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护渔员踩鱼竿后续:已达成和解!当事钓友:希望大家屏蔽视频

日前,一段南昌护渔员踩断垂钓者鱼竿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一名戴着红袖标的“护渔员”,对着河边的钓鱼人大喊:“鱼竿、钓箱全缴了,出了事我顶着……”

事发后,那名护渔员的“金句”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两天之后,事情后续来了:当事钓友出面发声,称:已和护渔员达成和解,并呼吁网友们屏蔽视频,不要再进行转发。

作为一名关注钓鱼圈大小事的小编,笔者原本看到此事非常气愤,感到有义务为钓鱼人发声。但撰好的文章和视频发出去没多久,突然发现人家已经和解了,还要求网友们不要再议论转发。

要不要撤回自己的文章和视频呢?

撤了,是对自己和网友们的不尊重,不撤,好像又会对他人造成困惑。思来想去,小编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既然此事已经发酵,那就不是个人的事情,这已经涉及到垂钓者的集体利益,必须要为钓友负责,保留文章和视频。

不管这个理由是否充分,小编都打算再发一篇文章,好好说一下这个事情。

事情内幕

目前,网络上对于这个事情,形成了两种看法。一是一边倒地斥责护渔员过于鲁莽,不该踩断他人鱼竿;二是有人指责垂钓者带节奏,故意污蔑护渔员。

经小编了解,事情的内幕是这样的:几名外地钓鱼网红到江西南昌钓鱼,刚钓了没多久就遇到了护渔队,队员要求他们撤离现场,随后双方发生争执。

垂钓者在被收鱼竿的过程中一气之下用脚跺断自己的鱼竿,随后视频显示有护渔员也跟着踩断了钓鱼人的鱼竿。

具体是护渔员先踩的鱼竿,还是垂钓者自己先踩的竿子,视频中并不能直接看出来。至于几名护渔员的脾气为何如此火爆,也是有原因的:垂钓者所处的钓点水深危险,有人下水搭建钓台,为了垂钓者的安全,护渔员三番五次劝阻没有效果,只能采取过激措施。

当事钓友:双方都有错,希望大家屏蔽相关视频

事发后,从当事钓友的解释当中,也可以证实上面的说法。

一位当事垂钓者在视频中解释:他们从外地赶到南昌钓鱼,不知道护渔队曾劝阻过垂钓者,所以双方都有错,自己没听劝阻,护渔员也存在“过度执法”现象。

目前,据当事钓友透露,他们已经和护渔员达成和解,此事应该到此终结,希望网友们能够屏蔽自己转发的视频,不要去攻击护渔员,毕竟人家拿个工资也不容易。

言外之意,就是大家都散了吧,不希望这件事情再被围观。

不过,事情的结束与否,可不是一句话就能摆平的。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一个发声的“话筒”,既然事情出来了,当事者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代价,想要网友们谅解,自己就要有获取谅解的态度。

截至目前,小编在网络上仍未看到护渔员为自己踩断鱼竿的行为致歉。

小编看法:涉及全体垂钓者的利益,已经不再是个人的事情

在小编看来,此事和解或者不和解,是当事垂钓者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但就整个事情的本质来看,决不是个人的事情那么简单,这已经涉及到全体钓鱼人的利益。

当事者有权利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网友们作为旁观者,没有资格去指责和干涉他们的决定。

但是,发表评论是网友们的权利,网友们有义务去揭露一切损害垂钓者利益的事情,如果对于护渔员踩鱼竿的事情熟视无睹,今后的休闲垂钓将更加困难,大家的垂钓权益将更加得不到保障。

小编认为,选择何种垂钓方式,搭不搭建钓台、穿不穿涉水服是钓友们的选择,只要没有违反法律,一切合法行为都不应该受到粗暴地干涉。如果以“安全”为由禁止他人垂钓,那么这个理由就可能成为“禁钓”的万金油,任何地方都可能拿这个借口来禁止休闲垂钓。

垂钓者都是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护渔员可以去义务提醒,但不能以此为借口驱赶垂钓者,更不能去踩他人的鱼竿。

道路上每天都会发生交通事故,那是不是也要把汽车禁了?对于休闲垂钓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涉水就有可能发生危险,但这绝不是因噎废食的理由。

因此,整个事情的终结与否,并不是当事垂钓者或护渔员一句话就能完全搞定的。事情在网络上曝出来之后,就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两个人的恩怨那么简单。面对网络的威力,当事者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注:图片来自网络,文章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鱼竿   屏蔽   当事者   南昌   视频   此事   利益   事情   理由   网友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