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知青生活回顾:当年探亲旅途中推火车的经历,我至今难忘


期盼已久的,一年一度探亲假终于来到了。清晨,怀着喜悦的心情,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囊,走了一天的崎岖山路,赶在下午5点左右到达南溪火车站。坐上了每天下午5点半左右,一趟由昆明开往边境“河口”,唯一的一班“窄轨”客车,(注:“窄轨”就是两根铁轨之间的距离为一米,普通的铁轨是一点三五米)。

图片来源网络

坐了三站,到了团部所在地河口县城。首先,在车站买好明天上午7点左右,河口直达上海的联票,然后到团部招待所办理了相关住宿手续,放下行囊,赶紧冲到街上。迅速来到思念已久,名曰“工农兵饭店”的小饭馆,花五毛钱买了一盘回锅肉和一盘蔬菜,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很快将饭菜一扫而尽,腹中顿时有了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随后为了打发时间,便顺着河口县城唯一的一条主要街道闲逛了起来。一路上,我漫无目的地,仔细欣赏了一下县城的风貌。

纵观“河口”县城,它的确是一座非常美丽漂亮并略显得有点洋气的小县城,它是地处我国西南边疆非常重要的一类口岸。沿途放眼望去,到处是绚丽多彩的亚热带风光,远处高山上全是我团槟榔寨一营大片的橡胶树林。附近的山坡在落日余晖下,万绿丛中一些米黄色,法式风格的建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整个县城沿着与越南接壤的界河,“红河”以及“南溪河”而建,街道就沿着红河边延伸,河的对岸就是越南的老街市。道路两旁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成群硕大的椰子簇拥在树梢上。粗壮的菠萝蜜树杆上悬挂着很多如同篮球般大小的树菠萝无人采摘。随风摇曳的美人蕉,一面面巨大的扇叶,好像一只只热情的手臂,在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异乡客人。

大街上许多越南藉和东南亚华侨的俊男少女们,穿着色彩非常鲜艳。(当时在内地被称为“奇装异服”而绝对不允许穿的),花式非常漂亮的花衬衫,及中袖凤凰肩连衣裙,脚踏着高跟拖鞋,说着一口的鸟语,行走在大街上。沿途处处都散发出淡淡而又迷人的花香,人在其中行走,犹如置身于异国他乡,心情格外的惬意与舒畅。

走了没多久,便来到了街上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放眼望去书架上到处摆满了毛泽东选集、资本论,以及介绍马克思、恩克斯、列宁等共产主义哲学的革命书籍。有关文艺戏曲方面的书籍,无非是一些革命样板戏及“战地新歌”等等的书籍,整个店里让人觉得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单调乏味与冷清。突然我的眼睛停留在了柜台的一角,一本叫做《各国概况》的书名上。翻阅了一下感觉还不错,发现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国外的知识,便掏钱将它买下来,以便在旅途中的火车上阅读和学习

离开了新华书店,很快就进入到了河口街上人气最旺的一家百货商店,虽然市场上很多的物资供应还比较匮乏,但是一般日常的生活用品还是能够保证供应。当我在商店里东看看西瞧瞧时,只见不远处卖袜子的柜台前,有俩个身着大红色民族服饰的瑶族少女,(注:即当地俗称红头瑶)年龄大约有十四、五岁左右,正在用很生硬的当地云南普通话,指着玻璃柜台内的袜子,一脸的茫然问营业员说:“大妈,这是什么鞋子?”

只见一位中年妇女营业员,在向她们解释道:“这不是鞋子,是穿在脚上的尼龙袜”其中一位少女提出拿给她们看看,于是营业员随手就从柜台下面抽了一双给她俩。俩少女接过祙子拿在手里,横看竖看脸上充满了好奇,还将祙子与自己的光脚比划了一下说道:“大妈,这个袜子怎么这么小?”

此时边上毛巾柜台前一位顾客招呼营业员要买毛巾,于是营业员就走了过去,边走边说:“这袜子有弹性可以拉长”。当营业员走后,只见俩少女把一只袜子,各自捏住袜子的一头,如同拔河一样,使劲地拉着往后退,将袜子拉得很长。此时她们大概是想看看到底能有多长吧?营业员在远处见此状况大吃了一惊!连忙跑了过来,大声说道:“哎哟不能这样拉的呀!”只见她俩松开手后,拉过的袜子比没拉过明显长了许多,已经无法再恢复到原样了。这时营业员说:“袜子被你俩拉成这副样子,一长一短的没人会要了,今天你们不买也得买回去”。这时瑶族少女急了说:“是你说可以拉长的呀,我们又不知道会这样子的。”

营业员说:“我说可以拉长不是像你们现在这样拉的呀,我是指穿着时袜子可以扩大的,现在成了这样你们说怎么办?”瑶族少女涨红着脸,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说:“我们原来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不过想看看,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买,再说我们从来都是打赤脚,也不会去穿这个什么袜子,我们买了有什么用呢?”

