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一代名将,却被文人耻笑,苏轼以恶毒语言攻击他,这是为什么

公元前129年,卫青率汉军骑兵奔袭数百里,深入河套草原,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高阙,随即又马不停蹄地挥师南下,从匈奴的后背发起突袭。

此战,卫青所部一举击溃匈奴白羊王、楼烦王,收复了自秦末以来沦陷长达70余年的河套地区,史称河朔大捷。

这一战,彻底解除匈奴人对汉帝国首都长安的常年威胁,更是洗刷了匈奴欺辱汉朝长达70年的耻辱。

自此以后,汉匈之间攻守易形,汉帝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此后不足十年时间里,匈奴在汉军的打击下,不得不远遁漠北。

消息传来,汉朝举国欢腾,朝野震动,汉武帝激动之余,加封卫青食邑6000户,甚至不等卫青回朝,直接就派人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他的三个儿子也一并封了侯。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帝国名将,却在死后屡次遭到后世文人讥笑嘲讽。

其中不乏有王维、曾巩这样的大诗人,更有苏轼这样的大文豪。

尤其是苏轼,他对卫青的攻击,甚至单独写了一篇名叫《武帝踞厕见卫青》的文章,里面对卫青进行了言语恶毒的攻击,充满偏见。

苏轼在文章中写道:

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武帝踞厕见卫青》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汉武帝是个无道之君,不足以效法,只凭他上厕所时接见卫青,以及不戴帽子就不接见汲长孺,值得赞许。像卫青这样的奴才,只配给人舔痔疮,武帝上厕所时接见他,正是他应该做的事。

真想不到,苏轼这样的文学家,竟然如此尖酸刻薄,文章中攻击卫青的语言更是恶毒,按照现代的话说,这已经是人身攻击了。

此外,唐朝诗人王维也在诗中写道: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意思是说,卫青打匈奴,无一败绩,是因为运气好,而李广一生未被封侯,是因为时运不济。

宋朝诗人曾巩也持类似的看法,他也在诗中写道:霸上今朝且儿戏,卫青异日须天幸。

其他有部分文人也认为卫青是靠着卫子夫这层裙带关系才上位的,并对此颇有微词。

究竟为何,他们会如此看待这位帝国名将?是因为嫉妒、误解还是其他的原因?

而且,这样的偏见和误解,不应该成为我们看待历史的唯一视角。那么,真实的卫青又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这些人的攻击和讥讽毫无道理。

从卫青的辉煌事迹中,完全可以对这些讥讽和攻击挨个击破。

首先是针对卫青搞裙带关系、媚上,而且打败匈奴是运气好这事儿。


卫青成名,真的是运气好吗?


类似于王维等诗人的看法,卫青立下无数战功,击破匈奴,成为名将,是因为他运气好的缘故,因为他有裙带关系,所以被汉武帝重用,有皇帝罩着他,他才能建功立业。

事实上,这些文学才子在写出这些诗词时,他们自身面临的情况是“不得志”的状态,有很强烈的“怀才不遇”情绪。

他们认为自己很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在作品中对于卫青的评价其实是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境地。

言外之意就是,我上我也行,要是我能像卫青那样得到皇帝重用,我也能像他那样击败匈奴。

这些人明显是低估了带兵打仗这件事情!

带兵打仗是一门独立的学问,要懂兵法,讲究战略战术,要会治军,一个军事统帅的身上不仅肩负着手底下几万甚至几十万士兵的性命,更肩负着守卫国土的重任。

这些事情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

与这些尖酸文人相反的是,古代著名的名将大多对卫青持正面看法。

唐朝著名军事家李靖曾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奇兼善者如孙武、卫青、诸葛亮廖寥数人耳。

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将岳飞也说:战法革新破匈奴,卫青始。

所谓战法革新,卫青到底做了什么?

事实上,匈奴自战国以来,一直都是中原的威胁,但在卫青之前所有中原与匈奴之间的较量,其实是步兵、车兵与骑兵的较量。

匈奴属于游牧民族,清一色的骑兵,冲击力强大,机动性很强。

因此,匈奴每次来打劫的时候,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大举进攻并突破某一个边境城池,再大肆劫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而中原王朝收到消息后,再集结兵力紧急增援或者反击,但等中原王朝的军队赶到时,匈奴人凭借骑兵的优势,早就跑没影了。

