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上海需要花半个世纪才能追上香港,没想到只用了20年

90年代的上海外贸码头,几乎所有的出口集装箱船只有一个目的地,那就是香港。我曾经天真地以为就上海是这样,去了一次汕头,也是这样;去了一次天津,也是这样,后来去了距离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竟然还是这样!全中国的货柜都要去香港,通过香港才能发往世界各地!这还不是所谓的国际中转运输,而是转口贸易!啥意思?本质上来说,就是内地的厂商必须把货物卖给香港公司,让这些商品变成香港商品,然后才能正式出口!

香港集装箱码头

为什么要选择香港?因为港币是美元的代金券,直接捆绑美元,所以结汇非常方便。因为香港具有规模化的吞吐能力,可以承接装卸业务。因为香港金融市场规范,买卖双方都可以得到保障。因为香港的身份很特殊,是大国博弈的真空地带。

香港

所以香港那个时候赚钱真的很容易,到处都是皮包公司,只要拿到国内公司的代理权,就可以开始等着数钱了。一样的道理,1998年之后,上海接棒香港,那个时候上海也到处是皮包公司,只要拿到内地企业的代理权,也是等着数钱。单单就外贸来说,香港的黄金十年之后是上海的黄金十年,然后才是其他地方的发展期,但“黄金”两个字,已经远远说不上了。

香港

如此说来,上海岂不是只距离香港十年差距吗?我千禧年之后曾经去香港工作过半年,就我个人感觉来说,从城市管理、市民素质、法制普及等多个方面看,当年的香港至少领先上海50年,反而城市硬件上,相距不超过十年。比如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停车。香港路很窄,不能随便停车,但有意思的是,香港合法停车位却非常多,几乎到处都是,有免费的,有限时免费的,有收费的,所有车辆都是不敢随便停的,停几分钟被拖车拖走不是传说。可当时上海就算是南京西路,车也是随便停的。更让人唏嘘的是,20年过去了,上海的车辆保有量已经超越了香港,但香港停车依然有序,上海仍然乱象随处可见!要命的是:上海已经是中国最像城市的城市了!

上海

但几周前去了一次香港,不知为何,我觉得香港好像是不行了!

一座城市行不行,关键是看还有多少活力,而活力毫无疑问来自年轻人。放眼望去,都是花枝招展的年轻人,那么这个城市一定充满活力。所以只要去过东北的鹤岗,你就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城市失去活力,而在上海,你就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充满活力。而这次去香港,第一个感觉就是人少了,第二个感觉就是年轻人少了。这个感觉就像周末我们一家去海底捞——饭点时间内还是有不少人用餐,但已经不用排队了,而以前,你至少要等一个小时!我确实是方便舒服了,但海底捞的经营活力却明显下降了!

香港

即使在圣诞节期间,整个香港的节日的氛围也出奇的低落。以往通宵达旦的街道两边,不少商铺已经正常打烊。另外很多老字号美食集体在2023年消失,香港俗称:光荣结业!其中一家在西环的甜品店,是我当时工作时一直去的地方,据说已经开了六十年,今年打车过去也是关门大吉,非常遗憾!

香港

说到此处,我插一句:真的很佩服李嘉诚先生,他在过去一年中体现出来的敏锐无人可及!

我原以为要走50年的路,20年就可能要走完了。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我走得快,而是终点自己往我的方向倒退了一段路。我没觉得有多高兴,我甚至有点失落。回想到90年代的香港,我们失去的真的只是繁华吗?恐怕不是吧!

香港

我固然知道很多人正欢欣鼓舞地准备,要把香港建设成另外一个深圳,老实说这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我还是希望,这一天可以来得更合理一些、更舒缓一些!

一家之言,难以概全,抛砖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讨论!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因为版权问题需要删除原图,请第一时间通过私信联系本人,我也将尽力配合一切维护原作者版权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香港   上海   代理权   皮包公司   没想到   活力   随便   年轻人   版权   感觉   世纪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