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会把京北一些重要关口交由宣府管辖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高文瑞 顾建中

四十年前,《北京晚报》发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的倡议,使保护长城深入人心。从那时起,我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明代的“九边十一镇。”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明朝在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了11个军事重镇。其中的宣府镇所辖长城边墙最初东起今延庆区四海冶,西达今山西省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1023里。四海冶是宣府镇东路咽喉要冲,位置极为重要。

宣府镇地处京师西北,对保卫京城的安全来说,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蓟州镇。宣府镇的总兵官驻扎在宣化府,参将分别率军驻守各关口,像今延庆区的永宁古城在明代就是由宣府镇的东路参将驻守,重要时期则由副总兵驻守。

宣府镇有何特殊之处,明朝为何会把京北一些重要关口交由宣府管辖?

九眼楼是明代宣府镇东部的一处节点 新华社

宣府曾是谷王驻地

居庸关与古北口,是京城通往北方的两条要道。俗话说:“大道为关,小道为口。”蒙古灭金,李自成进京,都选择了走大道。可见军事家格外重视大道,因此居庸关的位置更为重要。

北出居庸关进入宣化,在明代已是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交汇地,再向北便是茫茫草原。宣化历史悠久,仅名称就改变过十多次:秦、汉时属上谷郡,唐、辽设县,金代升为州,并首次出现了“宣化”之名,元朝时又改为宣德府。这里处于上都与大都的交通线上,在元军从这里逃往漠北后,明朝极为重视这条交通线,除遣将把守外,还于洪武四年(1371年)把这一带的居民全部迁徙到居庸关内,使这里成为无人区。

二十年过去,形势出现变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第十九子朱橞册封为王,封地就在宣德府,因这里古为上谷郡,遂称为谷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增派军事力量,设置前、左、右三卫,加强防御,第二年又扩建宣德府。宣德府形置极好:北面有山,南面有河,北高南低,背山面水,符合古人堪舆理念,也与“向明而治”相合。城开七门: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门,北有广灵、高远二门,东有定安、西有泰新各一门。城堡巨大,规制极高,凸显了谷王的地位。

永乐七年(1409年),这里的军事级别再次提高,设置了镇守总兵官,佩镇朔将军印,谷王则被安排到富庶的湖南长沙为王。自此以后,这里开始称宣府,军事上称宣府镇,总兵官由公、侯、伯、都督等官担任。宣德五年(1430年),军事上又做调整,设立万全都指挥使司,统摄宣化、怀来包括永宁在内的19个卫所,控地长1300余里,包括长城沿线的墩台千余座。

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抢掠,明朝采取了多筑城堡的方式,即以大城为中心,周围建起大批属堡。宣府镇兵分五路:东路永宁城、中路葛峪堡、西路万全右卫城、南路顺圣西城、北路开平卫城,各由参将统领。其中东路以永宁城与隆庆城为核心,周围各建起几十座小堡,包括张山营屯堡、榆林屯堡、岔道城堡、四海冶堡等等,辖区向东一直延伸到九眼楼,在京城西北包括延庆地区建起了一道屏障。宣府镇管辖的范围包括了延庆以及昌平、怀柔部分地区,担当了京城西北的防御重任。

那时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最大,作为九边之一,宣府镇距京城最近,“前望京师,后控沙漠,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位置最为重要,驻兵最多,满员可达15万余人,后期实有8万余人,马匹3万至5万。

作为军事重镇,宣府镇城中军事衙门众多。明武宗曾在宣府镇营建镇国府,并自封大将军,他巡视至此时,镇国府就是行宫。此外,城中还有总督府,也称帅府;镇朔府即总兵官署,府衙宏敞;此外还有副总兵官府、分守藩司、游击将军署、万全都指挥使司治、宣府前指挥使司、宣府左指挥使司、宣府右指挥使司,以及神枪库、军器局、造作火药局等机构。

