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包拯出殡时,21口棺材从家中抬出,盗墓贼从此立下七字行规

在北宋的古老京城中,一件史无前例的事件发生了。正是包拯这位历史上最为人尊敬的清官的丧礼之日,从他府邸中同时抬出了21口棺材,沿着京城的七个城门,各自前往不同的地点。这一幕,不仅震动了京城的百姓,也深深触动了那些潜伏在阴暗角落的江湖人士——盗墓贼。

这个葬礼之谜,如同一道悬挂在京城上空的谜团,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悬念。百姓们争相猜测,究竟哪一口棺材才是真正安放着包拯的遗体?而在这背后,更为神秘的是,包拯的去世似乎触动了江湖中的一个隐藏规则。

包拯:忠肃的清官形象

在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包拯终于由代理正三司使转正,这一事件在当时的朝廷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晋升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朝廷中的许多官员都对包拯的晋升表示了祝贺,认为他的正直和能力将为朝廷带来新的活力。

包拯在朝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的公务态度严肃认真,对待案件公正无私。他不仅在审理案件时秉持公正,还特别注重案件的细节和证据,力求每一个判决都能做到准确无误。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得他在朝中和民间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此外,包拯在处理政务时也非常注重民生。他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他反对征税过重,主张减轻百姓负担,经常为百姓呼吁,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这种深入民间的做法在当时的官员中并不多见,使得包拯在民间的声誉日益提高,被许多百姓视为恩人。

病逝与京城的悲痛

1062年5月的一个晨曦微露的日子里,包拯在枢密院突然病倒。消息传来时,整个京城为之震动。当时的枢密院内外,官员们匆忙地来回奔走,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朝廷的每一个角落。

宋仁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遣了宫中最擅长医术的御医前去诊治。他还特地赐予了珍贵的药材,希望能够帮助包拯恢复健康。御医们日夜辛劳,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和药方,试图稳定包拯的病情。

但不幸的是,包拯的病情日益严重,即使是最好的药材和最精湛的医术,也未能使他康复。消息传开后,京城中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对这位清廉、公正的官员深感敬重和哀痛。很多百姓自发聚集在枢密院外,默默为他祈祷。

包拯的去世,使整个京城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街道上,无论是走过的行人还是忙碌的商贩,脸上都写满了悲伤和不舍。在一些街角,甚至可以看到百姓自发搭建的祭坛,摆放着简单的祭品,表达他们对包拯的敬意和哀思。

仁宗对包拯的去世感到非常悲痛。他决定辍朝一日,以示哀悼,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他亲自前往包拯的家中,进行吊唁。在吊唁现场,仁宗面对包拯的遗像,默默地站立了良久。

他对在场的官员说:“包拯生前为国为民,是我们大宋的楷模。”随从们低声应和,纷纷表示对包拯的敬仰。仁宗又吩咐道:“要为包拯举行隆重的葬礼,以表彰他的功绩。”

包拯的葬礼在京城举行时,无数百姓自发前来送行。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因为包拯的公正和清廉而敬仰他,也有很多人是因为包拯曾经帮助过他们解决困难而感激他。

葬礼那天,京城的街道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他们中有些人手持白花,有的则默默流泪,表达对这位伟大清官的哀思。即便是那些平日里忙碌的商人和手艺人,也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加入到送行的人群中。

包拯家中为了表示对百姓的感激和避免过分的哀悼仪式影响民生,特意安排了简朴而庄重的丧事。但即使如此,仍有无数百姓自发地聚集在包拯家门前,表达他们的哀悼之情。

京城中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对这位伟大清官的悼念。从高级官员到平民百姓,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包拯深深的影响。他的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段传奇故事的终章。

对包拯幼子的关怀

在包拯逝世后的几日内,宋仁宗亲临包拯的家中进行吊唁。在那里,他见到了包拯年仅5岁的幼子包綖。包綖,年幼无知,还不完全明白失去父亲的重大意义。他站在母亲的身旁,眼神中带着困惑和无助。

宋仁宗看着包綖,脸上露出了悲伤的神色。他转向身边的官员,语重心长地说:“包拯公而忘私,为国家效力,不求个人利益。”随行的官员们默默地点头,对包拯的贡献表示肯定。

随后,宋仁宗下令,要为包拯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并追赠他礼部尚书的官衔。此外,他还特别赐予包拯“孝肃”这一谥号,以表彰其一生的忠诚和严肃。

