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我不愿揭中国人的短,但中国人有三个很大的缺点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20年英国学者罗素访华,在赞赏中国时,直言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缺点。

二十世纪初,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国家间的强弱对比愈发明显,美英两国的绝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殖民扩张带来的喜悦中。

可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对此并不赞同,罗素便是其中之一。

他还曾到访那时名义上是一战战胜国,但实际却不断遭受殖民侵略的中国,停留一年之久。

这么长的时间里,罗素感触颇深,而后发表《中国问题》,直抒其意。

以讲学为由,罗素访华

都说学术无国界,这句话放在战乱年代也是一样的。

1920年的美英两国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仇人,可是在学术层面上,却不能也如此论之。

那时的中国处在思想新旧更替的状况下,无数的有志青年在为中国谋出路,自然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引路人”。

被后人称为“世纪智者”的罗素,在当时也有很高的威望。

中国不少出国留学的青年,都知晓这位剑桥三一学院的名人,毕竟能成为皇家学会院士的人可并不多。

罗素在哲学上,逻辑学上都颇有造诣,这听起来仿佛很抽象,但是却处处都能有用武之地。

梁启超就深知这个道理,且罗素向来主张自由,反对战争。

这对于刚经历了战争千疮百孔,无数青年迷茫不知前路的中国,如果有罗素能来提点学子们一二,定会甚有效用。

可英国距离中国实在是太远,梁启超不知罗素是否会愿意前来,然而还没等梁启超发去书信请罗素,就听闻罗素在不久之前去过苏俄了。

1920年5月,罗素抵达苏俄,他受够了那时的英国,所谓日不落帝国的荣光,让不少人迷了眼睛。

罗素却看得清楚,一味地殖民扩张,让战争与死亡遮掩了文明的光芒。

这不是罗素所愿见到的,于是他离开了故乡,去到了苏俄探索另一种文明,探索何为社会主义。

奈何苏俄的国情与政治思想,都不是罗素想象中的样子,背离了他心中一直追求的自由,只在苏俄待了一个月,罗素就返回了英国。

梁启超听闻这个消息,当即与蔡元培一起写信给罗素,代表北京大学,中国公学等邀请他来中国讲学。

对中国充满好奇的罗素,抱着中国会与苏俄大不相同的希望,于1920年10月抵达上海,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

得知罗素的到来,不少学子都兴奋不已,罗素的接风宴到场百余人,都是各界的知名人士,梁启超,蒋百里都亲自到场。

这样的牌面是连美国学者约翰·杜威都没有的。

不只是在接风宴这一天,在这之后仍旧有不少学者名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拜访罗素,向他虚心请教。

从最初的上海,到南京,杭州,长沙,到后来的北京,罗素的“热度”一直都在。

在上海,体会中国人的热情,在杭州赏中华美景,与普通百姓近距离接触,看到虽然国家饱经风霜,但人民依旧淡然,这是罗素未曾想到的。

紧接着便北上去了北京,抵达了他来中国的最终目的地北京大学,在这里,罗素开始了正式的讲学。

看着中国的莘莘学子,在动荡里依旧求学,是跟英国浮躁的氛围完全不同的,罗素感受到了不同的文明带来的震撼。

罗素在北京一直待到了1921年7月才返回英国。

在这期间,中国对罗素无疑是留下了不少好印象的,可也有在罗素看来不可忽视的深刻问题。

人性的短板-贪财、懦弱、冷漠

他直言中国人贪财、懦弱、冷漠,言语虽毒辣,却忠言逆耳利于行。

在中国的一年中,罗素不止一次表达过对中国的欣赏。

这份欣赏不止在表面,更是深层次的,他曾探究中华国粹,并直言,国粹应被好好保留。

可随着讲学的时间久了,与中国青年的接触便也更多了,对中国的生活环境,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有了更多感触。

中国人在乱世当中还能找到一份欢乐,在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淡泊、平静、温文尔雅的端庄的气息。

中国人喜爱和平,有较大的耐心,是欧洲人比不了的。

可与此同时,中国人也有短板,其中对整个社会最有影响的便是不少人显现出来的贪财,胆怯和寡情。

他看到的是底层人士,会因为几分钱拼上自己的性命,在街口不顾形象地争吵。

拥有职权的人为了拥有更多的钱财,不惜对曾经甚至正在欺压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外国人笑脸相迎,无条件地屈从,得到那高出常人工资几倍的打赏。

这样的贪财让罗素所不齿。

他看到的是人们在面对占领了自己土地、房屋的洋人不敢反抗,选择默默忍受。

面对列强制定的不公的法则,不予置评,选择听从,哪怕同胞惨遭毒手,也不敢站出来反抗这世道的不公。

这样的懦弱,胆小,在罗素看来,怎能获得光明自由的未来呢。

这还没完,还有一个与贪财,懦弱放在同一等级的问题,便是冷漠。

战争过后,几百万人没有生计,因饥饿而死的人无数,却少有慈善家站出来施舍一碗粥。

底层百姓能随便地把自己的儿女卖出去换钱,卖不掉的话,为了减少人口,把刚出生的孩子杀掉也无所谓。

如此不敬畏生命,冷漠至极,谈何共创未来呢?

