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酿酒还能喝吗?在中国喝了千年的自酿酒,为何被专家口诛笔伐?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喝的酒水一直都是农家自己酿的酒,时间长了这门手艺流传下来变成了酿酒世家,酒在这些人几千年的改良下味道也变得越来越醇厚悠长。

但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自酿酒却遭到了来自专家的严厉指责,在他们的口中,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酿酒方子都是不安全的,这种说法被部分人嗤之以鼻。

他们举出的例子大多是中国喝了几千年的自酿酒都没出事,我自己喝了这么多年的自酿酒也没事,一到专家口中怎么就什么都不安全,不能喝了?

而这往往也是自酿酒屡禁不止的原因,大家总觉得这项技术能流传几千年肯定是足够安全的,哪有那么巧少数几个不好的酒就被自己买到了呢?

大家现在喝很多的自酿酒都没有出事正是因为各位专家在其中出力,他们和相关的检察部门已经把相当大一批不合格的自酿酒关在了市场的大门外,这才是我们很多人没有中招的原因。

自酿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酒精在发酵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大量的甲醛,而过滤掉酒精中的甲醛的仪器一般都很贵,只有正规规范的酒厂为了大批量去除酒中的甲醛才会购买机器。

这就导致很多的自酿酒甲醛超标而不自知,这样的酒流入市场的后果是什么?近年来频发的新闻会告诉我们,轻则失明,重则失命。

一般正规的酿酒要经过几十道程序,如多次清洗,高温杀菌,消毒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仪器,一般家庭的自酿酒是很难完成这十多项消杀程序的。

在酿酒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的绝对干净,要对盛酒的容器和器械进行深度消杀,家庭自酿酒一般都是拿清水涮洗一下,根本达不到无菌环境。

我们自己在家中酿酒往往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每年在自酿酒上出事的事件数不胜数,其中最容易出事的便是自己跟着网上学的自酿葡萄酒。

酿酒是一件复杂的发酵过程,这个发酵过程一般要持续数周到数个月。在这个过程中,自酿酒的发酵情况是缺乏监控的,我们并不会经常打开容器观看发酵情况。

有些发酵情况并不是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选用的水果和罐子如果安全状况不达标,轻则产生一些霉菌,发酵失败,重则有毒物质超标,甲醛致人失明或丧命。

我们现在的水果为了不生虫,在生长过程中往往是喷洒农药长大的。在酿制珀涛酒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将葡萄表面的农药残留洗干净,这些残留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重金属中毒。

除了我们家庭的自酿酒外,那些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散酒也是自酿酒出事的重灾区。这些自酿酒大多不是因为他们的安全情况不达标,而是他们在发酵过程中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

往往会过度追求酒精纯度,导致酒的度数太高,人体根本扛不住这种高度酒精的摧残,导致各种疾病,如酒精中毒等等。

中国自古流传的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叫做神农尝百草。到了现代后,这种精神依然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就是自己泡药酒,买一瓶高浓度的白酒,然后捉一些蝎子蜈蚣和蛇泡在酒里,等个一年半载拿出来喝,当作是大补之物。

不得不说,我们中国人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是让人佩服的,传承了几千年还有人在坚持“尝百草”,但后果也是惨痛而沉重的。

首先炮制蛇酒和其他酒的酿制一样,一定要先对蛇进行消毒,光是冲洗是没用的,蛇身上有很多的寄生虫,微生物,但凡哪一个环节没弄好,就会让有害物质一同进入酒中。

其次蛇酒的保存也是需要非常精密的控制的,在保存过程中,千万不能让蛇酒中进入空气,不然蛇酒变“蛇尸酒”,这喝起来可就不是一个滋味和感觉了,更何况还有剧毒。

我们从上述几个例子中看到,自酿酒因为各种设施不全,极易导致安全问题。这才是专家对自酿酒非常痛恨的原因,也是国家要严查这些流入市场的自酿酒是否有生产许可证的原因。

至于大家总说的为啥古人喝了没事,这主要是被电视剧误导了。粮食在古代是珍贵的东西,农户连吃到勉强饱腹都是问题,谁会舍得拿粮食来酿酒。

酒只是达官贵人的享受,而非全体百姓的休闲娱乐,这些达官贵人喝的酒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有毒的酒怎么会送到他们手里。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中国   铁粉   专家   达官贵人   口诛笔伐   重灾区   百草   甲醛   酒精   千年   原因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