清军入关后,长城的边墙作用减弱,原来驻扎在宣府镇关口城堡的官兵撤离,不过宣府镇城却得到格外关照,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六年(1707年)多次重修、补修。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廷把宣府之名改回金代的“宣化”之名,意为“宣扬朝廷德政,教化黎民百姓”。“宣化”遂沿用至今,现为张家口的市辖区。

城中遗留古建筑众多

宣化保留有不少明代古建筑,钟鼓楼最为有名。

钟鼓楼是一座城的中心,是大城的规制,人们的生活、作息由它来运转。宣化的镇朔楼始建于明代正统五年(1440年),位于城中偏东。重台高8米,下有南北相通的券门,台上建起二层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置鼙角漏刻,计时击鼓,又称为鼓楼。南面匾额曰“镇朔”,北面匾额曰“丽樵”。1996年,镇朔楼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朔楼雪景 新华社

镇朔楼向北220米是清远楼,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通高25.8米,为二层三檐楼阁式建筑,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结构精巧。清远楼的二楼悬挂有一口大铜钟,是嘉靖十八年(1539年)所铸。钟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敲钟时声音宏亮,远播40里,故清远楼又称钟楼。清远楼四面有匾额,南面“清远楼”,北面“声通天籁”,东面“耸峙严疆”,西面“镇靖边氛”。楼下为7.5米高的砖砌高台,台下开四券门,联通四面古街。券门内地面铺着坚硬的石板,上面的辙迹有20多厘米深,磨出了当年南来北往、车水马龙的繁忙。清远楼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远楼又称钟楼 摄影:高文瑞

明代之时,宣府镇城寺庙众多。城中朝元观原名朝玄观,是道教寺庙。1220年,丘处机取道漠北西行,觐见成吉思汗,途经此地,在朝玄观讲经布道。元朝末年,朝玄观遭到毁坏而荒废。明宣德八年(1433年),谭广在故址上重修朝玄观,建起了三清殿,左右有厢房,寺院内设鼓钟楼。康熙十四年(1675年)重修,规制宏邃,绘塑精雅,因避讳“玄”字而改名朝元观,清末民初再度损坏荒废,旧址周边保留有观门口、观后村、观桥东、观桥西等地名,证明着朝元观的范围。

时恩寺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寺庙,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规模宏大,有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大殿、禅房等建筑。现今仅存着大殿,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顶铺绿琉璃瓦。大殿前还有卷棚抱厦五间,整体古朴庄重。时恩寺2005年进行了修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化还保存有明代的南门楼,其正名是昌平门楼,又称拱极楼,为古城最大的城门。南门楼高24米,建造精良,保存完好,与清远楼、镇朔楼与北城门形成了古城的中轴线,三座楼与城墙被合并称为宣化古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明代的军事重镇,河是必要条件。宣府镇城周边有多条河流,城北有柳河川,城南有洋河、桑干河,城西有清水河。正统十三年(1448年)开凿城壕,引北山水环城入南城大河,可以护城。

城南的洋河是重要的交通线,南行必渡此河。洋河河面宽阔,水流湍急,官员带兵出征曾数次困于洋河,无法回城,夜宿河边,以至有“三困巡抚”的传说。洋河上建桥为历代官府重视。明代正统年间建有普济桥,成化年间重修,此后嘉靖年间又建造了木桥。这些桥终不牢固,后来宣府巡抚王象乾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洋河上建起了石拱桥,命名广惠桥。此桥规模宏大,有17孔,约长300米、宽30米。石桥两端竖立有四个华表,还有四只金属熔铸的犀牛,以压水怪。清代时石桥彻底作废,淹没在水下泥沙之中。2018年6月建设洋河湿地公园时,于水下挖出了桥的基石、拱券、桥面,还有雕花的栏板、望柱等构件,经文物部门勘探清理,正是寻找已久的广惠桥遗址。2021年10月,又于泥沙中找到了明代郭正域撰写的《洋河建桥记》碑,石碑高大宽厚,字迹清晰,与志书记述相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明朝   钟鼓楼   宣化   永宁   延庆   清远   宣德   总兵   长城   关口   明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