人家打完就跑,根本不给你正面交战的机会,你要想追上去打?那茫茫草原上,步兵追不上不说,根本就不知道人家往哪儿跑了,连追击的方向都没有。

所以,卫青之前的历代对匈奴的作战,都还是传统的攻防作战,而且是被动防御,顶多能在边境上打击匈奴,但无法彻底消除匈奴的威胁。

举个简单的例子,战国名将李牧重创匈奴的那一战,采用的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

先把自己手里的重兵隐藏起来,在边关上故意放松防备,示敌以弱,匈奴人以为赵国军队不多,而且战斗力不强,于是大举进犯。

匈奴不曾想到,李牧隐藏的15万重兵突然杀出,从两翼实施包抄,重创匈奴。

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派蒙恬北击匈奴,也是传统的攻防战,因为当时的目标是明确的,不是要消灭匈奴,而是收复河套地区。

这相当于是局部阵地攻坚战,只要攻占某个地区,把匈奴人撵走就行。

汉朝建立后,通过几十年与匈奴之间的交战,也非常明白这一点,匈奴人凭借骑兵的机动性,来无影,去无踪,要想彻底打垮匈奴,必须得有自己的骑兵才行。

于是,汉朝鼓励民间养马,官方也大规模养马,最后用于大规模组建骑兵。

但是这涉及到专业化的骑兵训练,大规模骑兵军团作战、兵种配合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在此之前,谁也没干过,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

而真正做完这些事情的,是卫青。

所谓的战法革新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出击,以骑兵制骑兵,以机动对机动的作战方式。

二是注重远程奔袭,千里远征,给敌人以纵深打击。

既然是第一次采取这样的战法,那么就需要有人去印证一下这种战法是否可行。

龙城之战就是对这种战法的第一次尝试。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出四路大军北击匈奴,由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地,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

此次出兵,四大将领互不隶属,独立作战,汉武帝给他们的命令就一条:越过长城,找到匈奴军队并将其歼灭。

这条命令其实很模糊,毕竟汉武帝也不知道匈奴人到底在哪儿,至于怎么样找到匈奴人,并打垮他们,那就得看这四位将领的本事了。

实际上这也是汉帝国第一次主动出击,深入草原与匈奴作战,刘彻还有个目标就是通过这次军事行动来验证汉军到底能不能在草原上和匈奴骑兵正面野战,能不能在野战中歼灭匈奴。

四路大军出发后,匈奴人自然是得到了汉军大规模出动的情报,由于李广名声在外,匈奴单于干脆以重兵专门对付李广这一路。

不久之后,李广在匈奴优势兵力的打击下,全军覆没,李广本人被俘后逃脱。

而公孙敖所部也遭到匈奴骑兵的进攻,汉军一万骑兵经过一番战斗,损失7000人后,公孙敖才带着剩下的3000人逃回汉境。

公孙贺这一路则是行进几百里之后,没见到匈奴的人影,于是原路返回。

只有卫青所部,盯上了匈奴的祭祖圣地龙城,于是带着一万汉军奔袭七百里,对龙城实施了突袭,匈奴人猝不及防,汉军长驱直入,斩首七百余级。

四路大军,只有卫青这一路取得了突破性战果。

虽然斩首七百余级并不多,但这对于刘彻以及汉帝国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

龙城之战的胜利,意味着汉军打破了历来匈奴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一战向天下人证明,面对匈奴这个强敌,汉帝国的军队也可以越过茫茫草原这道天然屏障,对匈奴展开军事打击。

也证明了以骑兵制骑兵,以机动对机动这种战法的正确性。

这其实也是对四位将领的一道考试,然而最终只有卫青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虽然这一战中,是李广牵制了匈奴主力,但卫青可是初出茅庐啊,他是第一次领兵作战。

要知道,汉武帝并没有给他们指定具体的打击目标,而是让他们自行寻找战机歼敌。

其他三路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他们要么被打垮,要么一无所获,唯独卫青看准了龙城,并且精确地奔袭过去,实施致命打击。

目光之精准,情报工作之仔细,战术配合之紧密,可见卫青绝不是运气好那么简单。

此后,卫青通过这一战总结了骑兵作战的优势以及汉军新组建的骑兵暴露出的弱点,进行了改良。

到公元前128年,卫青率3万骑兵出长城,经过改良训练后的汉军,战力大涨,卫青此次与匈奴作战,斩杀数千敌军而还。

但是,真正展现新战法威力的,还是一年后的河南(河套地区)、漠南之战!

