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运河,还有这些值得你发现的事→

大运河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

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

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

书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壮丽篇章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近期

多个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和展览

“上新”了

快一起看看吧!


运河之舟 扬帆起航


12月27日,历时4年建设,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运河之舟”正式向公众开放,与邻近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并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外貌 图片源自首都博物馆


开馆之际,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以人、水、城为内容主线,从人文地理视角、生态文明高度展示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建设成就,推出一系列重磅展览。展陈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开放展示四大类型构成,着重展示运河上的北京文化、北京的运河文化。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大楼二层展出的《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 人民日报记者 张武军 摄


其中,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位于展陈大楼二层的4个展厅。展陈采用历史分期方法,根据大运河的发展特点,以时间为序分为8个部分,通过超过1000件(套)文物、艺术品,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展示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


沽帆影远 生生不息



近日,183件(套)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文物,在天津博物馆集中亮相。天津的漕运,始于东汉末年,绵延至明清两代而日渐繁盛,作为重要的沿岸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大运河遗产。“天津运河文化展”以文物为指引,让观众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感受大运河文化的生生不息。展览以“运河—城市—人家”为逻辑,分“序章”“漕河三路汇津沽”“因河而兴筑津城”“漕盐两旺利四方”“雅俗共赏文化盛”“运河保护新时代”六大部分,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展现天津与运河互相依存、因河而兴的发展历程。


观众在展览上参观 新华社记者 周润健 摄


在集中亮相的大运河文物中,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漕运图》备受关注。这幅画作长达7.5米,观众可以从中尽览清代贯穿南北的漕运景象。据介绍,清代漕粮主要依靠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运输,漕运被视为经济命脉。因此,清代注重实施“治河保运”工程,康熙、乾隆就曾御驾南巡查看工程进展。当时,为了方便他们详细了解大运河水利工程状况,河督和宫廷画师就绘制舆图呈送御览。


千年运河 流淌的智慧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近日推出“寻找古人的智慧——运河与科技”展览,带领大家了解大运河上的水利工程。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为什么能实现南北贯通?大运河上的水工科技都有哪些…….这些问题都能在本次展览中找到答案。


漕舫船 图片源自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官网


中国大运河的修筑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本次展览展示了中国大运河上的水利工程奇迹,突出了古人在水利方面的智慧和技术,以及这些水利工程对古代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贯通南北,连接古今

大运河不止是一条人工河流

更是作为历史见证者、讲述者

诉说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趁着假期

让我们在展览中沉浸体验

感受这个世界文化遗产

蕴藏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


中国水事综合人民日报、北京发布、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网站等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 孟京 罗景月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责编 | 罗景月

校对 | 王子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大运河   漕运   天津   水利工程   运河   北京   中国   博物馆   发现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