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拯救春晚?只需做出三个改变即可,赵本山不是关键

春晚,一直被称为老百姓年夜饭的餐桌上,最硬的一道菜。

但近几年来,这道菜好像慢慢变味了,期待变得越来越少,吐槽变得越来越多;欢乐变得越来越少,说教变得越来越多。如今年关又至,说起春晚,尽是唏嘘之声。一方面,大家希望看到一台优秀的春节联欢晚会,另一方面,大家又觉得这样的希望很渺茫。

对此情况,有人说把赵本山请回来,春晚就好看了,但其实不然。以春晚这几年的风气来说,别说一个赵本山,就算把赵本山、范伟、陈佩斯和朱时茂等人全请到,甚至把赵丽蓉、高秀敏请来,也拯救不了。因为春晚不好看的根本原因,不在几个小品演员身上。

那么,春晚不好看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又该如何拯救春晚呢?

01.接地气

春晚越来越不好看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舞台上的节目越来越不接地气,说是给老百姓看的晚会,但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老百姓参与。即便节目中有老百姓的形象,也是编剧和导演想象中的老百姓,不是真正的老百姓。

不懂老百姓的编剧瞎编,不懂老百姓的演员乱演,这样的节目老百姓会觉得好看?肯定不会,大家只会觉得尴尬。

所以,这就是不接地气,他们了解老百姓,也不知道老百姓喜欢看什么。

还是拿赵本山举例,赵本山是真正的穷苦百姓出身,他知道老百姓什么样子,知道农村什么样子,所以他能塑造出黑土这样的经典角色。本山大叔从走上舞台开始,或站或坐,或说或笑,都是一个老百姓最真实的样子。但现在的节目,越来越悬浮,创作者的初衷也从给老百姓看,变成了给领导看。

02.少说教

大过年的,本来说看个春晚乐呵乐呵,结果刚打开电视,就被咔咔一顿教训。上一个小品催婚,骂单身是狗,下一个小品开始催生,说孩子生的越多越幸福。几个小品看下来,乐呵是一点也没有,反而越看越闹心。

春晚,本来是过年时给老百姓送欢乐的,就非要在这一天,非要通过这个舞台教训观众吗?

在小品里夹带一些正能量,其实没什么问题,也很正常。但现在的问题是,说教变成了主流,小品本身反倒成为了陪衬。如今的春晚小品,有没有笑点无所谓,反正要把口号和正能量保持住。

现在的语言类节目,上来劈头盖脸先给观众一通训,然后再看心情决定是不是赏你几个笑点。说教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不能把春晚整成一堂说教课不是吗?

03.多包容

多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核对节目多包容,对于那些没掺说教能容的作品不要一棒打死,只要节目好看,该通过就不要卡主。对于那些没有喊口号的作品,也相对的放宽松一些,不要老是强行让人家改,非得喊上两声才能过审。

戏剧作品是多元化的,有一些作品可以适当说教,但也要允许有一些作品,就是没有其他意义的纯搞笑作品。

另外一方面,观众对节目也要多一些包容,少一些上纲上线。

就拿之前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表演的经典小品《卖拐》三部曲来说,本来是很好的作品,但却被很多人说这个小品是歧视智力残疾。有这个必要吗?其实想挑毛病的话,没有哪个小品是挑不出来的,但真的没有这个必要。这样做和那些审核有什么区别?多包容,创作者们才能放开手脚大胆创作,写出好的作品。

只要春晚能做到接地气、少说教和多包容这三点,这台晚会依然可以做好。

赵本山能请回来当然是巨大的惊喜,但即便请不回来,春晚也不是就一定做不好。像沈腾、马丽、贾玲和张小斐等人,都是相当不错的喜剧演员,但现在感觉有点被“春晚”这个框架限制住了。如果春晚能做到以上三点,这些演员很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很优秀的作品。

只不过,这三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地气   创作者   不好看   老百姓   小品   观众   演员   样子   关键   节目   作品   赵本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