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榜”出炉!西安经开区大幅上升5位,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2月28日

商务部公布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

综合考评全国前30排名结果

↓↓↓

在这场国家级经开区的“顶流”竞争中,西安经开区较去年大幅提升5位,排名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第23名,是2015年商务部重启综评以来西部地区唯一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的国家级经开区。

考核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级经开区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积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上榜的这些国家级开发区,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其所在城市或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西安经开区从自身的使命任务、资源优势、发展实践中增强信心底气,顶住压力,抢抓机遇,加速实现追赶超越,实现综合考评排名大幅上涨,一笔一画“书写”好西安“走在前、做示范”的经开答卷。

国家级经开区

是各城市和区域开放型经济的

重要平台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这不禁引发人们思考

在这么多

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顶流”之中

西安经开区

何以破浪前行、频频“出圈”?

因为,它是现代产业之城

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立。

在西安经开区的30年成长史中,工业是抹不去的荣光。

作为陕西省首个工业产值过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安经开区坚持工业立区,培育了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工业集群,建立了富有经开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龙头带动、集群发展、两链融合的良好态势。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3家,其中工业产值过百亿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37亿元,同比增长8.5%,总量占全市近1/3。这些工业集群,厚植了区域发展的工业基础。

以汽车产业为例,作为西安汽车产业的主战场和重要承载区,经开区已形成以陕汽、西安吉利为龙头的商用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产业,以康明斯发动机、德仕零部件、中集专用车等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具备了60万辆整车的产能,聚集了汽车零部件、内饰件配套企业40余家,产值规模756亿元。2022年实现产值674亿元,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全链条。

在西安经开区等的积极助力下,如今,汽车产业已成为西安本地“当家产业”之一,以陕汽、吉利为“龙头”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正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奔跑。

不仅如此,西安经开区还培育了以安森智能、赛隆金属、世纪互联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增材制造与再制造、分布式能源与储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以朱雀基金、陕西金资、中国重型院、天隆科技、广联达等为代表的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这些产业集群,每一个都蕴含着巨大的创富机遇。

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目标迈进的道路上,西安经开区与企业“双向奔赴”,跑出了“经开速度”,展示了“经开特色”。到2035年,经开区计划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的产业领军企业和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生态,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建成“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成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突破的“经开样板”。

因为,它是开放创新之城

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诞生,“办成陕西对外开放的窗口”是西安经开区与生俱来的使命。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充分发挥“自贸区+保税区”的叠加优势,加快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经开区)两大开放平台的建设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10月19日,西安经开区迎来建区后最大的外资制造业投资项目,世界500强采埃孚计划在经开区计划增资新建小型气体发生器扩能及研发中心项目。同年12月12日,西安经开区与德国依必安派特集团签订依必安派特亚太研发中心及风机制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将在经开区建设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

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是西安经开区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截至目前,西安经开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00亿美元,2022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30亿元。

西安经开区的开放创新载体建设也从未停步。12月22日,西安经开区中欧合作产业园开园,这是西安经开区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重大项目,也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创新务实举措,未来将打造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贸易与产业集聚区,成为西安经开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

随着西安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西安经开区将进一步把外资作为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大技术引进的重要力量,大力提升区域制造业质量、规模和效益,增强制造业的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塑造新优势。

因为,它是营商环境之城

优良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创新,是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日前,21世纪经济研究院对外发布《全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西安经开区入围2023年营商环境评价前十的经开区。

作为榜单前十中唯一一个西部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西安经开区已经连续荣登该榜单。以优质营商环境解锁新经济增长极,西安经开区做对了什么?

2023年2月1日,总投资315亿元的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新材料产业研发中心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项目落户西安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再添一员“猛将”。

同年8月,总投资212亿元的隆基绿能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在西安经开区渭北新城开工,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短短70多天,刷新“经开速度”。

一个个企业、项目落户的背后,是西安经开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成果最直观的体现。

项目能否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取决于当地是否机会多、效率高、服务好、政策优。立足企业群众视角,西安经开区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歇业休眠制度,创新开展上门问需、上门取件、上门送证/照“三个上门”行动,在企业开办领域常态化实现全流程3小时办结;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累计推出157项“不打烊”事项,通过“随时办、网上办、帮代办”等形式,打好项目服务“时间差”,更好地解决企业“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办事难题,让各类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实惠。

此外,西安经开区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出台了《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十六条”政策》,出资10亿元支持企业扩大生产、提质增效。设立1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引进了陕投国有资本投资、西安市创新投资、西安综合改革试验等3支百亿基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022年,西安经开区为600多家企业兑现区级政策支持、争取上级资金补贴6亿元,真心实意解决企业困难,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确保好产业不缺空间、好项目不缺土地、好团队不缺资金。

西安经开区始终秉持“亲商、重商、扶商”理念,持续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注入“强心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西安全面“北跨”发展再添“芯”动力。

现代产业之城、开放创新之城、营商环境之城……从上述发展变化中,不难窥见此次西安经开区在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排名上涨的“蛛丝马迹”,也探索出具有“经开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如今,三十而立的西安经开区走出了一条开放引领、产业先导、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康乔娜丨西安经开区供图 | 编辑:答案丨校对:张立丨审核:韩东辰丨转载请注明出处 | 责编:程雨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西安   发展区   方阵   陕西   对外开放   制造业   大幅   环境   产业   项目   工业   全国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