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辆钠电池车正式下线 孚能科技配套

动力电池的技术突破仍在持续。

近日,搭载孚能科技钠电池的全球首款车车型正式下线。据悉,该车型为江铃易至EV3(青春版)251km版本,这款车也是孚能科技与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合作的首款钠离子电池纯电A00级车型。

孚能科技方面判断,此次产品下线,标志着公司在钠电池技术上的产业化落地。据介绍,孚能科技钠离子电池产品采用层状氧化物+硬碳的技术路线,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低温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等优势。目前已投产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在140—160Wh/kg之间。

在安全性能方面,孚能科技的钠电池电芯已通过针刺、过充、过放、挤压、泡水等多项测试。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零下20℃放电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91%以上。在电池循环寿命方面,该电池可满足新能源乘用车、二轮车的需求。

孚能科技方面介绍,在化学体系材料层面,除了层状氧化物路线,孚能科技也在预研普鲁士蓝、聚阴离子等其他技术路线。

按照规划,孚能科技将于2024年带来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160—180Wh/kg;2026年,产品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至180—200Wh/kg,以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

与此同时,孚能科技钠电产品已经在与乘用车、两轮车、换电、储能等客户和项目积极对接开发中。

孚能科技内部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道,钠电池送样得到了大量客户的良好反馈,产品的量产将有助于公司丰富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为后续开拓更多的国内外优质客户奠定良好基础。

从行业角度来说,钠离子电池具有更出色的低温性能,可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低温环境续航里程低的问题,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而言,可以进一步解决用车痛点。

同时,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可推动行业整体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进而实现国内锂资源供应独立自主。目前,全球锂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南美以及澳大利亚,中国锂资源占比并不占优势,锂资源供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比锂资源,钠资源储量丰富得多,据研究数据显示,地壳中钠资源储量占比2.74%,大约是锂储量的420倍。此外还可以通过海水制备钠盐。中国作为全球钠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可以有效缓解国内锂资源的供需不平衡。

业内人士判断,目前受碳酸锂价格波动的影响,虽然短期内钠离子电池成本不具备显著优势,但从中长期来看,钠离子电池仍被市场一致看好。在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下,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成熟,钠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加速落地,将促进钠电形成规模化生产效应,钠离子电池低成本优势将愈加显著。据研究机构EVTank预测,到2030年,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出货量或将达347GWh,2024—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58.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层状   电池   科技   储量   新能源   低温   密度   离子   能量   正式   全球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