双方各执一词,场面一时显得有些尴尬。这时边上围拢过来很多旁观者,有的帮营业员说话,有的帮瑶族少女求情,但大部分都是在看热闹。面对此景,我在一边默默地寻思,此事还真不好解决。看来这俩个瑶族少女,定是第一次从大山深处来到县城,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加上生活在热带地区,她们的祖祖辈辈,确实是人人都不穿鞋和袜子,生活中都是打赤脚。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有人把这双袜子买下。想到这里,我就上前看了看价格跟营业员说:“你们都别争了,这袜子我买了。”

我花了一块两毛钱,平息了一场风波,营业员和那两个瑶族少女都很感激我,我也为我们知青赢得了荣誉,因为她们知道我是上海知青。

离开了百货商店,出来一看,天已完全黑了下来,马路两边的路灯已全都点亮,街上的行人好像比白天多了些,一些卖热带水果的越南小商贩,在路边不停地用一种听上去很奇怪的汉语,热情地招睐顾客。本地的一些小商贩,也在用略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不厌其烦地招呼过往的行人,推销他们自己,用很薄竹片编织成的一种长方形,上面用各种颜料画上几根线条的扇子。

本文作者当年在云南

因为河口的地势比较低,在整个云南省是最低的,只有海拔76米左右。气温也是整个云南省人人皆知最热的地区,雨季时节一般气温都在40度以上,为此当地还流行一段谚语来形容此地热的程度。曰“河口天气热,扇子借不得。如果非要借,请到明年冬。”所以一毛钱一把的竹片扇子,价廉物美非常的受欢迎。我随手买了一把,看看街上也没有什么其他值得逛逛的地方,想到明天还要早起赶火车,便赶紧回招待所休息。

由于是第一次回沪探亲,心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心里一直担心怕睡过头误了上火车的时间。晚上在招待所睡了三、四个小时,早晨5点就再也睡不着了,赶紧起床洗漱了一番,大约半小时后就离开了招待所。

其实招待所离火车站很近,最多也就十几分钟吧,我赶快找了一家卖早点的点心店。没想到河口的油条竟然是巨大无比,上海只要半两粮票一根,这里却要一两粮票一根。其实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油条,只是一根实心的面棍放在油锅里炸一下而已,吃在嘴里有点像天津大麻花,于是就买了三根。另外再买了两只当时“河口”街上,最受欢迎,所谓的特产“包菜粉丝辣包子”,外加一碗稀饭。因长期没有吃到像油条、包子此类的面食点心,没想到我平时不吃早餐,今天竟然把它全部吃了下去,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上午7点10分,每天唯一的一趟,由河口火车站开往昆明的窄轨列车准时发车。它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带着我强烈的思乡情素,从七十六米的低海拔,朝着二千多米的高海拔。从云南省的最南端,往正北的昆明方向,带着恍档恍档很有节奏的声音,慢慢地沿着铁轨向前行驶。这就是所谓的云南十八怪之一“火车没有汽车快”的小火车。

坐在车厢里我环顾四周,只见车厢里非常的热闹。一眼望去,整节车厢几乎都 是各种少数民族的男女老少,个个都穿着各种略显得有点脏兮兮,但非常 漂亮的民族服饰。随身携带的物品,一般都是背箩 或者就是竹筐之类,里面装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农副土特之类的东西。耳边传来阵阵的喧闹声,都是些我一句都听不懂的鸟语,感觉非常的郁闷。心中暗暗的在想,云南真不愧是少数民族的大省,眼前的整节车厢里,现在的我,唯一的一个汉族,才是真正的少数民族啊,想到这里心里不禁哑然失笑。

一路上,我发现这条窄轨铁路,在地形这么复杂的大山里,当年能修建成功的确不容易。火车行驶中我将头长时间的伸出窗外,看到整个铁轨都是一会儿左转弯,一会儿又是右转弯,始终不见一段直线。火车车厢永远都是一会儿往左倾斜,一会儿又是往右倾斜。始终都在摇晃着,加之年代久远,有的路段还不停的上下颠簸得很厉害。中午,在车上我买了一盒面条快餐,火车行驶中,端着饭盒竟无法将面条送入嘴里,最后还是等到了车站,停车时,才赶紧把面条给吃了,真是哭笑不得。

话说当时火车头还没用上内燃机头,还是靠烧煤用蒸汽作动力。这天,近中午时分,火车到了一个车站加水加煤,(具体的站名给忘了)停留的时间较长,约20分钟左右。车上所有的乘客,基本上都下了车,活动活动放松一下。车站的边上有一个很大的集市,小街上赶集的人很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的热闹。

