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手机屏幕困住的人生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3年第24期

被手机屏幕困住的人生

文-李诗渺

若问当下占比最高、时间最长的娱乐休闲活动,“刷手机”高居榜首。

无须花费金钱,也无须深度思考,屏幕里永远有无尽的消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和消费。算法把一个个眼花缭乱的五彩泡泡送到用户眼前,人们仿佛只需动动手指、上下滑动,就能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逃离真实世界的一地鸡毛。

只是,手机是如何一步步困住我们的呢?

在社交网络上,过一种景观人生

“18岁上名校,毕业进头部。”“30岁裸辞,流量百万。”“全职自媒体,二孩已婚。”……在某社交平台上,诸如此类的人设标签不计其数。

社交平台细分各种赛道,每个赛道里都有自己的头、中、尾部博主,顶层为了不掉下来绞尽脑汁,底层盯着数据指标设法改进。他们的内容不论长短,不分画幅,展现的似乎都是完美、优秀、舒适、洒脱的一面,正如该平台的标语所说“记录美好生活”。

一条受欢迎的日常vlog,在开篇通常用精美的动画快速呈现视频的精彩瞬间,伴着或舒缓或轻快的音乐,我们和主人公一起起床洗漱、做一顿精致的美食、放入美丽的餐具、化上时兴的妆容、赴一场户外的游玩。

情侣博主展示了情侣之间能发生的一切可能,整蛊对方、甜蜜恩爱、争吵复盘,他们呈现的每一段时光都显得有趣又精彩;母婴博主细数生育前后的各种经验,推荐婴童好物,避雷错误带娃方式,还能靠做自媒体“弯道超车”,收入超过生育前全职打工;美食博主上天下海,珍馐美味无所不吃,奇鲜怪物抢先品鉴,“人生大事,吃喝二字”在这里有了绝佳展现。

但这些,是真实生活吗?

之前网上曾流行一组“取景框之外”的照片,在被取景框框住的部分里,物件摆放井井有条、色彩搭配缤纷吸睛,人物笑容灿烂、妆容精致;取景框之外,却是各种杂物零散放置,人们也放松了紧绷的身体。视频更是如此,停止录制后,是多次地调整设备角度、重复做过的行为,只求完美呈现的画面。

这还只是择去长时段上的粗糙颗粒,凝练成夺目的珍珠吸引旁人采撷。

更有追逐者,为博取流量和流量带来的金钱,不惜扮演假装过一种“真实”的生活。

曾有新闻报道,某情侣博主其中一方声称不想被打扰隐私,故一直戴口罩遮蔽真实面容,某次直播后公开长相,却被网友扒出和之前戴口罩的并非同一人,原因是博主与签约MCN公司闹不和,公司想继续维持之前的爆火流量,所以选择换人。一些母婴博主甚至是由没有生育的人假扮,只因母婴市场的广告多、利润大,孩子是签约出镜,若合约到期换人就说是生了二胎。美食博主里“大胃王”人设的博主,有人意外离世,有人减肥断更,有人需要靠镜外催吐来继续吃完超额的饭食。

光鲜的视频下,一个高赞评论出现在一众赞美中——“我只有普通的样貌、普通的身材、普通的学历、普通的专业,人生好像也是这样,普普通通。”

“用户看到什么,是平台决定的”

平台有自己的生存规则,需要推送能吸引更多观众的内容带来流量,进而获取流量产生的收益。这意味着,它所采用的算法一旦监测到用户感兴趣的苗头,便会无限地推送相关的话题。它们一遍遍筛选出受欢迎的内容重复推送,反向地又作用于内容创作者。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信息茧房。

春天还沉浸在铺天盖地宣传多巴胺穿搭的鲜艳色彩中,秋冬又换成了美拉德的复古棕色系。普通人的衣橱无法像穿搭博主那般丰富,赶着潮流选的衣服可能并不适合自己,扔了可惜,不穿放着又占据本就不大的租住空间,轮换的间隙里,只有赚得盆满钵满的商家高兴。

长期浸润在单一的、相似的观点和信息中,人会变得狭隘和偏激。现代人“存在”的匮乏,继而引发了紧张情绪和烦躁不安。平静放松仅仅止步于拿起手机的方寸空间,而不加思考地接收刺激性娱乐信息,只会加剧自身的焦虑,然后在某个时刻造成量变引起质变的爆发。

平台是把双刃剑,善用搜索功能主动探寻未知和可能的人会越来越强大,而只是沉溺于他人影像所带来的美好幻想时,这一切就成了劳伦·贝兰特所说的“残酷的乐观主义”——你渴望实现的事物成为实现自我的阻碍,不断向其靠近的过程,却在事实上损耗、折磨,让你恰恰走向了所渴望的“美好生活”的反面,“一方面意味着深刻的威胁,另一方面又是深刻的确认”。

回归自我,普通人的“必修课”

电影《白日梦想家》的主人公沃尔特是一名在杂志社默默工作多年的相片底片管理员,生性胆怯腼腆,生活重复单调,面对喜欢的人不敢开口,自己的爱好又迫于生计放弃,常常幻想能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某天,杂志社宣告即将被并购,但最后一期杂志封面的底片却丢了,沃尔特因而踏上寻回底片的旅程。一路并不顺利,但沃尔特在一次次的行动中摆脱了对幻想的依赖,开启真实生活的大门。

影片结局的他,依旧不算真正度过窘境,但他不再用白日梦来应对挫折,而是切实地去做每一件能带来改变的小事,真正地“stop dreaming, start living”。

应用于当下的世界亦是如此,真实生活的侧写有甜的一页,也有凝结着苦辣咸涩的章节。

消费社交平台上他人展示的成果,并不会给生活本身带来实际的变化,又何况屏幕里也随时包藏着“糖衣炮弹”——“手把手教你怎么运营自媒体轻松月入过万”的标题屡见不鲜,看似简单快速的坦途,往往是另一种隐形侵蚀的手段。

减少沉溺于屏幕里的虚拟幻象,回归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实践,过自己的人生永远为时未晚。做有意义的事才能获得长久的心安,哪怕只是相对昨日之我微小的进步。或许这亦是另一种英雄主义:独立思考,用行动创造奇迹,奇迹便藏身于用行动创造的新起点之中。

回归自我,直视自我,努力探索事物的全貌,深入思考事件的本质,才是叩问内心、拓展认知的人生修炼法则。


点击下图
购买《中国青年》2023年第24期


监制:皮钧

终审:陈敏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屈舒鹤 杨映锴(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拉德   人生   底片   母婴   社交   流量   手机屏幕   真实   内容   平台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