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进犯上谷、渔阳,攻破辽西,汉武帝决定教训一下匈奴人,于是派卫青率军进攻盘踞在河南地(河套地区)的匈奴人。

此战,卫青采取声东击西、迂回侧击的战术,先是率军向草原西部奔袭数百里,攻占高阙(内蒙古杭锦后旗)。

此举有两个意图,一是迷惑匈奴人,因为卫青是向西进攻的,而盘踞在河套地区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在南面,他们会认为卫青朝西面打,目标不在他们南面,从而放松警惕。

第二个意图也是最重要的,只要攻占高阙,就可以切断河套地区的匈奴和单于本部之间的联系,既断了匈奴人援兵,也是断了匈奴人的退路,好为后续一举歼灭创造条件。

攻占高阙后,卫青一口气都没歇,立即马不停蹄地调转方向,迅速向南面的河套地区急行军,从侧翼发起突袭。

当卫青所部出现在河套地区时,匈奴人才反应过来,但此时他们已无路可走。

因为河套地区的南面和东面都是汉朝边境,有汉朝边防军守备,西面是黄河天险,北面则是卫青所部的威逼,匈奴人此时是进不能进,退也无路可退。

最后,这俩匈奴王无奈之下,只能被迫往西逃窜,而卫青则紧追不舍,一路追杀,匈奴士兵此时已经只顾逃命,完全没了战斗欲望。

一战下来,汉军斩首数千级,俘获牛羊以及马匹百余万。

此战意义非凡,这是自秦末河套地区沦陷70余年后,被卫青一举收复,匈奴长期对汉帝国首都长安的军事威胁由此不复存在,史称河朔大捷。

自此以后,汉匈之间攻守易形,汉朝方面从被动防御转入全面进攻,河套地区也被改为朔方郡,并建立军事基地,作为打击匈奴的桥头堡。

这一战,其实不是一般人能打出来的。

且不说声东击西、迂回侧击的军事谋略,光是汉军的两次远程奔袭就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

卫青所部先是奔袭数百里,已经疲惫的情况下,还要立马对高阙发起进攻,去玩儿命,做完这些剧烈运动后,基本上属于人困马乏了。

可这支部队竟然连歇都不歇一下,直接调转方向,迅速向南奔袭,一口气狂奔到河套地区,按理说,这会儿士兵们都得累趴了。

可人家不仅没累趴,还迅速对白羊王、楼烦王所部发起了进攻,最后还打赢了,斩首数千级。

要是换成一般的军队,恐怕早就半路崩溃,更别提战斗力了。

为什么偏偏卫青统率的汉军有如此坚韧的战斗意志呢?这就得从卫青的治军说起了。

史载,卫青治军,纪律严明,身先士卒,而且卫青本人在军中时,往往是士兵休息了,他才肯休息,在野外找水源时,往往挖井找到水后,士兵都喝上了,他才肯喝,过河的时候,他往往是断后的那个,等士兵们都过去了,他才过去。

太后赏赐给他的钱财,他往往会分发赏赐给将士们。

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常为士卒先;须士卒休,乃舍;穿井得水,乃敢饮;军罢,士卒已逾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钱,尽以赏赐。——《汉书》

如此以身作则,难怪士兵们会拥戴他,一个深得军心的将军,在指挥作战时,士兵们人人奋勇争先,战斗意志强烈是必然的。

此外,这也是汉军骑兵主动千里奔袭,纵深打击的新战法多年训练的结果。

是卫青带着军队在与匈奴人一次又一次的作战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锻造出来的精锐之师。

卫青指挥的规模最大的那场汉匈“漠北决战”也是可圈可点的。

此战是汉武帝时代与匈奴之间最大规模的一场大决战。

此时霍去病已经崛起,汉武帝虽然让霍去病和卫青各自率领5万骑兵进攻匈奴,但刘彻想把攻灭单于主力的大功留给霍去病,所以精兵强将都给了霍去病,卫青带出去的军队战斗力要弱于霍去病。

可没想到的是,两人出了长城,行军一千多里后,卫青却意外地收到了单于主力的驻地情报。

为了彻底打垮匈奴,卫青于是让李广和赵食其所部合兵一处,从绕道东路,对单于的右翼实施迂回包抄。

李广和赵食其出发后不久,卫青所部遭遇了单于主力。

其实这时候卫青是处于劣势的,因为李广和赵食其分走了一部分兵力绕道包抄,最后在途中迷路,并未如期抵达战场。

卫青此时兵力少,而且手底下不是最精锐的汉军,行军千里后,又属于疲敝之师,匈奴人则属于以逸待劳。

但在卫青的指挥下,竟然打赢了。

遭遇单于主力后,卫青并没有惊慌,而是迅速构筑了防御阵地。

他下令将军中的武刚战车结成环形营垒,以抵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并派出5000精锐抵挡匈奴的进攻。

