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教授蔡尚伟:李时珍长子任蓬溪知县,对编撰《本草纲目》起到重要作用|寻路本草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刘彦君 受访者供图

在四川蓬溪,有着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这里成书的传言。走进这片土地,可以看到“本草文化 ”扎根这方水土,已经生长、蓬勃并激荡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润泽蓬溪文旅新色。

1月4日,“寻时珍足迹 讲蓬溪故事”封面新闻“寻路本草”大型人文采访活动在四川蓬溪启动。记者将从此地出发,前往全国多地追寻李时珍足迹,弘扬中医药文化。

“李时珍与四川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李时珍的长子李建中曾任10年‘四川蓬溪知县’。”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蔡尚伟教授

曾以“李时珍”的形象出现在“小小郎中说”中医药故事公益演讲大赛总决赛上的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蔡尚伟教授接受专访,向记者讲述他眼中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与四川。

李时珍儿子曾任10年“蓬溪知县”

敕封文林郎 四川蓬溪县知县 蕲州 李时珍 编辑

“提起李时珍与四川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李时珍的长子李建中曾任10年‘四川蓬溪知县’,因此李时珍也沾光被敕封为‘蓬溪知县’。”蔡尚伟介绍,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就明确署名过“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

关于李建中任蓬溪知县的证据,已有史料可考。据“民国”、康熙、咸丰、光绪《蕲州志》、“民国”《蓬溪近志》、张慧剑《李时珍》等史志著述记载,李建中,字龙源,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科举人,隆庆五年(1571)任河南光山县教谕,万历三年(1575)擢四川蓬溪知县,万历十三年(1585)升调云南永昌府通判,万历十五年(1587)告官回乡。

而关于李时珍曾被“敕封蓬溪知县”,在《本草纲目》第一卷《序列·历代诸家本草》中这样写道:“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蕲州李时珍东壁撰”。

无独有偶,在卷首载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时珍次子李建元《进疏》中,也曾提到:“医故父李时珍,原任楚府奉祠,奉敕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以及“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蕲州李时珍编辑”。“白纸黑字,足以让人重视。”蔡尚伟说。

翻开历史典籍,记者发现在王重民的《善本医籍经眼录》也有所考证:“又考《蓬溪县志》李建中万历三年知县事,观时珍题衔,已得敕封蓬溪知县,建中又已迁升,则万历六年(1578)至十年(1582)之间,方可得有如此衔名。”

另据光绪《蕲州志》记载:“六朝文献,两镇干城,在东门外,为知县李时珍、同知李建中、副使李建木、兵备李树初建。”记录在明天启甲子年(1624),蕲州官府为李时珍及其子孙建立了四贤坊,也提到李时珍任“知县”一事。此“知县”,应为沿用《本草纲目》中“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的说法。

如今,走进四川蓬溪县,提起关于李时珍与蓬溪的故事,当地文史馆老师信手拈来,如《药物与人》1995年第2期《李时珍开方戏官》载: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蓬溪及蓬溪分拆成立的大英县境内,至今流传着一些关于李时珍以及他的后代在当地的传说故事。

据传,李建中在蓬溪担任十年知县之间,曾在蓬溪和四川其他地方遍访名医,遍采百草,寻访四川中医药文化,而这些知识直接呈现在《本草纲目》内容之中。蔡尚伟提到,在《本草纲目》中便记录了380种蓬溪道地中药材,能够予以佐证。

“因为家学渊源,作为李时珍的儿子,李建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医药知识。”蔡尚伟说,十年任期间,李建中在四川蓬溪不仅仅是做地方长官,对当地全局进行领导,也会有他作为医药世家的专业优势,和独特的眼光。这应该也是向四川中医药文化吸取营养,获取知识,增长技能的十年。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建中担任十年蓬溪知县,对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蔡尚伟认为。

蓬溪与《本草纲目》的成书有着密切关系

蓬溪高峰山

“有人称,《本草纲目》的初稿诞生地是在四川蓬溪县,该说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蔡尚伟解释,《本草纲目》一书是李时珍祖孙三代共同著述的成果。初本由李时珍主笔撰写、辑注,长子李建中附图编辑,次子李建元、李建木绘图,孙子李树宗、李树声校对,上表成书时间为明万历六年(1578)。

《本草纲目附图》卷之上曾写道:阶文林郎蓬溪县知县男李建中辑、府学生男李建元图、州学生孙李树宗校。

蔡尚伟推断,根据各种志史书籍对李建中的记载,李建中为官清廉,人品端正,大概率不会因《本草纲目》一书故意为自己添名增利,而是实实在在做了该书附图、编辑工作。

“而李建中参加编辑《本草纲目》,只能在蓬溪县进行。”蔡尚伟说,《本草纲目》编辑成书后,李时珍被朝廷以长子李建中任蓬溪知县之名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名衔。另有专家考证,此名衔应在1578年-1582年之间。

而1575年-1585年这十年间李建中在蓬溪知县任职,蔡尚伟认为其不可能经常请长假回到湖北蕲春老家做《本草纲目》的事情,也不可能让李建元把整套书稿拿到蓬溪来让他对照编辑。

很有可能是,李时珍和李建元等李建中到四川蓬溪任官职后,父子徒弟几人一直待在一起,潜心整理书稿。而李建中、李建元等便在李时珍的指导下,将《本草纲目》编辑成册。

“从这些角度来看,四川蓬溪可以说是《本草纲目》的孕育地。”蔡尚伟补充,但无论叫什么地,蓬溪与《本草纲目》的成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草纲目》与四川历史渊源深厚

蓬溪产金丝皇菊

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巨大宝库,《本草纲目》其中记载的信息对后世的医药学、地理学、农学、气象学、博物学等都有着积极影响。达尔文曾多次引用过《本草纲目》,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也是仅收录的两部中国医学典籍。

“《本草纲目》是以宋代四川成都名医、药学家唐慎微所著《证类本草》为蓝本的。”蔡尚伟说,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引据了众多古今医家书目。

其中提到:自陶弘景以下,唐、宋诸本草引用医书,凡八十四家,而唐慎微居多。而曾在央视播出,备受关注的《典籍里的中国 本草纲目》节目中也提到:《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粹,广征博采、独辟蹊径,阐发药物的性味、形态、产地、采集、主治、炮制、方剂配伍、用药法则等,形成了医药并重、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

“唐慎微的著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受到历代医药学家的重视。”蔡尚伟说,李时珍对唐慎微有很高的评价,“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药物学著作而附有方剂的,实际是从此书开始的。

如今,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和四川省图书馆都收藏着明时期不同刻本的、后人在唐慎微原作基础上增订重修而成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并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子部古籍。

另外,《蜀本草》也是《本草纲目》引用最多的医书之一。李时珍说到《蜀本草》,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升等与诸医士,取《唐本草》参校增补注释,别为《图经》凡二十卷,昶自为序,世谓之《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苏也。

翻开《本草纲目》,也可以看到其中记载了不少的川药信息。比如川芎条目下写道:“蜀地少寒,人多栽莳;深秋、茎叶亦不萎也。清明以后、宿根生苗,分其枝、横埋之,则节节生根。”

“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了四川中医药文化的发达和影响深远,也表明了《本草纲目》和四川医药典籍之间显著而重要的继承关系、亲缘关系。”蔡尚伟总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李时珍   本草纲目   本草   蓬溪   知县   蓬溪县   李树   成书   长子   中医药   教授   编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