火车加完水和煤,继续以时速25公里的速度,不停的摇摇晃晃,缓慢地行驶在崇山峻岭之中,这时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远处一切秀丽迷人的景色,都变得模糊不清起来,本想静下心来打开刚买的《各国概况》认真地看看,无奈列车的剧烈摇晃,根本无法直视文字,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于是乎闭上眼睛打起了瞌睡。

随着列车不断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和如同摇篮般的摇晃,很快便进入了梦乡。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迷迷糊糊地感觉到列车的速度,好像在逐渐的慢了下来。我还以为又要到什么小站了,便立刻抬起头睁开眼睛朝车窗外一看,外面的雨要比先前大了许多。不一会儿,就觉得火车好像在不停地刹车一样,一阵一阵地往前冲,冲了没多久 就一下子停了下来。我朝车外一看,外面并不是什么车站而是在中途,好像是临时停车。我想列车临时停车是常有的事,所以也就没有多想。

过了没多久,列车上的广播喇叭响了起来,播音员反复播报了一条紧急通知。仔细一听通知的内容,原来是播音员要求我们,列车上除了小孩与老人以外,所有的乘客都必须全部下车去推火车,但没有具体说明发生了什么事及是何原因?

听到这个通知我吃了一惊,不会吧!“推火车”这不是开玩笑吗?俗话说得好“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今天怎么会遇到叫我们乘客下去推火车的怪事?真是不可思议!难道是火车头出了什么问题?再说火车自身的重量又是那么重,就凭车上这些乘客就能推得动火车?一连串的疑问快速的在我的脑海里掠过。为了尽快得到答案,我立即起身离开座位向车门走去。外面正下着毛毛细雨,就一下子冲了下去。

到了车下一看只下来了几个人,其它人见外面下着雨都不愿意下车。再一看整列火车,此时正停在一段向上的斜坡上。只见列车长和列车员特别的着急,在车下对着车厢里人大声的吼叫,催促大家赶快下车,如果再不下车,今天火车就停在这里啦,到时大家都走不了。此话一出,只见车厢里一阵的骚乱,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快速下了车。

列车长与列车员快速地,组织大家站在列车的两边,用手推着火车。我为了要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便跑去车头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车头上的司机并没有在修理什么零件,看来一切都很正常。感觉非常的奇怪?此时只见列车长拿着一面小旗帜挥了挥,嘴里吹了一下很长的哨子,只见车头的驱动轮转动了起来。刚开始是慢慢地在转动,整列火车也跟着向前移动了一点距离,此时车两边的乘客,一起冒着雨水用力推了起来。突然驱动轮加快了速度飞快地转了起来,只见车轮与钢轨之间,喷射出犹如沙轮磨刀一样的火星,如燃放的焰火般快速绽放,但火车却纹丝不动了,原来车轮在打滑。

司机一下子又拉下了刹车阀将火车刹住,驱动轮同时也停止了转动。此时火车停在斜坡上,如不刹车,火车很可能会顺着山坡向后面滑下去。一会儿司机再次重复先前一样的操作过程,先慢慢地转动驱动轮,加上大家一起用力,将火车慢慢地向前移动,然后加快、打滑、再刹车。由于坡度较长,列车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用了近半个小时,才将列车推到了坡上较为平坦的地方,这才让所有的乘客都上了车。

在推车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当时列车的运行状态,发现了一个我以前从不知道列车上的小秘密。原来我见到车轮与钢轨之间射出的火花,是因为列车在所有的车轮前上方,都安装有一个长方形小铁皮箱,一般人都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有何作用?

其实它里面装的都是很细的石英沙,当车轮与钢轨之间发生打滑现象时,铁皮箱下方有一个可控制流量大小的小铁管,通过人工操控,会慢慢地往钢轨上洒些细沙颗粒,以增大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难怪驱动轮一加速便像砂轮一样出现那么多的火花。事后想想造成这次推火车怪事的发生,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车载太重,二是这一段坡度又陡,加之又逢下雨钢轨上较滑,也可能是机头老化动力不足等原因,造成了车轮打滑。

随着列车的继续行驶,一路上再也没有发生此类奇葩的事情,几天后总算很顺利地,平安抵达了故乡上海。开始了为期十二天愉快的探亲假期,直至假期结束又返回了连队。

本文作者

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经历的很多事情基本都淡忘了,唯独探亲途中推火车的那次经历,我记忆最深刻,至今难忘。

(感谢知青情缘总编刘乐亮老师荐稿)

作者简介:吕其龙,上海市69届初中毕业。1970年7月—1979年3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十六团十营四连工作。79年按政策回沪后,历任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会员,模具工程师。上海林春万向轮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已退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云南   瑶族   河口   火车   钢轨   知青   边疆   营业员   车轮   袜子   列车   旅途   难忘   当年   少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