而单于方面也不敢一下子就出动主力,只是派了一万名以逸待劳的骑兵出战。

双方交手后,顿时打得不可开交,从中午厮杀到日暮,难分胜负。

关键时刻,草原上突然刮起了沙尘暴,一时间飞沙走石、遮天蔽日,根本睁不开眼睛。

按理说,中原士兵深入草原,在两军交战时遇到这种从没见过的极端天气,容易陷入慌乱才对。

可汉军在卫青的指挥下,不仅没有陷入慌乱,而且卫青当机立断,命令汉军全线出击。

匈奴由此迅速溃败下来,伊稚斜单于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拼命突围,朝西北方向狂奔而逃,汉军追杀两百里,最后没追上才返回。

此战,卫青斩俘一万九千余人,彻底击溃匈奴在漠南的主力,自此以后,漠南无战事,汉朝基本解除了匈奴的正面威胁。

整场战斗中,卫青从头到尾指挥若定,镇定从容,而且善于把握战机,光是迎着风沙对匈奴实施包抄进攻,就足见其胆略。

卫青的一生,其次率军出击匈奴,无一败绩。

这样的战绩,岂是一句“天幸”能掩盖的?

千里奔袭,骑兵制骑兵,机动对机动,统率千军万马,打垮匈奴,七次大战,无一败绩,这不是换谁去都行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朝名将狄青,在平定侬智高叛乱时,宋朝重文轻武,文官掌握兵权,但皇帝特别给了狄青统帅三军的特权。

不过还是有几个文官在军中掣肘他,文官们十分看不起武将,从不把狄青放在眼里,认为狄青带兵打仗这事儿,自己也能做得比他好。

可真上了战场,交战之后,狄青采取一系列的用兵谋略,将叛乱一举平定。

他身边有个曾经掣肘他的文官,亲眼见到了真正的名将是怎么打仗的,才明白自己在军事上有多菜,于是从看不起他转变为狄青的粉丝,对狄青钦佩之至。

批评他的文人,大多是在文学领域有建树的,这些人在军事领域几乎没有涉足,却反过来对历史上的名将展开批评,除了发泄情绪以外,没有任何价值。


关于文人批评卫青媚上这事儿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卫青“以和柔媚于上”,苏轼攻击卫青是奴才,无底线舔刘彻,本质上也是说他媚上。

这事儿其实有一定的误解,说起来大概就是卫青喜欢极力讨好汉武帝,在皇帝面前从来不敢据理力争,在处理与汉武帝之间的关系时,过于顺从,甚至主动迎合。

汉武帝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从不反驳,甚至让他娶嫁过两次人而且年龄40岁开外的平阳公主,他就直接答应了。

在他们君臣之间,卫青有种刻意迎合汉武帝,以博取皇帝欢心的意思,而且利用卫子夫的裙带关系受到重用,被很多文人不耻。

首先是裙带关系这事儿,在汉朝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汉朝重用外戚是出了名的,刘邦打天下时,吕家外戚立了不少功劳,汉文帝吸取吕后之乱才没有重用外戚,到汉景帝时,窦家外戚被重用,汉武帝时,王家外戚、卫家、李家都被重用过。

后来汉宣帝时代,也重用外戚,后来的汉元帝、汉成帝也重用外戚,而且西汉还亡于外戚之手,东汉以后,就变成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

这是因为科举制度没有诞生之前,朝廷核心职务,往往会优先考虑外戚,其他不少职务也是世家大族垄断。

寒门布衣要想出头比登天还难,王维、苏轼所处的时代,科举制度盛行,人才选拔制度更健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卫青这个外戚,能做到大将军这种掌握兵权的高位,并不仅仅是外戚的身份,更不是靠媚上得来的,而是人家一刀一枪地在战场上拼出来的,他能身居高位,完全说得过去。

至于媚上这事儿。

他过于顺从汉武帝,甚至有极力讨好的嫌疑。

我认为这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当时卫青所处环境下的最优解。

卫青可能一直在扮演的是一个老实人的角色,尤其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和皇帝之间的君臣关系中,老实人的形象非常重要。

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

汉武帝中后期,刘彻的后宫有个王夫人非常受宠,有一次卫青班师回朝,皇帝赏给他很多金银财宝。

这时他手下就有人劝他说:

将军您的富贵都是因为姐姐卫皇后的缘故,如今王夫人才刚刚得宠,所以她家还没有富贵,将军不如将这千金财物送去给王夫人的父母祝寿以示交好之意。

卫青听从了手下的建议,于是送了五百金去给王夫人的父母祝寿。

谁知,这事儿被汉武帝知道了,所以就询问卫青为什么要给人送五百金,结果卫青相当老实,把从手下给他建议再到给人送五百金的前因后果一股脑全说了。

没想到刘彻听完,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很高兴,而且给那个提建议的手下升职,调离京城。

注意,这里面,刘彻高兴的不是卫青给自己宠妃的家人送钱这事儿,而是卫青对他说实话,不会有事瞒着他,刘彻对他放心。

可刘彻为什么把那个给卫青提建议的人给调离京城了?是因为刘彻不希望卫青身边有这样的人把卫青给带坏了。

作为皇帝,一个猜忌心极重的皇帝,刘彻对卫青有猜忌吗?当然有,不然也不会在后期极力提拔霍去病,而刻意压制卫青立功。

对于皇帝来说,手下掌握兵权的大将,必须对自己毫无隐瞒,必须是个实诚的人,是自己能驾驭得住的,只有这样才能有信任,而不用担心会干出谋反之类的事情。

卫青明白这些吗?他跟刘彻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作为皇帝的心腹,刘彻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一清二楚。

一方面,对于卫青来说,他是骑奴出身,他的一切都是汉武帝给的,他讨好汉武帝是正常的举动。

另一方面,作为手握重兵的武将,他要避免被皇帝猜忌,尤其是汉武帝这种疑心病很重的人。

试想一下,卫青手握重兵,多次出击匈奴,赫赫战功使得他在朝野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威望,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老婆是公主,这样的人,皇帝能不防一手吗?

所谓伴君如伴虎,在处理与刘彻之间的君臣关系时,必须小心翼翼,生怕给刘彻留下对自己不利的印象,也必须让刘彻觉得他是人畜无害的,是不会背着皇帝搞事情的实诚人。

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猜忌,让刘彻对他放心。

卫青的这种所谓“媚上”的做法,在历史上很多名掌握大权的名臣都干过,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反而是一种高情商,识时务,懂时势的行为。

而苏轼因此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他,就非常过分了。

说实话,那些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媚上”行为,卫青身上一个也没有。

举个例子,“谄媚”这个词儿是贬义词,如果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的,应该能了解这部剧里和珅这个角色所表现出的“谄媚”。

卫青谄媚吗?他没有。

卫青骄横跋扈吗?他也没有。

卫青无底线拍皇帝马屁吗?没有。

卫青献谗言害大臣吗?没有。

他结党营私吗?没有。

这些臭名昭著的恶劣行径,卫青身上一样都没有,恰恰相反,卫青为人“仁善退让”,这也是司马迁的评价之一。

从人品上来说,在军中,卫青能与将士同甘共苦,能将自己的赏赐分给士兵。

在和同事的关系中,李广的儿子李敢刺伤了他,他觉得应该退一步海阔天空,甚至帮李敢隐瞒,不想把事儿传出去,毕竟刺杀大将军是很重的罪名,他不想毁了李敢的前途。

皇帝要求大臣见大将军卫青要行跪拜礼,名臣汲黯却公然拒绝跪拜,卫青不仅没打击报复,反而更加尊重汲黯,经常向他请教重大朝政事务。

卫青为人仁善、谦和,懂得尊重同事和手下士兵,这已经超越历史上很多人物了。

至于苏轼对他的恶毒攻击,其实原因只有一点,苏轼自认为才华横溢,但他在朝廷里并不得志,最后落下一个贬官外放的结局。

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而卫青却可以凭借裙带关系得到重用,并在汉匈战争中施展才华,兴许是起了嫉妒之心,加上宋朝风气不好,文人普遍歧视和看不起武将,才写出那么恶毒的话。

说白了,就是嫉妒和偏见造成的。

说实话,这些怀才不遇的文学家,其实他们不一定真的怀才不遇,他们可能真的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没啥才华,只不过他们自认为有才华而已。

如果看过汉朝的“贾谊”那段历史,就能知道,贾谊作为汉初著名的文学家,他是真的怀才不遇。

论治国理政,贾谊有很高的才华,并且很多建议付诸实施后,行之有效,他是阳谋推恩令的开创者,他甚至预言了汉朝诸侯王叛乱后的进攻路线。

他文学才华很高,政治谋略也是顶级的,治国才华也是一流,可贾谊一生都没有受到重用,他提出的推恩令削藩的建议也长期被搁置。

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怀才不遇的人。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东坡志林》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单于   外戚   所部   河套   汉军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骑兵   名将   恶毒   文人   皇帝   语言   卫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