但宋仁宗的安排被包拯家人拒绝了,因为这违背了包拯生前的意愿。

包拯的丧事安排

包拯生前一直提倡的对民宽厚、与民息息相关的理念,在他的丧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的家人和亲信为他的葬礼做了非常特别的安排:出殡当天,从包拯家中运出了21口棺木,分别从京城的七个主要城门——正阳门、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东直门、西直门、南直门——出发,前往不同的地点进行安葬。

这样的安排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京城的百姓们在得知这一消息时,都感到非常惊讶。当天一大早,他们便纷纷从家中出来,聚集在各个城门口,希望能亲眼目睹这一壮观而又不同寻常的送葬队伍。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门外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他们中有的人是特地来送行的,有的则是出于好奇。当21口棺木从不同的城门同时被抬出时,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每一队送葬的队伍都由一队人马护送,看上去庄重而肃穆。

由于棺木数量众多,且分别从不同的城门出发,百姓们很快就无法辨认出哪一队才是真正送葬包拯的队伍。他们只能跟随着最近的一队,默默地行走在送葬的队伍中。尽管有些困惑,但人们依然保持着肃穆和尊重,表达着对这位伟大清官的哀悼。

在送葬队伍行进的过程中,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下跪,表示对包拯的最高敬意。尽管他们无法确定自己跪拜的是否是包拯真正的灵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位清官的敬仰之情。

包拯家人和亲信的这一安排,完全符合了包拯生前的意愿。他一生为民请命,不愿自己的丧事成为百姓生活的负担。这种不同寻常的安排,既体现了包拯生前的淳朴和对民的关爱,也让百姓在送行的过程中不会因过度的哀悼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随着送葬队伍的继续前进,京城的街道上渐渐恢复了平静。人们在感叹包拯生前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对他的这种考虑到民众的举动深表敬佩。在他们的心中,包拯不仅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更是一位深切关心百姓疾苦的恩人。

在包拯的葬礼之后,关于他的故事和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的名字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他的事迹被一代代人口口相传,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这一天的送葬,不仅是对包拯的最后告别,也是对他一生清正、为民服务理念的最高致敬。尽管他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和理念却依然在人们心中生生不息,成为了后世官员的楷模和标杆。

盗墓贼的规矩:“盗墓不盗包公墓”

在包拯逝世之后,他的清廉和正直的形象不仅在民间广为传颂,甚至在江湖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盗墓贼的圈子里,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以盗掘古墓为生,但对于包拯的墓地,却是无一人敢触碰。他们之中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盗包公墓。

这一规矩的形成源于对包拯一生清廉、公正的深切敬仰。在盗墓贼的心目中,包拯是一个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存在。他们相信,包拯的墓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对其不敬的行为都将受到天谴。

在江湖中,关于包拯的故事被广泛传播。其中一个流传最广的故事是,包拯生前曾有过许多厉害的行为,使得鬼神都敬畏他三分。因此,他的墓地自然也被认为是有鬼神庇护的地方。这些故事在盗墓贼中传播开来,使得他们即使在生计艰难时,也不敢对包拯的墓地起歹心。

盗墓贼们在私下里经常讨论关于包拯的故事。在他们的交谈中,不时会有人提起不盗包公墓的规矩。这些贼人虽然平日里不择手段,但在包拯的墓地这个问题上,却表现出了罕见的一致和敬畏。

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一方面,包拯的清正廉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即便是在江湖之中,高尚的道德标准仍然受到尊重。盗墓贼们对包拯的敬畏,不仅是对他人格的尊敬,也是对他精神的认同。

即使在包拯去世许多年后,这条不成文的规矩仍然在江湖中流传。在盗墓贼的圈子里,对于不盗包公墓的规矩,几乎无人违背。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是极为罕见的,也从侧面体现了包拯一生为官的清正和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随着时间的流逝,包拯的名字和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他的清正不仅在生前为民众所敬仰,在他去世后,甚至连盗墓贼们也对他心存敬畏。这种现象反映出,包拯的精神和形象超越了时代的限制,成为了一种道德的象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尹建龙,沈昊凌.“一门四进士”:北宋包拯长婿王向父子生平及事迹考论[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7-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京城   清官   野史   行规   丧事   城门   棺材   葬礼   墓地   生前   规矩   官员   家中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