讶于她的决定,有的不解她为何要放弃在中国电影界的辉煌。但张瑜没有多言,她只是默默地站在登机口前,凝视着远方。

飞机缓缓升空,张瑜透过窗户望着逐渐变小的家乡。上海的天际线渐渐消失在云层之中,她的心情复杂却坚定。飞机穿越云层,向着遥远的美国飞去。

长达数小时的飞行中,张瑜几乎没有休息,她翻阅着手中的英语书籍,时不时低声跟自己练习发音。

到达美国的那个早晨,张瑜拖着沉重的行李,走出了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陌生而忙碌的气息。她走到一台公用电话前,试图拨打电话预约出租车。

张瑜结结巴巴地用自己的英语说道:“Hello, I... I need a taxi.” 电话那头的声音迅速回应,但张瑜只能听懂一半。她紧张地重复了几次自己的位置,终于约好了车。

张瑜的公寓并不宽敞,只有一张床、一个书桌和一把椅子。她坐在书桌前,打开了一本英语学习书籍。她反复朗读着书中的句子,时不时停下来查阅词典。每当她遇到难以发音的单词时,她就会反复练习,直到能够正确发音。

第二天,张瑜去附近的超市购物。她拿着购物清单,试图找到所需的商品。

在货架前,她拿起一罐番茄酱,犹豫地对一位超市员工说:“Is this... ketchup?”

员工微笑着点头回答:“Yes, that's ketchup.” 张瑜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感谢地微笑。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瑜在语言的学习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她开始能够更流畅地与人交流,虽然偶尔还会有些小犯错,但她不再像刚到美国时那样感到束手束脚。

她在社区图书馆借阅了一些英语小说和报纸,通过阅读来加强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

一次,在图书馆,张瑜在阅读区域专心地翻阅着一本小说。一位老先生走过来,好奇地问她:“Excuse me, is that book good?”


张瑜抬起头,微笑着回答:“Yes, it's very interesting. It helps me learn English.” 老先生笑了笑,说:“That's great! Keep it up.” 他的鼓励让张瑜感到了一丝温暖。

张瑜开始在一家当地的餐厅打工,作为服务员。起初,她在接待顾客时还有些紧张,但渐渐地,她开始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工作环境。

有一天,一位客人对她说:“Could you recommend a dish?”


张瑜思考了一下,然后用尽量流畅的英语介绍道:“The grilled salmon is very popular. It’s delicious and healthy.”

客人对她的推荐表示满意,并点了这道菜。张瑜离开桌子时,心中涌现出一丝自豪感。

在餐厅工作的经历,不仅锻炼了张瑜的英语口语,也让她逐渐熟悉了美国的餐饮文化。

每当她成功地完成一次点餐服务,她都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尽管工作繁忙且有时压力很大,张瑜却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瑜开始参与更多社区活动,比如当地教会的聚会和图书馆的文化交流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她遇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大家分享各自的文化和经历。通过这些交流,张瑜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张瑜在美国的生活虽然充满挑战,但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她的英语越来越流利,生活也越来越充实。

在口语得到锻炼后,张瑜可以选择的工作更多了,之后的日子里她去过一所小学里做助教。每天早上,她都会提前到校,准备教学材料。

在课堂上,她用简单而流畅的英语与孩子们互动,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尽管工作繁忙,张瑜总是保持耐心,认真地指导每一个孩子。

此外,张瑜还在一家家庭中担任保姆。她负责照顾两个小孩,从早上送他们上学,到下午接他们放学,再到晚上帮助他们做作业。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张瑜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同时也更加了解了美国的家庭文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工作,张瑜还找到了一份秘书的工作。在一家小型的律师事务所里,她负责接待客户、处理电话和文件归档。

每天,张瑜都准时到达办公室,穿着整洁的职业装。她认真地记下每一条指令,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中,她逐渐熟悉了专业术语和办公室流程,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张瑜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在一家餐馆做清洁工。每个周末早上,她都会提前到达餐馆,开始她的清洁工作。

她仔细地清洁每一张桌子、擦拭每一扇窗户,确保餐厅在开门前焕然一新。虽然工作辛苦,但张瑜总是默默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尽管生活节奏快速而紧张,张瑜却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她开始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以此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在一次社区聚会上,张瑜认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大家分享各自的经历和文化背景。通过这些交流,张瑜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还了解到了更多不同文化的知识。

张瑜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里,她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经历。她在这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上,不断挑战自己,充实自我。

然而,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有一次在给一户白人家庭当保姆的时候,家里女主人的一个问题曾让张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那个上午,阳光透过厨房的窗户洒在了张瑜的身上。她正忙着为这个白人家庭准备早餐,熟练地在煎锅和烤面包机之间穿梭。

家里的孩子们围坐在餐桌旁,等待着早餐的准备。家庭的女主人,一位和蔼的中年白人妇女,正在整理她的手提包,准备出门去上班。

“张瑜,你做的煎蛋真是太棒了!”女主人边夸赞边走向张瑜,看着煎锅里金黄的煎蛋。张瑜微笑着点头致谢,继续专心地翻转着煎蛋。

女主人突然停下来,好像想到了什么,转向张瑜问道:“张瑜,我一直在想,你为什么不去中餐馆工作呢?那里可能会有更多来自你的国家的人。”张瑜停下手中的动作,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放下煎锅,转身面向女主人。

“嗯,我觉得在这里工作更适合我。”张瑜简单地回答,避免了深入的解释。

她不想让女主人知道自己曾是中国的著名影星,也不想让她知道自己对在中餐馆工作的顾虑。

女主人似乎没有察觉到张瑜的尴尬,只是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好吧,我得出门了。再次感谢你为我们做的美味早餐。”说完,女主人匆匆离开了厨房。

张瑜又回到了煎锅旁,继续她的工作。她将煎好的蛋逐个放在盘子里,然后小心地将它们端到餐桌上。

孩子们看到早餐准备好了,立刻兴奋地围了上来。张瑜微笑着看着他们,然后回到厨房开始清理。

在清洗着煎锅和其他厨具的同时,张瑜的内心深处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的,是关于女主人的种种问题。这问题的背后,其实包含着两个主要的担忧。

首先,张瑜担心自己在工作中会被中国留学生认出来。作为当时中国当红的影后,她的知名度在国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在美国这个陌生的国度,她却选择在中餐馆打工。一旦被中国留学生认出,她无法想象他们会如何看待她的转变。

其次,张瑜总觉得自己在中餐馆的工作带有一种屈辱的成分。她曾经在无数的电影作品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张瑜根本不会考虑去中餐馆打工,哪怕那边可能气氛更好,还不如在这个不认识自己的白人家庭当保姆。

参考资料:图画.留美影星张瑜如是说[J].电影评介,1992,0(4):18-1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白人   美国   都会   煎蛋   英语   女主人   中国   餐馆   中国人   家庭   工作   张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