罗素的直言不讳,给了不少喊着报国救国口号的青年重重一击,他们从不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但却不能将罗素的话全盘否认。

因为在1920年,中国虽已经历了山河巨变,千百年的封建统治随着1911年大清的灭亡离去,开启了民国时期。

却同时有军阀鼎立,地痞流氓兴起。

这个时期无疑是混乱的,百姓在这样的环境下又何谈安居乐业,连这最基础的保障都做不到,又凭什么让人人都不贪财,不懦弱,不冷漠呢。

从清末开始,西方列强就在逐步入侵,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1840年开始,用两次鸦片战争让清朝割地又赔款,最终遭殃的当然是百姓。

《北京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

每一次不平等条约的签署,都是在给百姓增加负担,生活的重压之下,也难怪百姓们会活成罗素看到的样子了。

罗素能把他看到的明明白白讲出来,就是在警醒中国无数的青年学子们,为人不应如此,才能有所成。

虽然当时很多学子对罗素的观点表示愤懑不满,但没忘反思,这才成就了后来的少年强则国强。

强盛非一日之功

1920年罗素痛斥中国问题,冷漠、懦弱、贪财是彼时中国不少人的短板不假。

却也是更多人一直在克服的,更是向上的青年们坚决抵制的。

从晚清时期被侵略开始,中国人经历了几十年的被压迫,被打击,怕战争吗?

不少人打心眼里是畏惧的,但更多人却是想通过各种方式去反抗。

1921年孙中山就任民国大总统,共产党也在这一年正式成立,这就意味着,此时的中华人民从思想上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了。

后来面对日本的强势侵华,中国明显处于劣势,武器装备逊色那么多的情况下,战败不止一次。

可这一次,国人没有放任失败,没有低头投降。

面对日本人对同胞犯下的种种恶行,百姓们自发地加入战斗,就是为了报仇雪恨,将日本人赶出中国。

1942年,左权在对日作战中,不幸牺牲,原因是为了掩护战友。

哪怕战友的职级比他低,甚至往日的交流都不多,可他还是要救人,哪怕牺牲自己。

像这样的例子,接下来的战争岁月里时有发生,若是罗素看到此时的中国,定是不会说国人冷漠的。

战争,要投入的不只是人力,还有物力,可没有金钱的支持,哪来的充沛的物资。

那时的中国,贫困是百姓的常态,可是面对战事,百姓们宁愿苦着自己,也要支援前线。

不少战士们的衣服被褥都是百姓提供的。

为了抓捕抗日分子,日军没少对百姓重利相诱,可百姓们就算家里条件再难,也没有屈服于利益之下。

此时的金钱于他们而言,远低于民族大义,谁又能说这样的人是贪财呢。

1938年3月27日,台儿庄,守卫北门的我军181团3营面对攻来的日军,在明知很难战胜的情况下,为了给其他战线争取时间,顽强抵抗,最终牺牲殆尽。

这抗战中,像他们一样宁死不退的,还有很多人,正是他们的英勇,才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中国人曾经有短板不假,好在短板没有一直存在。

不得不说,罗素不愧为哲学家,他的确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如今再回头看罗素对中国的评价,不只是这句“揭短”的话相当精辟。

还有如其《中国问题》一书中所讲,中国问题还得靠中国人自己去解决一样,简明扼要,堪称真理。

另外,在看清中国问题,明白中国未来有不属于西方文明的巨大潜力时,罗素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未来的中国在强大以后,会不会走上西方的殖民文化。

如此当下的中国,早已走出了战乱的阴霾,而我国也没有发展成西方的资本主义,亦不同于曾经沙俄的共产主义。

始终维护和平,用中国人的头脑,带领中国走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而未来的中国,也定会如罗素说的那样,对世界文明做出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罗素的“中国问题”与中国之“罗素问题” 北京日报

罗素《中国问题》的现实启示 北京日报

孙赛茵: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以罗素《中国问题》为例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罗素访华100周年:中国情结与思想的余波 新京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罗素   苏俄   中国人   贪财   英国   中国   懦弱   冷漠   缺点   很大   战争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