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直追我国,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经济奇迹吗?

#实话实说#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三十年里保持每年10%的高速增长,但我们做到了,从1980-2010这三十年时间里,不仅仅是中美邦交蜜月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增长高速时期,这三十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平均每年高速增长10%,创造了一个世界经济史上的神话。

而现在,这一神话可能要被印度打破了。

印度目前的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具体体现在印度股票价格暴涨,是世界上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除此之外,印度也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机场、桥梁、道路和清洁能源的投资随处可见。

这一系列举措,导致印度2023年的GDP预计将增长6%,这个增速不仅仅大幅超过了美国,同时也超过了我国。

印度的经济迎来高速增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确切地说,不是印度做对了什么,而是印度遇到了什么。

印度和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的经济增速都有目共睹,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其实是欧美的供应链去风险,部分的制造业迁移至这些国家,从而为当地带来了经济和就业岗位,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印度的经济增长,是机遇也是运气,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印度大概率不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经济奇迹,因为我们不会给印度这样的机会,而对内,印度自身也有许多挑战。

印度的挑战有很多,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印度自身的投资没有跟上。印度公司对新机器和新工厂等未来业务的投资不见起色,这类投资在印度经济中的占比在萎缩,此外,在资金疯狂涌入印度股市的同时,来自海外的长期投资也在下降。

印度的经济长远来看当然会持续增长下去,但几乎没有可能能够像我们一样,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持续增长超10%。

从人口结构上来看,印度的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且潜力巨大,这是印度的优势。印度如今的年龄中位数只有28岁,几乎比我们年轻十岁,除此之外印度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人均收入也尚在低收入水平。

这些都是印度的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意味着印度可以在全球供应链中牢牢掌握成本优势,且庞大的年轻人口,也为印度未来的经济增长留下了足额的空间。

印度也制定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准备在2047年追上我国,并且还要成为发达国家,这个超高的目标意味着印度需要在未来23年的时间里,每年接近8%或9%的持续增长。

如果印度真的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届时印度当然能够在全球经济史上留下浓重的一页,毕竟一个全球人口最多的经济体,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成为发达国家,这样的难度比我们还要高。

但印度内部的投资匮乏,大概率是印度所面临的未来挑战之一,投资低迷反映了印度内部对这个经济体长期信心的不足。

当然,印度的一部分优势或许来自我们自身的麻烦,在我们面临房地产和债务乃至外贸风险的时候,尤其是外贸的缺口被印度很好地弥补了,以苹果供应链为例,未来几年之内,苹果都会持续加大在印度的投资,印度也会生产更多的苹果手机和其他配件。

这是印度的优势,部分欧美公司将在我国的生产转移到了印度等其他国家,这是经济红利的外溢,印度则坐收渔翁之利。

印度的经济热也蔓延到了股市之上,目前印度孟买的股市市值接近四万亿美元,一举超过了港股,而在一年之前,这个数字还仅仅只是三万亿美元。

印度的小投资者一直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除此之外,印度股市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在减少,从每年400亿美元减少到去年130亿美元。

抑制外国投资者的部分原因之一或许是莫迪的干预主义,这会让企业的投资,尤其是外商投资变得危险。

去年8月,印度突然宣布限制笔记本电脑进口,以刺激国内生产,这让依赖进口笔记本的企业陷入了混乱,该措施后面也以几乎突然的方式被撤销。

去年7月份,印度还对在线博彩公司征收28%的追溯税,也几乎是一夜之间摧毁了一个价值15亿美元的行业。

当然,印度也曾粗暴干涉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智能手机业务,这种干预主义对于印度长远经济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没有任何企业喜欢不确定性的措施,不管这种措施是限制性的,还是打压性的。

长远来看,印度的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挑战还不仅仅是干预主义,在印度做生意,各级审批一样有很多,牵涉到的官员同样也具备非常浓厚的官僚作风,在获得法律裁决的速度不仅仅缓慢,在执行上也并不到位。

这些都是阻碍印度商业发展经济增长的重大阻力。

另外,支撑一个市场长期增长向好的基本盘是消费,而印度内部的贫富差距分化非常巨大,印度有着14亿人口,但只有2000万印度人过着优渥的生活,可以购买奢侈品和高消费,而更多的印度人依然省吃俭用,消费力不足。

消费和收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普遍贫穷的群体,最终能够依靠的只有外贸,通过把生意做到外面去,才能够慢慢致富。

而印度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挑战在很多地方和我们都是类似的,不会少只会更多。

对印度来说,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缺口,印度自己能够消化多少,这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例如市值三万亿美元的苹果,正在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出去,而印度目前仅生产7%的苹果手机,根据摩根大通的估计,苹果打算到2025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5%,到那个时候,印度或许也就有了更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苹果所带来的机会是显著的,唯一的问题在于,印度能否消化得下。

在某种意义上,印度和40年前的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不错的国际化环境,一个人口大国所提供的必要便宜的人口劳动力,一个基建投资市场的空白等等,这些都是印度的机会,但未来也会成为印度的挑战。

人口终会老去,供应链终会转移,而印度能否做到在这之前,制造业转型、提高国民收入,并最终把经济增长点放在以消费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上。

我们如今面临的问题,印度未来大概率也会面临,经济增长不是我们提前预知有坑可以避免,而是我们提前知道有坑,最终却避无可避。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印度   我国   经济   世界经济   股市   人口   奇迹   优势   苹果   美元   未来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